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的实质就是分组插入排序,该方法又称缩小增量排序,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而得名。
描述
基本思想是:先将整个待排元素序列分割成若干个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的)分别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的元素基本有序(增量足够小)时,再对全体元素进行一次直接插入排序。因为直接插入排序在元素基本有序的情况下(接近最好情况),效率是很高的。
图示:
操作方法:
- 选择一个增量序列t1,t2,…,tk,其中ti>tj,tk=1;
- 按增量序列个数k,对序列进行k 趟排序;
- 每趟排序,根据对应的增量ti,将待排序列分割成若干长度为m 的子序列,分别对各子表进行直接插入排序。仅增量因子为1 时,整个序列作为一个表来处理,表长度即为整个序列的长度。
我们简单处理增量序列:增量序列d = {n/2 ,n/4, n/8 .....1} n为要排序数的个数
即:先将要排序的一组记录按某个增量d(n/2,n为要排序数的个数)分成若干组子序列,每组中记录的下标相差d.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d/2)对它进行分组,在每组中再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继续不断缩小增量直至为1,最后使用直接插入排序完成排序。
package com.zq.algorithm.sort;
/**
* Created by zhengshouzi on 2015/11/1.
*/
public class Shell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70,30,40,10,80,20,90,100,75,60,45};
shellSort(a);
}
public static void shellSort(int[] a){
//d的初始增量
int d=a.length/2;
//int d =a.length/3;
int count=0;
while (d>=1){
count++;
for (int i = d; i <a.length ; i++) {
//交换
if (a[i]<a[i-d]){
//记住需要插入的值
int j = i-d;
int temp = a[i];
//往前找插入位置
//“j>=0”表示最后插入位置在第一个位置时候不再循环,“temp<a[j]”第一次循环肯定要进入,接着不断改变j的值,判断待插入的值与之前的每一个值那个大,并把比较的值向后移动d位,直到找到插入位置。
while (j>=0&&temp<a[j]){
a[j+d] = a[j];
j-=d;//j的变化速度应该和增量一样,因为每一插入都是正对子序列插入排序
}
//插入
a[j+d]=temp;
}
}
System.out.print("第: "+count+" 趟 增量为:"+d+" 排序为 :");
for (int i = 0; i <a.length ; i++) {
System.out.print(" " + a[i]);
}
System.out.println();
//控制增量,在这里,有多种控制增量的方法d =d/3等等
d=d/2;
/* if (d==3){
d=2;
}else {
d=d/2;
}*/
}
System.out.println("最终结果:");
for (int i = 0; i <a.length ; i++) {
System.out.print(" " + a[i]);
}
System.out.println();
}
}
结果如下:
将代码中控制增量部分的注释去掉,将原来的控制增量部分注释掉,出现如下结果,可以和上面的 图示进行对比
希尔排序时效分析很难,关键码的比较次数与记录移动次数依赖于增量因子序列d的选取,特定情况下可以准确估算出关键码的比较次数和记录的移动次数。目前还没有人给出选取最好的增量因子序列的方法。增量因子序列可以有各种取法,有取奇数的,也有取质数的,但需要注意:增量因子中除1 外没有公因子,且最后一个增量因子必须为1。希尔排序方法是一个不稳定的排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