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交易时段是投资者执行买卖操作的核心时间窗口,不同时段对应不同的成交规则和策略,集合竞价、连续竞价和盘后定价三大交易机制,涵盖时间划分、操作细节及实战注意事项,帮助投资者精准掌握交易节奏
一、集合竞价:开盘与收盘的“价格博弈”
- 早盘集合竞价(9:15-9:25)
• 时间分段规则:
• 9:15-9:20:自由申报与撤单。此阶段可挂单、撤单,但虚假挂单较多(主力常通过大单测试市场情绪)
• 9:20-9:25:仅申报不可撤单。此阶段价格趋于真实,需谨慎下单。
• 9:25-9:30:系统撮合成交,生成开盘价。此阶段可挂单,但不会即时处理,需等待9:30连续竞价
• 开盘价形成逻辑:
系统以“最大成交量原则”确定开盘价,即在此价格下能使最多委托单成交。例如:
• 买1价10元(100手),卖1价9.5元(200手),若9.8元能撮合150手,则9.8元可能成为开盘价
2. 尾盘集合竞价(14:57-15:00,仅沪市/深市主板)
• 规则差异:
• 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在收盘前3分钟(14:57-15:00)仍为连续竞价,仅主板采用尾盘集合竞价
• 不可撤单,成交价决定当日收盘价,对次日开盘有重要影响
二、连续竞价:实时交易的核心战场
时间范围:
• 上午:9:30-11:30
• 下午:13:00-14:57(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为13:00-15:00
成交规则:
- 价格优先:买价高者优先成交,卖价低者优先成交
- 时间优先:同价格下,先申报者先成交
申报类型与成交逻辑:
• 限价申报:设定明确买入/卖出价格,仅在达到指定价格时成交
• 市价申报(科创板/创业板适用):
• 对手方最优价格:以当前卖一价买入,买一价卖出
• 本方最优价格:以自己队列的最优价格排队等待
示例:
若股票当前买一价10元(500手),卖一价10.1元(300手):
• 以10.1元限价买入:立即成交300手,剩余200手挂单
• 以市价买入(对手方最优):直接按10.1元成交300手
图片
三、盘后定价交易: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延时战场”
时间范围:15:05-15:30(仅科创板和创业板)
核心规则:
- 申报时间:交易日9:15起即可提交盘后定价委托,15:30截止
- 成交价格:固定为当日收盘价,高于收盘价的买单和低于收盘价的卖单无效
- 撮合顺序:按时间优先原则匹配,申报早者优先成交
适用场景:
• 机构投资者大额交易,避免盘中冲击股价
• 散户利用收盘价确定性,规避盘中波动风险
四、注意事项与实战技巧
- 板块差异:
• 北交所在14:57-15:00仍为连续竞价,与主板规则不同
• 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在连续竞价阶段涨跌幅达30%、60%时,触发10分钟停牌 - 操作避坑指南:
• 集合竞价陷阱:9:15-9:20虚假挂单多,避免跟风
• 隔夜单:券商支持前一晚提交委托,但次日9:15进入系统,可能因价格跳空失效
• 撤单失败:9:20-9:25和14:57-15:00无法撤单,需提前规划仓位 - 盘后定价交易流动性:
• 若收盘价偏离市场预期,可能出现成交稀少的情况
图片
五、常见问题
Q1:9:25-9:30挂单能否成交?
• 此阶段挂单暂存系统,9:30后进入连续竞价队列,按价格/时间顺序成交
Q2:尾盘集合竞价为何显示“成交价15元”,但我的限价14.9元卖单未成交?
• 收盘价由集合竞价撮合产生,若最终价高于你的卖单价格,按收盘价成交;若低于则无效
Q3:盘后定价交易申报后为何未成交?
• 可能原因:申报价格偏离收盘价、时间靠后或对手方数量不足
六、知识点
集合竞价
集合竞价是交易日开盘前和收盘前特定时间段内,投资者提交买卖申报,系统在规定时间进行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竞价方式
连续竞价
连续竞价是正常交易时间内,投资者可随时发出买卖委托,系统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实时撮合成交的竞价方式
盘后定价
盘后定价交易是指在收盘后,投资者按照收盘价进行股票买卖申报,次一交易日该申报有效的一种交易方式
虚假挂单
虚假挂单指主力资金在集合竞价阶段(或其他时段)故意挂出大额买单或卖单,制造市场供需假象,诱导散户跟风操作,随后在撤单时间内取消委托,以实现自身利益的行为
精确掌握交易时段规则是短线交易与策略执行的基础。建议投资者通过模拟交易熟悉各时段操作,并关注交易所规则更新(如北交所2023年优化盘中申报机制),避免因规则变化导致损失。
今天的股票基础知识内容就分享到这里,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