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方的量化方法笔记(学习与尝试):第一回 中药材数据库的建立 归经的统计 药方归经和功效的量化拆解

为什么要写这个笔记

为什么要写这个就对中医中药有兴趣,后来感觉,东一句西一句地消遣,总也没有系统性地认识。而且,常用的中药三五百味,它们搭配出来的药方更少成千上万首,我记性又不好,不想个方法归纳一下,根本不可能一览其全貌,既不过瘾,又觉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于是,就想把学习过程和学习中的思考记录一下。不过,因为自己不是学中医药学的专业人士,以下写的东西,也仅仅是自己的消遣娱乐,难免有错,甚至荒唐。可我还是想把自己学习和思考的过程表演出来,看客就全当行为艺术吧。

另外,行文中也难免存在不流畅、逻辑跳跃、前后矛盾、错别字、语法错误、引用错误。不过,这些我都能容忍。因为首先,正如前文所言,这只是我的消遣娱乐,并不是严谨的专业讨论。另外,这里记录的是我的学习过程,甚至可以认为是流水账吧。所以,如果看客也能接受并容忍,感谢你们的包容与爱护。不过,如果你们看到了,给我指出来,乃至给我指正帮助,我不胜感激。

写这个东西,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找一个方便我自己理解中药和药方的思路。这个思路要尽量简单一些,量化一些。那么,为什么要以量化的方式来思考呢?除了兴趣爱好以外,一个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 用药轻灵 的途经。所谓用药轻灵,有两重含义,一个是用药的味数少,一个是药量小。 味数少和药量少经常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准确,用药精准,药力集中,药效确切,自然会有助于药味精简、降低药量。而且,用药轻灵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可以让患者以最小的代价或者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收益。历代医药名家,能够做到用药轻灵,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积累,这些积累包括经典名著的博闻强记,日积月累的治疗经验,对中药作用的谙熟巧思。可是,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人体经络精巧复杂,药材搭配也千变万化,疾病原因症状也千差万别,患者体质都有区别。中医之艰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需要医生在处理人体这个复杂对象时,以一套精巧的又相互作用的手段(指的是经络理论、中药、针灸等一系列方法)来应对各种复杂的疾病。这就需要医生时刻保持高强度的精力耗费。如果能有一个辅助之法,来帮助理解、分析和总结历代名家的用药经验,想必也是一份功德。量化的方法来窥探药方是一种理解轻灵用药的最直接、最粗浅地方式。

为了发展一套量化的方式,就离不开对中药功效、归经的详细记录。数据库可以辅助对药物的记录和查询,这会为我后续的学习和探索提供极大的方便。这就是我开始会为中药建立数据库的目的。借助数据库了解药物归经,是为了发展一套用药轻灵的优化手段的必要步骤。因为,中医用药经常会将病因总结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淫邪对脏腑经络的侵袭,不同药物经络不同,效果也不同。如果病因简单,受到干扰的经络脏腑少,那么用药就宜归经少;如果病因复杂,病程长,受到侵袭的脏腑多,那么就需要优先考虑多归经的药物。

学习资料

我买了下面的几本书。

中药材的知识,我主要阅读以下两本书,遇到书中没有的中药材,或者看后仍然不明白的地方,我也会进行网络搜索。

  1. 祁公任、陈涛 主编,《常用中药配伍与鉴别 应用速查手册(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4月,ISBN 978-7-122-29219-3.
  2. 林余霖 主编,《新编中药典 中药实用图谱》,华龄出版社,2020年12月,ISBN 978-7-5169-1859-3.

中药药方的知识,我主要阅读以下三本书:

  1. 王迪 主编,《国家级名医秘验方》,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11月,ISBN 978-7-5578-8978-4.
  2. 张丰强、郑英 主编,《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1月第2版,ISBN 7-80105-139-4/R·1.
  3. 米一博 主编,《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ISBN 7-5072-0951-2/R·21.
  4. 寇华胜,《中医升降学》,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ISBN 7-5390-0348-0/R·71

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知识,我主要参考的是下面的书。遇到不懂的或者书上没有的内容,我也会网上搜索。

  1. 王竹星 主编,《针灸甲乙经白话精解》,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5月,ISBN 978-7-5308-5358-0.

以后的行文中,为了简洁方便,我会用如下的简称:

简称全名
《手册》《常用中药配伍与鉴别 应用速查手册(第二版)》
《图谱》《新编中药典 中药实用图谱》
《秘验》《国家级名医秘验方》
《升降学》《中医升降学》
《精选》《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精选(续)》《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
《甲乙经》《针灸甲乙经白话精解》

中药材的整理

记录中药材涉及的内容

中药材是药方的基本单元。中药材从基源上看,取材广泛动物、植物、矿石。除了基源,产地、炮制方法。同一种基源,不同的炮制方法(例如,制何首乌与生何首乌),取不同的部位(例如,当归的头、身、尾、还有全当归作用都有细微区别);不同时候取相同的部位(例如,鹿茸与鹿角);不同的产地(例如,南沙参与北沙参),效果也有区别。

药物的炮制和取法,我目前查找总结到了如下常用的几种常用的炮取修饰词:
无, 全, 根, 茎, 叶, 梗, 枝, 头, 身, 尾, 生, 鲜, 熟, 炒, 盐, 煅, 法, 焦, 炭, 酒, 粗, 炙, 制, 清, 姜, 粬, 炮, 黑, 干, 麸炒, 蜜炙
药物有自己的毒性、性、味、归经。
毒性分为 4 种,分别为无毒、小毒、有毒、大毒;
药性分为 11 种,分别为微寒、寒、大寒、热、大热、温、微温、凉、微凉、平;
药味分为 11 种,分别为酸、微酸、甘、微甘、苦、微苦、辛、微辛、咸、淡、涩;
归经有 12 种,分别为心、心包、肝、胆、脾、胃、肺、肾、膀胱、小肠、大肠、三焦。

一味中药,毒性和药性是唯一的;味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归经可以是单归经,也可以是多途归经;通常功效一般都是多种的、内容也是最丰富的。同时,功效一般有功效动词和功效名词。例如,乳香具有活血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那么我会将它们拆解成

功效功效动词功效名词
活血
行血
止痛
消肿
生肌

之所以这样拆解,是为了以后学习对比药物功效提供方便。例如,同样是对血,有止血、行血、破血、养血;同样是对湿,药效有祛湿、利湿、除湿、渗湿、燥湿、化湿、收湿。又例如,相同的动词,也会有不同的作用名词,好比化,就有化痰、化饮、化湿、化石、化淤、化癥、化滞、化浊。拆解以后,可以迅速查询到自己想要互相对比的药物。

功效拆解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有的功效只有动词,没有名词。最突出的就是收敛固涩收涩没有对应的名词,它的作用对象到底是体液,血、汗、精液、月经,例如,敛汗;还是脏腑,例如,敛肺、涩肠;抑或是症状,例如,敛疮;或者是淫邪,例如,收湿;还是身体的笼统部位,例如,上、中、下焦。一般情况下,收敛、固涩、收涩都有对水分的固定的含义。可是,它们的作用对象,也就是功效名词比较模糊,颇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究其原因,应该是收敛固涩的功效是一种系统性地调节,并不是单一部位的单一功效。因此,作为调节来讲,收敛固涩是动词,作为结果来讲,它们又是名词。不过,我仍然试图努力区分它们的收敛固涩的区别,具体也就是给收敛固涩找到功效名词。而且,这种尝试或者明晰也是有意义的,就如张熙纯讲乌贼骨、茜草二药大能固涩下焦,为治崩之主药也。可见,收敛固涩还是有主要作用方向的。

