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与漫谈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南师漫谈:
世人总爱“直来直往”,殊不知硬碰硬的结果,往往是头破血流。
老子说:“你看那溪水绕石,迂回婉转,终能汇聚成江河;
再看那老竹遇雪,弯而不折,开春又挺直腰杆。”
所谓“曲则全”,不是教你做软骨头,而是借势破局的顶级智慧。
禅门点拨:
唐代赵州禅师见弟子与人争执,突然倒地蜷缩如虾,笑问:“你看我这‘曲’的姿态,可能避开刀剑?”
弟子顿悟:争强时浑身破绽,示弱处反守为攻。
二、核心心法
1. “不争”的三重境界
- 初级境界:
职场新人闭嘴听老油条吹牛,反被夸“谦虚好学”。
(藏锋于鞘,伺机而动。) - 中级境界:
夫妻吵架主动认错:“是我没考虑你的累”,架没吵完,心先软了。
(以柔化刚,破执于无形。) - 终极境界:
台风过境,大树连根拔起,芦苇伏地三日,雨停照旧青翠。
(不争之争,天下莫能争。)
案例:
温州商人早年在欧洲摆摊,遇地头蛇勒索,不硬扛,反送茶叶称“交朋友”。
十年后成当地侨领,当年恶霸竟主动替他平事——
弯得下腰的,终能挺得起胸。
2. “四不”修心法
- 不自见:
网红直播翻车,若强辩“设备故障”,必遭群嘲;
不如自黑:“美颜滤镜都救不了,明天素颜出镜!”
(破除我执,观众反赞真性情。) - 不自伐:
老中医治顽疾,从不说“我医术高明”,只道:“是您正气足,药借了势。”
(功劳让给天地,患者更添敬畏。)
三、生活实修
1. 职场“芦苇战术”
- 汇报技巧:
领导否定方案时,接话:“您这点拨太及时了!我按三个方向修改:A微调、B重做、C干脆砍掉,您看哪条路对?”
(以退为进,化被动为主动。) - 同事竞争:
遇功劳抢夺,笑言:“这次多亏小李前期铺垫,我就打个下手。”
(众人心知肚明,反而替你抱不平。)
2. 家庭“弯道超车”
- 教子秘笈:
孩子写作业磨蹭,别吼“快点!”,改说:
“妈小时候更拖拉,有次抄课文到鸡叫,后来发现抄错三行…”
(自曝其短,孩子卸下对抗心。) - 夫妻相处:
纪念日忘记买礼物,不辩解,拉她到厨房:
“嫁给我委屈了,罚我做碗你初恋最拿手的酸辣汤。”
(以“曲”破局,酸汤变蜜糖。)
3. 养生之道:学婴儿
- 脊椎放松法:
睡前模仿婴儿蜷缩侧卧,想象自己重回母胎。
呼吸间默念“曲则全”,紧锁的肩颈自然松解。 - 南师亲传:
此法暗合道家“胎息诀”,每日十分钟,可解三十岁身子的七十岁僵硬。
四、南师叮咛
讲个真实故事:
苏州拙政园有座“听雨轩”,屋檐刻意修低三尺。
游人入门需躬身低头,直起腰时,正见一池残荷、半窗烟雨。
当年匠人说:
“人呐,总急着抬头看天,却不知妙景藏在低头处。”
诸君谨记:
- 事业遇瓶颈,学水绕山行,迂回处自有新天地;
- 关系僵持时,效野草伏风,示弱时反能握主动;
- 心中意难平,观潮汐涨落,低洼地迟早变沃土。
下一章解析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看老子如何用“恍兮惚兮”破解现代人的焦虑症——
迷茫时代的清醒术,尽在混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