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庄子

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谴责是非。

庄子就是主张要“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任性自然,反对任何人为妄作。认为一旦不为物役,超越了死生、世俗、自我的一切羁绊,游心于无穷,人的精神就能象宇宙天地一般自由辽阔。这样的人,就再也不是物的奴隶,物的工具。痛苦就可以得到消弥,心灵就可以得到安顿。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天地的大美,四时的序列,万物的荣枯,那都是由于“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的本根——道——自然的伟力所致,人在宇宙本根面前,只有虔敬才是本分。

顺应人生之势,天地大美是一种无是非、无差异的齐一醇和之美,天地万物的生息消长相嬗替,开始和终结宛若一环,不见其规律,却达一种真正的大和之境~

天地是硕大无朋的大熔炉,而造化则是技艺高超的大匠人,它们陶熔浇铸了宇宙万物,万物的生息繁衍、生死荣枯都是这熔炉和大匠的驱遣,生死存亡浑浑然一体归入大化的熔炉之中。

不必勉强自己所不能,一切得失都是顺应,于是生之欢乐、死之悲哀都会在这大顺应、大过程之中消融——如此,则真正摆脱了人生倒悬之苦矣。

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

——庄子 .渔父

人与自然是相互平等的,彼此之间并无贵贱之分,因此,人类不能主宰自然,只能“顺物自然”。庄子认为,“顺物自然”就是尊重客观自然规律,顺应事物本性。
因此,人类必须“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而“顺物自然”恰恰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必要前提~

无有所将,无有所迎。

——庄子 知北游


我们举心动念、面对着万事万物要“无有所将,无有所迎”,“将”就是送,就是排斥、排遣,打妄想的时候,你不要去管它,不要把它排斥了。“无有所迎”,你也不要被它牵挂着,被它所拴住,不要主观地对待我们的念头,

高明的人他能顺应环境而牢牢地作主,用禅宗的话说“摸着鼻孔,站稳脚跟,随缘不变”,虽随顺外部因缘的变化而一心不动。但现在的人呢?不能随顺外事因缘,而自己的内心又像猫抓一样的,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安。古之人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我们要在“动和静”两个方面都要得心安,我们要在“变与不变”两个方面都要得心安,这是得了定的人,见了道的人才能够有这样的境界。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庄子认为,人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必须突破自身局限,视死生为一途,和宇宙融为一体,才能获得绝对自由。

庄子说,“在上与造物者同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时间的长河里,在浩瀚宇宙中,作为个体的人,在这时空里卑微如尘土。

我们生在世界是孤独的。这孤独是多么强大的存在,它不屑于成为你无病呻吟的措辞,而是你头顶之上笼罩万物的苍穹。

这孤独是上天的赏赐,不会带来什么,貌似也不会带走什么,但却在那惊鸿一瞬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与荒芜。


庄子的“道”是宇宙生命的标记,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在自我超越中所达到的最高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主客、内外合一的,因而才是自由的。

所谓绝对自由,就是与“道”合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这种自由的获得,靠的是生命体验,而不是客观认识。

享受孤独,与造物者同行~

“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庄子


是孤独让一个人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和别人在一起,我们总处于社会状态;只有在孤独中,我们才接近自然状态。

孤独是自己走向自己。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

社交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价值,但孤独却能塑造一个人的内在价值。

超拔的人,以孤独来成就自己,达到生命的饱满。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孤独,那他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孤独是一种最本质最昂贵的自由。因为只有孤独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我。

不能静享孤独的人,就无法拥有自由!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