建立中药材数据库

这时就可以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中药材的表格了,具体就是:

属性数据类型取值范围或者格式解释
药名字符串就是药物的基源
炮取枚举无, 全, 根, 茎, 叶, 梗, 枝, 头, 身, 尾, 生, 鲜, 熟, 炒, 盐, 煅, 法, 焦, 炭, 酒, 粗, 炙, 制, 清, 姜, 粬, 炮, 黑, 干, 麸炒, 蜜炙
毒性枚举无毒、小毒、有毒、大毒
药性枚举微寒、寒、大寒、热、大热、温、微温、凉、微凉、平
药味集合酸、微酸、甘、微甘、苦、微苦、辛、微辛、咸、淡、涩
归经集合心、心包、肝、胆、脾、胃、肺、肾、膀胱、小肠、大肠、三焦
功效字符串功效拆分成最小功效的组合,即【动词+名词】的形式,每种功效用 ‘_’ 分隔,例如,合欢皮 ‘安神_解郁_活血_消肿’
功效动词字符串按照功效的顺序,提取动词,每个动词之间用 ‘_’ 分隔,例如,合欢皮 ‘安_解_活_消’
功效名词字符串按照功效的顺序,提取名词,每个名词之间用 ‘_’ 分隔,例如,合欢皮 ‘神_郁_血_肿’

所谓枚举,就是在取值范围中,只能选取唯一的值,例如,毒性、药性;所谓集合,就是可以再取值范围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值,例如,药味、归经。表格建立好了,就会是下面的样子

药名炮取毒性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功效动词功效名词
没药无毒苦,辛心,肝,脾活血_散瘀_止痛_消肿_生肌活_散_止_消_生血_瘀_痛_肿_肌
槟榔无毒苦,辛胃,大肠消食_导滞消_导食_滞

我用 MySQL 建立了一个数据库,具体代码如下:

-- 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名为`chinese_traditional_medicine`
CREATE DATABASE `chinese_traditional_medicine` CHARACTER SET 'utf32';
-- 建立中药材表格,表格名为`药库`
SET GLOBAL innodb_file_format = BARRACUDA;
SET GLOBAL innodb_large_prefix = ON;
-- VARCHAR(n) 表示一个 n 位字节(bytes)的字符串。
-- 因为 2 bytes/汉字,所以 64 bytes,256 bytes,128 bytes 足够存储药材的基源、功效、功效动词和功效名词了。
-- ENUM 就是枚举,只能在取值范围内选取一个值。`炮取`中的'',就是无特殊的炮取。
-- SET 就是集合,可以在取值范围内选取一个或者多个值
-- PRIMARY KEY 表示是主键,也就是知道了(`药名`, `炮取`),这个药物就唯一了
CREATE OR REPLACE TABLE `chinese_traditional_medicine`.`药库`  (
  `药名` VARCHAR(64) NOT NULL,
  `炮取` ENUM ('', '全', '根', '茎', '叶', '梗', '枝', '头', '身', '尾', '生', '鲜', '熟', '炒', '盐', '煅', 
			'法', '焦', '炭', '酒', '粗', '炙', '制', '清', '姜', '粬', '炮', '黑', '干', '麸炒', '蜜炙') NOT NULL,
  `毒性` ENUM ('无毒', '小毒', '有毒', '大毒') NOT NULL,
  `药性` ENUM ('寒', '微寒', '大寒', '热', '大热', '温', '微温', '凉', '微凉', '平') NOT NULL,
  `药味` SET ('酸', '微酸', '甘', '微甘', '苦', '微苦', '辛', '微辛', '咸', '淡', '涩') NOT NULL DEFAULT '',
  `归经` SET ('心', '心包', '肝', '胆', '肺', '胃', '脾', '肾', '大肠', '小肠', '膀胱', '三焦') NOT NULL DEFAULT '',
  `功效` VARCHAR(256)	NOT NULL DEFAULT '',
  `功效动词` VARCHAR(128) NOT NULL DEFAULT '',
  `功效名词` VARCHAR(128) NOT NULL DEFAULT '',
  PRIMARY KEY (`药名`, `炮取`)
) ROW_FORMAT=DYNAMIC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32;
-- 结束,数据库建立好了

基本药材的录入规则

数据库中,药材一共 512 味。其中,《手册》 和《图谱》中的中药材录入数据库以后,一共 489 味中药材条目。又添加了 22 味条目,包括南沙参、平贝母、凤尾草、积雪草、素馨花、朱砂莲、透骨草、忍冬藤、满天星、青风藤、七叶一枝花、雪上一枝蒿、糯米根、头顶一颗珠、鬼臼、鸡子壳、元明粉、冬瓜皮、车前草、桂花、千里光、赤茯苓、木槿皮。

这里说明一下录入规则,除非明确给出不同炮制方法的功效,否则只录入没有炮制的条目。

例如,《手册》中 生地黄熟地黄 是两个条目,都各自给出了明确的功效。因此,记录中就会在【炮取】的属性中区分【生】和【熟】,给出两条记录。

药名炮取毒性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功效动词功效名词
地黄无毒心,肝,肾清热_凉血_养阴_生津清_凉_养_生热_血_阴_津
地黄无毒微温肝,肾补血_滋阴_益精_填髓补_滋_益_填血_阴_精_髓

又例如,《手册》中 石膏 的条目中,在【功效主治】中,明确给出了 生用煅用 的功效。这种情况下记录中就会在【炮取】的属性中区分【生】和【煅】,给出两条记录。

药名炮取毒性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功效动词功效名词
石膏无毒大寒甘,辛肺,胃清热_泻火_除烦_止渴清_泻_除_止热_火_烦_渴
石膏无毒大寒甘,辛肺,胃敛疮_生肌_收涩湿_止血敛_生_收涩_止疮_肌_湿_血

再例如,《手册》中知母的条目,在【鉴别应用】中,区分了 生知母盐知母 的区别,记述了盐知母 专入肾经,增加了降火的功效。
这种情况下,数据录入时,在【炮取】的属性中区分【生】和【盐】,给出两条记录。

药名炮取毒性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功效动词功效名词
知母无毒甘,苦肺,胃,肾清热_泻火_滋阴_润燥清_泻_滋_润热_火_阴_燥
知母无毒甘,苦,咸清热_泻火_滋阴_降火_除烦_止渴清_泻_滋_降_除_止热_火_阴_火_烦_渴

还例如,《手册》中 龙骨 条目中,虽然详细区分了 生龙骨煅龙骨 的功效区别,但是只是说明生用平肝潜阳作用强,煅用收敛固涩作用强,不过并没有明确说煅用没有平肝潜阳之功效,生用没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这种情况下,【炮取】中就用没有给出【生】和【煅】之分,只记录了 龙骨 一条记录。

药名炮取毒性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功效动词功效名词
龙骨无毒甘,涩心,肝,肾镇惊_安神_平肝_潜阳_收敛汗_收敛疮_固涩下焦镇_安_平_潜_收敛_收敛_固涩惊_神_肝_阳_汗_疮_下焦

录入数据对之后分析结果的影响

中药材录入方式的不同,肯定会影响以后的分析结果。但是,这种结果对分析过程或者分析手法并没有影响。在表格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录入的中药材条目有误,或者有更新,或者需要添加新条目,都可以再已有的基础上进行增加、删除、更新。但是,对录入数据的分析方式,不会改变。这就好比 1 + 1 = 2,以后发现应该是 1 + 2 = 3,虽然录入结果对加法的计算结果有影响,但是并不影响加法运算本身一样。

