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视觉智能研究中心

640?


2019年6月21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技术前沿与产业报告会在清华大学FIT楼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管委会主任尤政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出席成立仪式并共同为中心揭牌。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助理朱军教授主持了成立仪式。


640?wx_fmt=jpeg

尤政院士致辞

 

尤政院士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当代科技前沿,更是各国战略竞争的制高点。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在学术界、科技界和产业界掀起了研究与应用的热潮。


视觉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主要途径, 人类感知的外部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这个比例也与目前全球视觉人工智能创新企业的占比基本接近。一方面,缺乏更新一代视觉人工智能基本方法的创新研究是走不远的;另一方面,应用层面的创新落地如果没有视觉人工智能的支撑,也很难想象。


视觉智能研究中心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整合资源、推动视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的第7个中心。希望视觉智能研究中心加强与产业的跨界深度融合,重点开展可信安全的机器视觉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与产业细分应用场景的结合,力争在智能制造和智能辅助医疗上获得创新性应用,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640?wx_fmt=jpeg

张钹院士致辞

 

张钹院士代表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致辞。张钹院士指出,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是两个平行的领域,但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从AI的角度看视觉,它的重点在于:要对所看到的事物进行解释与理解,然后采取适当的行动,也就是说视觉研究中心的重点在于视觉感知,即从人类感知的角度研究视觉。


另外,这个研究中心将以技术创新作为主要目标。我们为什么选择视觉智能作为AI创新的突破口?大家知道,视觉无论在脑科学还是AI中,都是属于研究相对比较深入和进展相对比较多的部分。我们在视觉环境感知与建模、视觉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上都有很好的基础。同时图像识别是深度学习的最大受益者,深度学习在这个领域取得最好的效果,因此有着大量的潜在应用。比如,目前我国AI独角兽企业中,大部分与图像识别和视觉有关。


另外,还要看到,深度学习只是为图像识别等视觉提供一个性能良好的机械分类器,距离人类的视觉感知还差得很远,因此它的应用场景有着很大的限制。比如,一般只能用在具有完全信息、确定性信息和静态的环境中。为了突破这些局限性,扩大视觉的应用领域,需要加强视觉智能的基础研究,这样才能提供鲁棒、可信与安全的视觉处理技术。

 

640?wx_fmt=jpeg

成立仪式现场

 

640?wx_fmt=jpeg

成立仪式现场


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和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院士共同为视觉智能研究中心揭牌,并向计算机系长聘教授邓志东颁发了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聘书。视觉智能研究中心同时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戴琼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教授,北京深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培江博士为学术顾问。

 

640?wx_fmt=jpeg

朱军教授主持成立仪式与报告会


640?wx_fmt=jpeg

尤政院士与张钹院士为视觉智能研究中心揭牌

 

640?wx_fmt=jpeg

邓志东教授被聘任为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

 

640?wx_fmt=jpeg

董家鸿院士被聘任为视觉智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640?wx_fmt=jpeg

戴琼海院士被聘任为视觉智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索津莉教授代)


640?wx_fmt=jpeg

袁培江董事长被聘任为视觉智能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640?wx_fmt=jpeg

视觉智能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合影

 

视觉智能研究中心充分落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一个核心,两个融合”中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强与产业界的广泛合作,从问题导向与需求导向出发,探索创新可理解、有常识、能推理的第三代视觉人工智能理论,重点攻克可信安全的视觉智能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可靠“视觉智能+”的创新应用与融合发展。


视觉人工智能是第三代人工智能创新的主阵地,是实现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本中心拟力图探索发展基于第三代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理论,突破面向场景、目标、行为检测、识别与理解的核心技术,推动智能制造视觉质量监管与智能辅助医疗等的落地应用,同时打造一个开放创新的国际化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成立仪式结束后,举行了视觉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与产业报告会。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感知技术团队首席专家陈亦伦博士,商汤科技智慧医疗团队研发总监黄宁博士,深醒科技创始人兼CTO袁培江博士,瑞莱智慧CEO田天,新加坡Advance.AI公司计算机视觉负责人Fanglin Wang博士等分别就智慧健康医疗体系构建、计算机视觉在智慧医疗、智能驾驶中的应用与挑战、人工智能技术产学研合作模式,RealAI第三代人工智能算法与实践以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反欺诈技术在东南亚国家的应用实践等进行了交流。


来自高校、研究所和产业界的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教授表示,中心将在清华大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领导下,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深入开展第三代视觉人工智能研究,并与产业界、学术界开展广泛而具影响力的深度合作,推动“智能+”的跨界融合发展与产业落地应用实践。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




关于PaperWeekly


PaperWeekly 是一个推荐、解读、讨论、报道人工智能前沿论文成果的学术平台。如果你研究或从事 AI 领域,欢迎在公众号后台点击「交流群」,小助手将把你带入 PaperWeekly 的交流群里。


640?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pdf》是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出版的一本关于机器学习的专业书籍。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和开发能够自动学习和改进的算法和模型,以便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和任务。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首先,书中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选择和评估等内容。然后,书中介绍了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如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等。同时,书中还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包括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系统等。 《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pdf》的特点在于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器学习的核心概念和方法,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器学习技术。该书还特别强调了实践性,包含了许多实战项目和实验,可以帮助读者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机器学习技术。 作为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出版的书籍,该书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权威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pdf》,深入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同时也可以了解到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之机器学习.pdf》是一本介绍机器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权威专业书籍,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学生和从业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