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写过很多一些如何做出决策的文章,曾经我的知识星球福利课也做过一次人生关键决策(若干年前,已经下架),有时候回望半生的得失,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几次关键决策的把握,可能人生幸福与否,就在那几次关键的决策之中。
当然,所谓决策,也可以称为人生的选择题。
那么我曾经说过一句总结,“证明题是为了能获得更多选择的机会,而选择题是为了能不辜负努力证明的价值。” 我也见过一些优秀的人,我认为证明题是没问题的,自身能力是已经得到充分体现的,但是选择题确实有问题,错失了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机会和空间。(我旧文肯定提及过,但抱歉真的不记得是哪篇了)
最近一个感悟,越来越意识到,其实很多年轻人,根本不会做选择题,根本没有决策能力,先不说能不能做出好的决策,是完全不知道如何去做决策。
这又回到了我们说的教育主题,从小到大父母做主,父母屏蔽了所有可能的干扰和其他所谓“不重要”的事情,孩子一门心思只会读书刷题,到了高考还是父母做主,所谓“一切为了你好”。然后是找工作,父母说,“你应该去做什么什么。” 找对象,父母安排,一切一切,习惯于被安排,习惯于被支配,没有自我主张,没有自我判断,没有自我价值的认定。有些人还觉得这样挺好,人生苦短,何不躺平。
万一父母选错了呢?这又岂止是万一?
而现实往往又经常出现各种突发的意外,或者不如意的情况,怎么办?
有些人往往体现出巨大的无力感,得过且过,把头埋下去装鸵鸟。或者胡乱决策,完全没有策略和计划。
面对一些机会的可能性,有的人就会完全不顾风险的豪赌,有的人就会因为风险恐惧而不敢做任何尝试。这其实都是完全没有决策能力的体现。或者非常依赖他人做决策,比如完全服从于领导,甚至是网上的某个大V,甚至是各种玩套路的“导师”。
不敢做决策,不敢面对风险,不敢承担决策的责任,在职场也很普遍。总要坐等别人安排,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种也只能一直挣扎在底层。
有的读者一些关键决策也会跑到我的知识星球来提问,其实获得一些建议也不是不可以,至少把问题和背景描述清楚吧,几行简单的文字就让别人给自己做判断,背景信息一片空白,这不是拿自己的前程当儿戏么。这种就是太想要标准答案了。->只会标准答案,是不可救药的愚蠢
作为家长,别再耽误下一代了,让孩子早点有自我决策意识,敢承担决策风险,理解决策的责任,寻找个人发展目标。别再用“一切为了孩子好”来扼杀年轻人的未来。
作为年轻人,早点醒过来,早点“正向逆反”,(为了摆脱父母影响,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读书和工作,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权),早点学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只会做题的人生,是没什么幸福可言的。你不能一辈子做个听话的乖宝宝。
下面给一个关键决策的案例吧,那啥,很多人知道我在卖房对吧,这不还没卖出去。
买房和卖房都是关键决策,毕竟金额较大,对人生的财富积累来说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意义的。那么这肯定是个博弈,买方希望价格低,卖方希望价格高,市场行情好的时候,买方多,卖房惜售,这个稀缺方是卖房,记得我说的么,稀缺方掌握定价权。那么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买方心理价位下调,卖房挂牌量大,这个形势就逆转了。
所以如何提升成交几率呢,这不我给自己发个广告,希望更多人看到房源,希望买方没那么稀缺,当然,也要兼顾事实,我没那么大魅力,大概率有兴趣的潜在买家也不会太多。
不过这次我说个一口价吧,朝阳区高碑店北路房源,近期周边均价6.2万,我坦白,楼层较低,朝向也不是很好,附近没有好学校,装修也基本上等于没有,所以价格会低于周边均价,我这次一口价,5万一平,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房,也可以看看周边你能不能找到5万一平的三居室。缺点上面说了,说说优点,小区外立面看上去比较高档,在附近几个小区里是最漂亮的建筑,可以去实地验证。所在位置不临街,基本没有交通噪音。地铁青年路站在北边1公里多,地铁四惠东站在南边1公里多,步行可达。不过正在建设的地铁甘露园站离小区不到400米,可以实地验证。周围商业设施很丰富,大悦城,易初莲花都可以步行往返。
还有,完全一手房,我2002年买的期房,2004年小区建成入住,后来我离开北京后我父母一直住在那里,直到去年他们回到天津,房子才空出来。
当然,你说后续房价会涨会跌,我只能说一切皆概率,我无法预测,这方面我一向不擅长,2016年我卖厦门房产,卖掉后一年时间厦门房价涨了一倍,充分证明了我在房价预测上是缺乏判断能力的。
那么,自己斟酌。👇扫码查看房源信息
这个房源链接是我爱我家的,其实链家也有这个房源,也有钥匙,两家中介都有钥匙,我爱我家的佣金据说略低一些,自行斟酌。
btw,房子只有一套,所以也只能卖给一个人,如果你觉得,这个价格太贵了,还应该打对折,对对对,你说的都对,你去找愿意卖给你的人就行,或者继续等到那一天的到来,我只能祝你好运,但我不需要每个人都觉得值。此外,如果你没有买的意愿,说这个房子太便宜了或者什么的,没有意义,这种便宜话也一并谢绝。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查阅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