基本药材归经的统计

归经是中药进入身体后的作用途经或者作用部位,因此药材的归经统计,有利于了解中药材的整体面貌。根据上述规则,对录入数据库的中药材,进行归经统计。查询显示,只有肝、肺、胃、肾、膀胱、心、大肠共 7 经存在单归经药物。这就是说,脾、胆、心包、小肠、三焦这 5 经的用药,都会归入其他 7 经,与其他经络协同发挥作用。归入脾、胆、心包、小肠之药,最少有 2 个归经;归入三焦经之药,最少有 3 个归经。 归脾的二归经之药一共有 58 味药,分为肝脾、胃脾、肺脾、心脾、肾脾、小肠脾。归胆、心包的二归经药分别为 6 味、5 味,它们都只与肝经搭配,分别为肝胆、肝心包。归入小肠经的二归经药物有 4 味,分为心小肠、大肠小肠、膀胱小肠、脾小肠。归入三焦经的三归经药有 3 味,分为心肺三焦、脾肝三焦。

下面首先,统计单归经的药物,然后给出单归经的药物明细单。然后,给出归脾、胆、心包、小肠的二归经药物,归三焦的三归经药物。

单归经药物统计

单归经的药材,药物归经确切,作用部位专一。《升降学》中讲“若药物归经的专一性不够,如同归于数脏腑,就应尽可能选配引经药,使之目的性更强。当然,有时尚可利用药物归几条经的特点,更好地调理脏腑之偏”。然而,单归经药物难能可贵。在记录的 512 味条目中,单归经的药物有 70 味,可见单归经的药材数量较少。因此,从用药轻灵的角度来看,如果希望增加某条归经的药力,对症的单归经药物应当优先考虑。

-- 在`药库`表格中查询药物统计单归经药物
SELECT 
	`归经`, -- 哪个归经
	COUNT(`归经`) AS `计数` --统计对应归经药材的味数
FROM 
	`药库` -- 从药库中查询
WHERE 
	BIT_COUNT(`归经`)=1 -- 只考虑单归经的药材
GROUP BY 
	`归经` --按照归经计数
ORDER BY 
	`计数` DESC; -- 计数按照降序排列
-- 在`药库`表格中查询专入肝经的药物

单归经药材,并不能涵盖十二个经络。只有肝、肺、胃、肾、膀胱、心、大肠共 7 经存在单归经药物,而其他 5 经没有单归经药物。因此,胆、脾、小肠、心包、三焦的药物,都是通过其他多归经的药材,联合其他经络共同发挥作用。这 70 味单归经药物,按照归经从多到少,依次为,肝经 35 味,占了单归经药物的一半;其次是肺经 17 味,占了将近 1/4;之后是胃经、肾经各 5 味,膀胱经、心经各 3 味;最后是大肠经 2 味。

归经味数单归经药材
肝经35乌梢蛇、五灵脂、全蝎、土鳖虫、夏天无、天麻、密蒙花、寻骨风、月季花、桑枝、水蛭、海桐皮、海风藤、满天星、石决明、素馨花、紫贝齿、罗布麻叶、自然铜、臭梧桐、花蕊石、茜草、蒺藜、蕤仁、蕲蛇、虻虫、蜈蚣、贯叶金丝桃、赤芍、重楼、金钱白花蛇、闹羊花、雪上一枝蒿、青葙子、鬼箭羽
肺经17前胡、射干、暴马子皮、桑白皮、桔梗、款冬花、白前、白果、百部、紫苏子、紫菀、芥子、苍耳子、金荞麦、马勃、鱼腥草、鹅不食草
胃经5柿蒂、漏芦、炉甘石、瓜蒂、蜂房
肾经5海狗肾、盐知母、葫芦巴、蛇床子、阳起石
膀胱经3威灵仙、萹蓄、藁本
心经3朱砂、浮小麦、蟾酥
大肠经2番泻叶、石榴皮
专入肝经的 35 味药

通过执行下面的语句,可以在数据库的表格中查询出专入肝经的 35 味中药以及它们的性味、功效。专入肝经之药涵盖了化瘀药,祛风湿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疏肝解郁药,在单归经药材中品种最多,功效最非常丰富。

-- 查找专入肝经的中药材,类似的方法可以查到其他单归经的药物
SELECT 
	concat(`炮取`, `药名`) AS `中药`, `药性`, `药味`, `功效` ----concat(a, b) 是把 a 和 b 两个字符串合并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肝',`归经`) ------------- 归入肝经
	AND ----------------------------------且
	BIT_COUNT(`归经`)=1; ------------------仅有一个经
-- end

专入肝经的药材中一部分属于化瘀活血药,一部分属于化瘀止血药。化瘀活血药中,活血止痛药有五灵脂、夏天无,活血调经药有月季花,活血疗伤的药有自然铜、土鳖虫、鬼箭羽,破血消癥的药有虻虫、水蛭;化瘀止血药有茜草,花蕊石。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五灵脂甘,苦,咸活血_止痛_散瘀_止血
夏天无苦,微辛活血_通络_行气_止痛_祛风_除湿
月季花活血_调经_疏肝_解郁_消肿_解毒
自然铜散瘀_止痛_接骨_疗伤
土鳖虫破血_逐淤_续筋_接骨
鬼箭羽破血_通月经_杀虫
虻虫微寒破血_逐淤_散积_消癥
水蛭苦,咸破血_通月经_逐淤_消癥
茜草凉血_止血_祛瘀_通经
花蕊石酸,涩散瘀_止血

另一部分专入肝经的药材属于祛风湿药,它们又可以分为 祛风寒湿药祛风热湿药。祛风寒湿药有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寻骨风、海风藤,祛风热湿药有桑枝、海桐皮、臭梧桐。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蕲蛇甘,咸祛风_通络_止痉
乌梢蛇祛风_通络_止痉
金钱白花蛇甘,咸祛风_通络_止痉
寻骨风苦,辛祛风_除湿_通络_止痛
海风藤微温苦,辛祛风_除湿_通络_止痛
雪上一枝蒿苦,辛祛风湿_活血_止痛
闹羊花祛风_除湿_散瘀_定痛
桑枝微苦祛风_除湿_利关节
海桐皮苦,辛祛风_除湿_舒筋_通络_杀虫_止痒
臭梧桐甘,苦,辛祛风_除湿_通经络_平肝_降压

再有一部分专入肝经的药材属于平肝熄风药,它们又可以分为 平抑肝阳药息风止痉药。平抑肝阳药有罗布麻叶、石决明、蒺藜、紫贝齿,息风止痉药有天麻、蜈蚣、全蝎。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罗布麻叶甘,苦平肝_安神_平抑肝阳_清热_利水_利尿
石决明平肝_潜阳_清肝_明目
蒺藜微温苦,辛平肝_潜阳_疏肝_解郁_活血_祛风_明目_止痒
紫贝齿平肝_潜阳_镇惊_安神_清肝_明目
天麻息风_止痉_平抑肝阳_祛风_通络
蜈蚣息风_止痉_攻毒_散结_通络_止痛
全蝎息风_止痉_通络_止痛_攻毒_散结

还有一部分专入肝经的药材属于清热药,它们又可以分为 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有密蒙花、青葙子,清热解毒药有重楼、蕤仁,清热凉血药有赤芍,满天星兼具清热解毒和清热凉血的功效。蕤仁可以疏风散热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密蒙花微寒清热_养肝_明目_退翳
青葙子微寒清肝_泻火_明目_退翳
重楼微寒清热_解毒_消肿_止痛_凉肝_定惊
蕤仁微寒疏风_散热_养肝_明目
赤芍微寒清热_凉血_祛瘀_止痛
满天星微苦,淡清热_明目_退翳_消肿

最后一部分专入肝经的药材属于 疏肝解郁药,它们有贯叶金丝桃、素馨花。月季花虽然归类为活血调经药,但是兼具疏肝解郁的功效。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贯叶金丝桃疏肝_解郁_清热_利湿_消肿_通乳
素馨花微苦疏肝_解郁_行气_止痛
专入肺经的 17 味药

专入肺经之药共 17 味,涵盖了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解毒、辛温解表药,其中尤以化痰止咳平喘药最多。在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中,一部分属于 化痰药,一部分属于 止咳平喘药。化痰药有桔梗、暴马子皮、芥子、白前、前胡,止咳平喘药中有紫苏子、白果、桑白皮、紫苑、款冬花、百部。其中,暴马子皮兼具化痰止咳平喘功效,可用于咳喘痰多的情况。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桔梗苦,辛宣肺_祛痰_利咽_排脓
芥子温肺_化痰_利气_散结_通络_止痛
暴马子皮微寒清肺_祛痰_止咳_平喘
白前微温苦,辛降气_化痰_止咳
前胡微寒苦,辛降气_化痰_疏风_散热_散风_清热
紫苏子降气_化痰_止咳_平喘_润肠_通便
白果甘,苦,涩敛肺_定喘_化痰_止带_缩尿
桑白皮泻肺_平喘_利水_消肿
紫菀微温苦,辛润肺_下气_化痰_止咳
款冬花微苦,辛润肺_下气_止咳_化痰
百部微温甘,苦润肺_下气_止咳_杀虫_灭虱

另一部分专入肺经的药材属于清热解毒药,它们有马勃、金荞麦、鱼腥草、射干。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马勃清热_解毒_利咽_止血
金荞麦微辛,涩清热_解毒_排脓_祛瘀
鱼腥草微寒清热_解毒_消痈_排脓_利尿_通淋
射干清热_解毒_消痰_利咽

最后一部分专入肺经的药材属于辛温解表药,它们有鹅不食草、苍耳子。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_通鼻窍_止咳
苍耳子苦,辛发散风寒_通鼻窍_祛风湿_止痛
专入胃经的 5 味药

专入胃经之药共 5 味,其中,漏芦属于清热解毒药;柿蒂与瓜蒂作用相反,柿蒂降逆止呕,瓜蒂涌吐痰食;炉甘石与蜂房属于外用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漏芦清热_解毒_消痈_下乳_舒筋_通脉
柿蒂苦,涩降气_止呕
瓜蒂涌吐痰_涌吐食_祛湿_退黄
炉甘石解毒_明目_退翳_收湿_止痒_敛疮
蜂房攻毒_杀虫_祛风_止痛
专入肾经的 5 味药

专入肾经之药共 5 味,盐知母是清热泻火药,盐制后的知母专入肾经;葫芦巴、蛇床子、海狗肾、阳起石都属于补阳药。蛇床子除了温肾壮阳外,也是治疗皮炎湿疹的常用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盐知母甘,苦,咸清热_泻火_滋阴_降火_除烦_止渴
葫芦巴温肾_助阳_祛寒_散寒_止痛
蛇床子苦,辛温肾_壮阳_杀虫_止痒_燥湿_祛风
海狗肾温肾_壮阳_益精_填髓
阳起石温肾_壮阳
专入膀胱经的 3 味药

专入膀胱经之药共 3 味,藁本是辛温解表药,威灵仙是祛风湿寒药,萹蓄是利尿通淋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藁本祛风_胜湿_散寒_止痛_除湿
威灵仙辛,咸祛风_除湿_通络_止痛_消鱼鲠
萹蓄微寒利尿_通淋_杀虫_止痒
专入心经的 3 味药

专入心经之药共 3 味,浮小麦是收涩药,朱砂是重镇安神药,蟾酥是开窍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浮小麦固表_止汗_益气_除虚热
蟾酥开窍_醒神_止痛_解毒
朱砂微寒镇心_安神_清热_解毒
专入大肠经的 2 味药

专入大肠经之药共 2 味,番泻叶是攻下药,石榴皮是收涩药,二者作用相对。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番泻叶甘,苦泻热_行滞_泻下_通便_利水
石榴皮酸,涩涩肠_止泻_收敛下焦_止血_杀虫_驱虫

二归经药物统计

十二经络中,二归经一共有 66 种组合。首先我们先统计单归经中尚未出现过的脏腑的二归经的药物,之后再统计其他二归经的药物。十二经络中,脾、胆、心包、小肠、三焦经都不存在单归经药物。其中,三焦经也不存在二归经药物。入脾、胆、心包、小肠之药,至少都有两条归经。入三焦经之药,至少都有三条归经。

与脾相关之二归经药物统计

入脾的二归经药物有 58 味,分为肝脾、胃脾、肺脾、心脾、肾脾、小肠脾。这数量高于胆、心包、小肠经的二归经药物。对脾的用药,一定会牵连其他部位,这是脾自身特性造成的。考虑药物归经,还是要从人体的经络运行的角度来考虑。《甲乙经》在其精神五脏六中讲“脾者土也,四脏皆受成焉”。白话精解中的翻译是“脾在五行中属土,其他四脏都依赖脾化生的水谷精气以得到充养,所以五脏的情志皆与脾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讲“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既然脾运化水谷精微之物通达全身,那么药力也同样会经过脾输送到其他经络。从这个角度来看,入脾之药无单归经的结论也就不足为奇了。脾为升降之枢,气到斡旋脏腑的作用,《升降学》一书中第四章第五节详细论述了脾与肺、脾与心、脾与肝、脾与肾、脾胃与心肾的关系。而入脾之药中,以二归经药最为简单。而入脾之二归经的药物,恰恰对应了《升降学》中关于脾和其他脏腑的讨论,可见其重要性。除此之外,脾与小肠也有紧密联系。《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讲,“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盛受胃的腐熟之物,分清泌浊。清者,即水谷之精传递给脾;浊者,降于大肠,之后排除体外。因此,小肠是脾胃之间的重要环节,对营养的吸收至关重要。因此,有的观点认为,脾与小肠二者相通 [1] 。入小肠经之药,无论是二归经还是多归经,都很少,但在脾与小肠相通的观点下,入脾之药,皆可认为入小肠。

入肝脾之二归经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姜黄苦,辛破血_活血_行气_通月经_止痛
莪术苦,辛破血_行气_消积_止痛
炮姜苦,涩温经_止血_温中_止痛
白芍微寒酸,甘养血_调月经_敛阴_止汗_柔肝_止痛_平抑肝阳
泽兰微温苦,辛活血_调经_祛瘀_消痈_利水_消肿
贯众微寒清热_解毒_凉血_止血_杀虫
降香行气_理气_散瘀_止血_活血_止痛
延胡索苦,辛活血_行气_止痛
玫瑰花甘,微苦行气_解郁_活血_止痛
马鞭草活血_散瘀_解毒_利水_退黄
木瓜祛风_活络_和胃_化湿
狼毒散结_杀虫
皂矾解毒_杀虫_燥湿_止痒_杀虫_消积_补血_疗虚
山慈菇甘,微辛清热_解毒_消痈_散结
隔山消甘,苦消食_健胃_理气_止痛_催乳
青风藤苦,辛祛风_除湿_利尿_消肿
大风子祛风_燥湿_攻毒_杀虫
马钱子通络_止痛_散结_消肿
入胃脾之二归经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大枣补中_益气_养血_安神_缓和药性
枳壳酸,苦,辛破气_消积_理气_宽中_消胀_除痞
枳实酸,苦,辛破气_消积_化痰_除痞
甘松甘,辛理气_止痛_开郁_醒脾
白术甘,苦健脾_补气_益气_燥湿_利水_止汗_安胎
白扁豆微温补脾_化湿_消暑
草果燥湿_温中_除痰_截疟
草豆蔻燥湿_行气_温中_止呕
高良姜散寒_止痛_温中_止呕
神曲甘,辛消食_和胃
稻芽消食_和中_健脾_开胃
谷芽消食_和中_健脾_开胃
麦芽消食_健胃_回乳_消胀_行气_健脾_开胃
葛根甘,辛解肌_退热_透疹_生津_止郁_升阳_止泻_通经_活络
芜荑苦,辛杀虫_消积
阿魏苦,辛消积_化癥_散痞_杀虫
鹤虱苦,辛杀虫_消积
使君子杀虫_驱虫_消积
入肺脾之二归经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党参补脾_健脾_益肺_养血_生津
太子参甘,微苦补气_生津_补脾_益肺
炙黄芪补中_益气
紫苏解表_散寒_行气_宽中_安胎_解鱼蟹毒_和胃
陈皮苦,辛理气_健脾_燥湿_化痰
化橘红苦,辛理气_宽中_燥湿_化痰
绞股蓝甘,苦益气_健脾_化痰_止咳_清热_解毒
生黄芪微温补气_升阳_益卫_固表_利尿_消肿_托疮_生肌
升药拔毒_提脓_祛腐_生肌_燥湿_杀虫
土贝母微寒解毒_散结_消肿
土荆皮杀虫_止痒
入心脾之二归经药

小时候就知道 沁人心脾 是用来形容的香气芬芳迷人,但是一直不解其意。经过整理药材归经后发现,带有香气的药材,恰恰是入心脾的二归经的药物。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樟脑开窍_辟秽_除湿_杀虫_散寒_止痛
麝香开窍_醒神_活血_通络_消肿_止痛_催产
安息香苦,辛开窍_祛痰_行气_活血_止痛
苏合香开窍_醒神_辟秽_止痛
龙眼肉补心_益脾_养血_安燥
入肾脾之二归经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益智温肾_固精_缩尿_温脾_止泻_摄唾
补骨脂苦,辛补肾_温肾_壮阳_助阳_固精_缩尿_温脾_止泻_纳气_平喘
芡实甘,涩益肾_固精_补脾_止泻_除湿_祛湿_止带
海螵蛸咸,涩涩精_止带_收敛下焦_止血_制酸_止痛_收湿_敛疮
入小肠脾之二归经药
中药药性药味功效
冬瓜皮利尿_消肿
与胆相关之二归经药物统计(只有肝胆二归经)

与胆相关的二归经药,只存在肝胆的搭配。《灵枢.本输》:“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东医宝鉴.内景篇》:“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也就是说,肝经与胆经相合为表里,肝气的盈余之气在胆中汇集并储存为精华。因此,入胆之药,必经过肝。

中药归经药性药味功效
柴胡肝,胆微寒苦,辛疏散_解表_退热_疏肝_解郁_升阳_举陷
地耳草肝,胆甘,苦利湿_退黄_清热_解毒_活血_消肿
夏枯草肝,胆苦,辛清肝_泻火_明目_散结_消肿
龙胆肝,胆清热_燥湿_泻肝火_泻胆火
青蒿肝,胆苦,辛清虚热_除蒸_解暑_截疟
胆矾肝,胆酸,辛,涩催吐_解毒_收湿_祛腐_蚀疮
与心包相关之二归经药物统计(只有心包肝二归经)

入心包经的二归经药,只有心包、肝经二归经。心包经与肝经有从身体构造上有紧密的关系。心包经和肝经同属厥阴经,其中,手厥阴为心包经,足厥阴为肝经。心包经与肝经在手和足上的路线相似,在天池穴相连。肝经起始于大敦,沿着腿内侧向上,从腹股沟处进入体内巡行,从天池穴处破出身体,作为心包经的起点,沿着手臂内侧,抵达中指的中冲穴。因此,有人认为心包经与肝经实际上是同一条经的两个分支。

中药归经药性药味功效
凌霄花心包,肝酸,甘活血_破淤_通月经_凉血_祛风
益母草心包,肝微寒苦,辛活血_调经_利尿_消肿_清热_解毒
茺蔚子心包,肝微寒苦,辛活血_调月经_清肝_明目
蒲黄心包,肝止血_化瘀_利尿_通淋
钩藤心包,肝清热_平肝_息风_止痉_定惊
与小肠相关之二归经药物统计(只有心包肝二归经)
中药归经药性药味功效
瞿麦心,小肠利尿_通淋_活血_破血_通月经
冬瓜皮脾,小肠利尿_消肿
海金沙小肠,膀胱甘,咸利尿_通淋_止痛
轻粉大肠,小肠杀虫_攻毒_敛疮_祛痰_消积_逐水_通便
二归经药物的一般性统计

只有肝、肺、胃、肾、膀胱、心、大肠共 7 经存在单归经药物。这就是说,脾、胆、心包、小肠、三焦这 5 经的用药,都会归入其他 7 经,与其他经络协同发挥作用。**归入脾、胆、心包、小肠之药,最少有 2 个归经;归入三焦经之药,最少有 3 个归经。

之前详细列出了无单归经药物的经络的二归经药。但是,十二经络的二归经组合有 66 种,下面给出每种组合下,各自有多少种药。下面表格的行列都是十二经络,表格内容沿着表格对角线对称。对角线上是单归经的药的味数,非对角线上是对应的二归经药的味数。

经络膀胱大肠心包小肠三焦
35 \color{fuchsia}{35} 351515340239196500
15 17 \color{fuchsia}{17} 17215686110000
1521 5 \color{fuchsia}{5} 540712180000
3454 5 \color{fuchsia}{5} 551240000
膀胱0605 3 \color{fuchsia}{3} 30000010
238710 3 \color{fuchsia}{3} 3050010
大肠9612200 2 \color{fuchsia}{2} 200010
1911184050 0 \color{fuchsia}{0} 00010
60000000 0 \color{fuchsia}{0} 0000
心包500000000 0 \color{fuchsia}{0} 000
小肠0000111100 0 \color{fuchsia}{0} 00
三焦00000000000 0 \color{fuchsia}{0} 0

药物归经的一般性统计

这里将统计药物归经的味数。统计的规则是,只要某味药可以入某一经,就对这一归经的药的味数加一。在上述数据库药库中的 512 味药中,各个归经的药物味数如下:

-- 查询十二经络的归经味数
SELECT'肝'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肝',`归经`)
UNION
SELECT'肺'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肺',`归经`)
UNION
SELECT'心'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心',`归经`)
UNION
SELECT'肾'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肾',`归经`)
UNION
SELECT'胆'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胆',`归经`)
UNION
SELECT'胃'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胃',`归经`)
UNION
SELECT'脾'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脾',`归经`)
UNION
SELECT'膀胱'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膀胱',`归经`)
UNION
SELECT'小肠'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小肠',`归经`)
UNION
SELECT'大肠'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大肠',`归经`)
UNION
SELECT'三焦'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三焦',`归经`)
UNION
SELECT'心包' AS `归经`, COUNT(*) AS `味数` FROM `药库` WHERE FIND_IN_SET('心包',`归经`)
ORDER BY `味数` DESC;
-- end
归经大肠膀胱小肠心包三焦
味数2701841631471371118740252474

药方分析的量化方式

这一部分以《伤寒论》里的【茵陈蒿汤】作为后面分析方式的例子。之所以选用茵陈蒿汤为例,是因为它是著名经方,用药的味数少,归经丰富,效果简单显著。以其为例,文章的篇幅既不会太长,又不失一般性。

  • 【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 30g,栀子 5g,大黄 10g。
药名用量归经功效功效动词功效名词
茵陈30g肝,胆,胃,脾清湿_清热_利湿_利胆_退黄清_清_利_利_退湿_热_湿_胆_黄
生栀子5g心,肺,三焦泻火_利湿_凉血_解毒_止血泻_利_凉_解_止火_湿_血_毒_血
大黄10g心包,肝,胃,脾,大肠泻下_攻积_清热_泻火_凉血_解毒_逐淤_通经_利湿_退黄泻_攻_清_泻_凉_解_逐_通_利_退下_积_热_火_血_毒_淤_经_湿_黄

药方归经的拆分

如果用 D j γ D^{\gamma}_{j} Djγ 表示药方中第 j j j 味药的第 γ \gamma γ 归经上的分解,用 Q j Q^{j} Qj 表示第 j j j 味药的用量,用 P γ P^{\gamma} Pγ 表示整个药方的第 γ \gamma γ 归经的药量,那么
P γ = D j γ Q j = ∑ j ∈ 药 方 D j γ × Q j , s p a c e γ ∈ 归 经 P^{\gamma} = D^{\gamma}_{j} Q^{j} = \sum_{j \in 药方}D^{\gamma}_{j} \times Q^{j}, \phantom{space} \gamma \in 归经 Pγ=DjγQj=jDjγ×Qj,spaceγ
其中, j j j 表示药方中的第 j j j 味药, γ \gamma γ 表示经络中的第 γ \gamma γ 归经。这里做一些说明:

  1. 求和符号沿用爱因斯坦求和规则,即上下重复指标表示求和。
  2. 指标中的拉丁字母表示药,希腊字母表示归经。
  3. 【假设 1】多归经药物平均分配各条归经的比例。

以【茵陈蒿汤】为例,说明上面的药方归经拆分。根据【假设 1】茵陈是多归经药物,平均分配到肝、胆、胃、脾,每条归经各 1 4 \frac{1}{4} 41,生栀子和大黄也做类似处理。因此,药方的归经分解矩阵 D D D 和药材用量 Q Q Q 分别为
D = ( D 茵 陈 肝 D 生 栀 子 肝 D 大 黄 肝 D 茵 陈 肺 D 生 栀 子 肺 D 大 黄 肺 D 茵 陈 胃 D 生 栀 子 胃 D 大 黄 胃 D 茵 陈 脾 D 生 栀 子 脾 D 大 黄 脾 D 茵 陈 肾 D 生 栀 子 肾 D 大 黄 肾 D 茵 陈 心 D 生 栀 子 心 D 大 黄 心 D 茵 陈 大 肠 D 生 栀 子 大 肠 D 大 黄 大 肠 D 茵 陈 膀 胱 D 生 栀 子 膀 胱 D 大 黄 膀 胱 D 茵 陈 胆 D 生 栀 子 胆 D 大 黄 胆 D 茵 陈 小 肠 D 生 栀 子 小 肠 D 大 黄 小 肠 D 茵 陈 心 包 D 生 栀 子 心 包 D 大 黄 心 包 D 茵 陈 三 焦 D 生 栀 子 三 焦 D 大 黄 三 焦 ) = ( 1 4 0 1 5 0 1 3 0 1 4 0 1 5 1 4 0 1 5 0 0 0 0 1 3 0 0 0 1 5 0 0 0 1 4 0 0 0 0 0 0 0 1 5 0 1 3 0 ) , s p a c e Q = ( Q 茵 陈 Q 生 栀 子 Q 大 黄 ) = ( 30 g 5 g 10 g ) . \begin{array}{l} D = \begin{pmatrix} \small {D^{\tiny 肝}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肝}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肝}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肺}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肺}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肺}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胃}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胃}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胃}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脾}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脾}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脾}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肾}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肾}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肾}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心}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心}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心}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大肠}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大肠}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大肠}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膀胱}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膀胱}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膀胱}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胆}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胆}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胆}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小肠}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小肠}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小肠}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心包}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心包}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心包}_{\tiny 大黄}} \\ \small {D^{\tiny 三焦}_{\tiny 茵陈}} & \small {D^{\tiny 三焦}_{\tiny 生栀子}} & \small {D^{\tiny 三焦}_{\tiny 大黄}} \\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tiny\frac{1}{4}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3} & 0 \\ \tiny\frac{1}{4}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4} & 0 & \tiny\frac{1}{5} \\ 0 & 0 & 0 \\ 0 & \tiny\frac{1}{3} & 0 \\ 0 & 0 & \tiny\frac{1}{5} \\ 0 & 0 & 0 \\ \tiny\frac{1}{4} & 0 & 0 \\ 0 & 0 & 0 \\ 0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3} & 0 \end{pmatrix}, \phantom{space} Q = \begin{pmatrix} \small{Q^{\tiny 茵陈}} \\ \small{Q^{\tiny 生栀子}} \\ \small{Q^{\tiny 大黄}} \\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30g \\ 5g \\ 10g \\ \end{pmatrix}. \end{array}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410414100004100003100031000003151051510051000510,spaceQ=QQQ=30g5g10g.
茵陈蒿汤药量的归经分解 P P P
P 肝 = ∑ j ∈ 茵 陈 蒿 汤 D j 肝 × Q j = D 茵 陈 肝 × Q 茵 陈 + D 生 栀 子 肝 × Q 生 栀 子 + D 大 黄 肝 × Q 大 黄 = 1 4 × 30 g + 0 × 5 g + 1 5 × 10 g = 9.5 g , \begin{array}{lll} P^{\tiny 肝} = \sum_{j \in 茵陈蒿汤} D^{\tiny 肝}_{\tiny j} \times Q^{\tiny j} & = D^{\tiny 肝}_{\tiny 茵陈} \times Q^{\tiny 茵陈} + D^{\tiny 肝}_{\tiny 生栀子} \times Q^{\tiny 生栀子} + D^{\tiny 肝}_{\tiny 大黄} \times Q^{\tiny 大黄} \\ & = \small{\frac{1}{4}} \times 30g + 0 \times 5g + \small{\frac{1}{5}} \times 10g = 9.5g, \end{array} P=jDj×Qj=D×Q+D×Q+D×Q=41×30g+0×5g+51×10g=9.5g,
茵陈蒿汤中各经用量分别为
P = ( P 肝 P 肺 P 胃 P 脾 P 肾 P 心 P 大 肠 P 膀 胱 P 胆 P 小 肠 P 心 包 P 三 焦 ) = D Q = ( 1 4 0 1 5 0 1 3 0 1 4 0 1 5 1 4 0 1 5 0 0 0 0 1 3 0 0 0 1 5 0 0 0 1 4 0 0 0 0 0 0 0 1 5 0 1 3 0 ) ( 30 g 5 g 10 g ) = ( 9.50 g 1.67 g 9.50 g 9.50 g 0.00 g 1.67 g 2.00 g 0.00 g 7.50 g 0.00 g 2.00 g 1.67 g ) . \begin{array}{l} P = \begin{pmatrix} \small{P^{\tiny 肝}} \\ \small{P^{\tiny 肺}} \\ \small{P^{\tiny 胃}} \\ \small{P^{\tiny 脾}} \\ \small{P^{\tiny 肾}} \\ \small{P^{\tiny 心}} \\ \small{P^{\tiny 大肠}} \\ \small{P^{\tiny 膀胱}} \\ \small{P^{\tiny 胆}} \\ \small{P^{\tiny 小肠}} \\ \small{P^{\tiny 心包}} \\ \small{P^{\tiny 三焦}} \\ \end{pmatrix} = D Q =\begin{pmatrix} \tiny\frac{1}{4}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3} & 0 \\ \tiny\frac{1}{4}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4} & 0 & \tiny\frac{1}{5} \\ 0 & 0 & 0 \\ 0 & \tiny\frac{1}{3} & 0 \\ 0 & 0 & \tiny\frac{1}{5} \\ 0 & 0 & 0 \\ \tiny\frac{1}{4} & 0 & 0 \\ 0 & 0 & 0 \\ 0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3} & 0 \end{pmatrix} \begin{pmatrix} 30g \\ 5g \\ 10g \\ \end{pmatrix} =\begin{pmatrix} 9.50g \\ 1.67g \\ 9.50g \\ 9.50g \\ 0.00g \\ 1.67g \\ 2.00g \\ 0.00g \\ 7.50g \\ 0.00g \\ 2.00g \\ 1.67g \\ \end{pmatrix}. \end{array} P=PPPPPPPPPPPP=DQ=41041410000410000310003100000315105151005100051030g5g10g=9.50g1.67g9.50g9.50g0.00g1.67g2.00g0.00g7.50g0.00g2.00g1.67g.

P P P 中可以看出,药量主要集中于肝胆和脾胃。

药方功效的拆分

如果用 E j γ E^{\gamma}_{j} Ejγ 表示药方中第 j j j 味药在药方中的第 γ \gamma γ 个功效的分解,用 Q j Q^{j} Qj 表示第 j j j 味药的用量,用 S γ S^{\gamma} Sγ 表示整个药方的第 γ \gamma γ 功效的药量,那么
S γ = S j γ Q j = ∑ j ∈ 药 方 的 功 效 E j γ × Q j , s p a c e γ ∈ 功 效 S^{\gamma} = S^{\gamma}_{j} Q^{j} = \sum_{j \in 药方的功效} E^{\gamma}_{j} \times Q^{j}, \phantom{space} \gamma \in 功效 Sγ=SjγQj=jEjγ×Qj,spaceγ
其中, j j j 表示药方中的第 j j j 味药, γ \gamma γ 表示药方功效中的第 γ \gamma γ 个功效。这里做一些说明:

  1. 求和符号沿用爱因斯坦求和规则,即上下重复指标表示求和。
  2. 指标中的拉丁字母表示药,希腊字母表示功效。
  3. 【假设 2】多功效药物平均分配其功效分解。
  4. 【假设 3】药方的功效是其中每一味药功效的并集。

以【茵陈蒿汤】为例,说明上面的药方功效拆分。根据【假设 3】,茵陈蒿汤的功效应该是茵陈的功效、生栀子的功效,大黄的功效的并集,即
茵 陈 蒿 汤 的 功 效 = 茵 陈 的 功 效 ∪ 生 栀 子 ∪ 大 黄 的 功 效 = { 清 湿 , 清 热 , 利 湿 , 利 胆 , 退 黄 } ∪ { 泻 火 , 利 湿 , 凉 血 , 解 毒 , 止 血 } s p a c e ∪ { 泻 下 , 攻 积 , 清 热 , 泻 火 , 凉 血 , 解 毒 , 逐 淤 , 通 经 , 利 湿 , 退 黄 } = { 清 湿 , 清 热 , 利 湿 , 利 胆 , 退 黄 , 泻 火 , 凉 血 , 解 毒 , 止 血 , 泻 下 , 攻 积 , 逐 淤 , 通 经 } \begin{array}{l} 茵陈蒿汤的功效 = 茵陈的功效 \cup 生栀子 \cup 大黄的功效 \\ = \left\{ 清湿, 清热, 利湿, 利胆, 退黄 \right\} \cup \left\{ 泻火, 利湿, 凉血, 解毒, 止血 \right\} \\ \phantom{space} \cup \left\{ 泻下, 攻积, 清热, 泻火, 凉血, 解毒, 逐淤, 通经, 利湿, 退黄 \right\} \\ =\left\{ 清湿, 清热, 利湿, 利胆, 退黄, 泻火, 凉血, 解毒, 止血, 泻下, 攻积, 逐淤, 通经 \right\} \end{array} =={湿,,湿,,退}{,湿,,,}space{,,,,,,,,湿,退}={湿,,湿,,退,,,,,,,,}
根据【假设 2】茵陈是多功效药物,平均分配到清湿、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的功效上,每项功效各 1 5 \frac{1}{5} 51,生栀子和大黄也做类似处理。
E = ( E 茵 陈 清 湿 E 生 栀 子 清 湿 E 大 黄 清 湿 E 茵 陈 清 热 E 生 栀 子 清 热 E 大 黄 清 热 E 茵 陈 利 湿 E 生 栀 子 利 湿 E 大 黄 利 湿 E 茵 陈 利 胆 E 生 栀 子 利 胆 E 大 黄 利 胆 E 茵 陈 退 黄 E 生 栀 子 退 黄 E 大 黄 退 黄 E 茵 陈 泻 火 E 生 栀 子 泻 火 E 大 黄 泻 火 E 茵 陈 凉 血 E 生 栀 子 凉 血 E 大 黄 凉 血 E 茵 陈 解 毒 E 生 栀 子 解 毒 E 大 黄 解 毒 E 茵 陈 止 血 E 生 栀 子 止 血 E 大 黄 止 血 E 茵 陈 泻 下 E 生 栀 子 泻 下 E 大 黄 泻 下 E 茵 陈 攻 积 E 生 栀 子 攻 积 E 大 黄 攻 积 E 茵 陈 逐 淤 E 生 栀 子 逐 淤 E 大 黄 逐 淤 E 茵 陈 通 经 E 生 栀 子 通 经 E 大 黄 通 经 ) = ( 1 5 0 0 1 5 0 1 10 1 5 1 5 1 10 1 5 0 0 1 5 0 1 10 0 1 5 1 10 0 1 5 1 10 0 1 5 1 10 0 1 5 0 0 0 1 10 0 0 1 10 0 0 1 10 0 0 1 10 ) , s p a c e Q = ( Q 茵 陈 Q 生 栀 子 Q 大 黄 ) = ( 30 g 5 g 10 g ) . \begin{array}{l} E = \begin{pmatrix} \small {E^{\tiny 清湿}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清湿}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清湿}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清热}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清热}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清热}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利湿}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利湿}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利湿}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利胆}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利胆}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利胆}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退黄}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退黄}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退黄}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泻火}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泻火}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泻火}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凉血}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凉血}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凉血}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解毒}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解毒}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解毒}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止血}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止血}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止血}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泻下}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泻下}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泻下}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攻积}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攻积}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攻积}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逐淤}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逐淤}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逐淤}_{\tiny 大黄}} \\ \small {E^{\tiny 通经}_{\tiny 茵陈}} & \small {E^{\tiny 通经}_{\tiny 生栀子}} & \small {E^{\tiny 通经}_{\tiny 大黄}} \\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tiny\frac{1}{5} & 0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10} \\ \tiny\frac{1}{5}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tiny\frac{1}{5} & 0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0 \\ 0 & 0 & \tiny\frac{1}{10} \\ 0 & 0 & \tiny\frac{1}{10} \\ 0 & 0 & \tiny\frac{1}{10} \\ 0 & 0 & \tiny\frac{1}{10} \\ \end{pmatrix}, \phantom{space} Q = \begin{pmatrix} \small{Q^{\tiny 茵陈}} \\ \small{Q^{\tiny 生栀子}} \\ \small{Q^{\tiny 大黄}} \\ \end{pmatrix} = \begin{pmatrix} 30g \\ 5g \\ 10g \\ \end{pmatrix}. \end{array} E=E湿EE湿EE退EEEEEEEEE湿EE湿EE退EEEEEEEEE湿EE湿EE退EEEEEEEE=515151515100000000005100515151510000010110101011011011010101101101101,spaceQ=QQQ=30g5g10g.
茵陈蒿汤药量的功效分解 S S S
S 清 湿 = ∑ j ∈ 茵 陈 蒿 汤 E j 清 湿 × Q j = E 茵 陈 清 湿 × Q 茵 陈 + E 生 栀 子 清 湿 × Q 生 栀 子 + E 大 黄 清 湿 × Q 大 黄 = 1 3 × 30 g + 0 × 5 g + 0 × 10 g = 6 g , \begin{array}{lll} S^{\tiny 清湿} = \sum_{j \in 茵陈蒿汤} E^{\tiny 清湿}_{\tiny j} \times Q^{\tiny j} & = E^{\tiny 清湿}_{\tiny 茵陈} \times Q^{\tiny 茵陈} + E^{\tiny 清湿}_{\tiny 生栀子} \times Q^{\tiny 生栀子} + E^{\tiny 清湿}_{\tiny 大黄} \times Q^{\tiny 大黄} \\ & = \small{\frac{1}{3}} \times 30g + 0 \times 5g + 0 \times 10g = 6g, \end{array} S湿=jEj湿×Qj=E湿×Q+E湿×Q+E湿×Q=31×30g+0×5g+0×10g=6g,
茵陈蒿汤中各经用量分别为
S = ( S 清 湿 S 清 热 S 利 湿 S 利 胆 S 退 黄 S 泻 火 S 凉 血 S 解 毒 S 止 血 S 泻 下 S 攻 积 S 逐 淤 S 通 经 ) = E Q = ( 1 5 0 0 1 5 0 1 10 1 5 1 5 1 10 1 5 0 0 1 5 0 1 10 0 1 5 1 10 0 1 5 1 10 0 1 5 1 10 0 1 5 0 0 0 1 10 0 0 1 10 0 0 1 10 0 0 1 10 ) ( 30 g 5 g 10 g ) = ( 6 g 7 g 8 g 6 g 7 g 2 g 2 g 2 g 1 g 1 g 1 g 1 g 1 g ) . \begin{array}{l} S = \begin{pmatrix} \small{S^{\tiny 清湿}} \\ \small{S^{\tiny 清热}} \\ \small{S^{\tiny 利湿}} \\ \small{S^{\tiny 利胆}} \\ \small{S^{\tiny 退黄}} \\ \small{S^{\tiny 泻火}} \\ \small{S^{\tiny 凉血}} \\ \small{S^{\tiny 解毒}} \\ \small{S^{\tiny 止血}} \\ \small{S^{\tiny 泻下}} \\ \small{S^{\tiny 攻积}} \\ \small{S^{\tiny 逐淤}} \\ \small{S^{\tiny 通经}} \\ \end{pmatrix} = E Q =\begin{pmatrix} \tiny\frac{1}{5} & 0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10} \\ \tiny\frac{1}{5}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tiny\frac{1}{5} & 0 & 0 \\ \tiny\frac{1}{5} & 0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tiny\frac{1}{10} \\ 0 & \tiny\frac{1}{5} & 0 \\ 0 & 0 & \tiny\frac{1}{10} \\ 0 & 0 & \tiny\frac{1}{10} \\ 0 & 0 & \tiny\frac{1}{10} \\ 0 & 0 & \tiny\frac{1}{10} \\ \end{pmatrix} \begin{pmatrix} 30g \\ 5g \\ 10g \\ \end{pmatrix} =\begin{pmatrix} 6g \\ 7g \\ 8g \\ 6g \\ 7g \\ 2g \\ 2g \\ 2g \\ 1g \\ 1g \\ 1g \\ 1g \\ 1g \\ \end{pmatrix}. \end{array} S=S湿SS湿SS退SSSSSSSS=EQ=51515151510000000000510051515151000001011010101101101101010110110110130g5g10g=6g7g8g6g7g2g2g2g1g1g1g1g1g.
如果将类似的效果合并
S 去 湿 = S 清 湿 + S 利 湿 + 1 2 × S 泻 下 = 6 g + 8 g + 1 2 × 1 g = 14.5 g S 利 胆 退 黄 = S 利 胆 + S 退 黄 = 6 g + 7 g = 13 g S 去 火 = S 清 热 + S 泻 火 + 1 2 × S 泻 下 = 7 g + 2 g + 1 2 × 1 g = 9.5 g \begin{array}{l} S^{\tiny 去湿} = S^{\tiny 清湿} + S^{\tiny 利湿} + \frac{1}{2} \times S^{\tiny 泻下} = 6g + 8g + \frac{1}{2} \times 1g = 14.5g \\ \\ S^{\tiny 利胆退黄} = S^{\tiny 利胆} + S^{\tiny 退黄} = 6g + 7g = 13g \\ \\ S^{\tiny 去火} = S^{\tiny 清热} + S^{\tiny 泻火} + \frac{1}{2} \times S^{\tiny 泻下} = 7g + 2g + \frac{1}{2} \times 1g = 9.5g \\ \end{array} S湿=S湿+S湿+21×S=6g+8g+21×1g=14.5gS退=S+S退=6g+7g=13gS=S+S+21×S=7g+2g+21×1g=9.5g
从中可以看出,茵陈蒿汤中去湿药量 14.5 g 14.5g 14.5g,利胆退黄药量 13 g 13g 13g,去火药量 9.5 g 9.5g 9.5g。其他功效药量综合为 8 g 8g 8g 均不及以上三项功效,忽略不计。结合上一节的归经分解,茵陈蒿汤的主要功能是清肝热、去脾湿,以达利胆退黄之效。

关于【假设 1】和【假设 2】的讨论

本节重点讨论【假设 1】和【假设 2】的局限性。上两节的药方量化中,曾经用到了两个假设,在此重新列出

  1. 【假设 1】多归经药物平均分配各条归经的比例。(归经平均分配假设)
  2. 【假设 2】多功效药物平均分配其功效分解。(功效平均分配假设)

当一种药物存在多条归经时,可能归经分配并不均匀,有些药存在主归经。例如,浙贝母归肺、心二经,但主要入肺经。此外,即便单一用药归经均匀,但是若搭配引经之药,也会打破归经的分配比例。例如,黄芩入肺、胆、脾、大肠、小肠经,白芷可引药入肺,增强黄芩入肺的比例,因此治疗鼻炎的时候,经常会有黄芩与白芷的配伍。所以,【假设 1】有自身的局限性,不过作为药方归经分配的初级估计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的。与此类似,多功效药物的功效分配也并不均匀。而且,同一种药物不同位置的功效侧重也不同。例如,紫苏叶擅长发散风寒,但是紫苏梗长于理气止呕。炮制方法也同样影响功效的分配。又如,防风解表祛风,但是防风炭几乎无解表的效果,多用于止血。再如,生牡蛎平抑肝阳功效更强,煅牡蛎收敛固涩功效更强。所以,【假设 2】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不过,平均分配假设作为功效量化分析的初级近似,仍然可以被接纳。

下回内容预告

下回将对《秘验》、《精选》、《精选(续)》中记录的感冒和皮炎药方,用第一回的方法拆解分析。然后,还将在本回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一套对大部分药方都通用的一般形式。这种形式将方便以后的程序化处理。第三,量化研读《施今墨对药》。药库只是对单味药的研读,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药效,就不得不研究药物配伍,其中对药是最简单的配伍,为以后探索用药轻灵的方法打下必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