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这是科幻电影《星球大战》 Star Wars里的名言,英国保守党曾借用这句名言的谐音May the fourth be with you!祝贺撒切尔夫人于1979年5月4日当选为总统,后来卢卡斯影业把5月4日定为“星球大战日”。今天来和大家聊聊笔者喜欢的科幻小说。
1 什么是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一种关于科学未来和科学家未来的小说。著名科幻小说家Isaac Asimov所著的严肃的科幻小说,其中对未来科学的有关描写是在当今现实科学的基础上推想出来的。科幻小说里包含了大胆的推想和幻想,启迪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科幻小说讴歌正义,谴责邪恶,或反思人的本性,探索科学对社会、人性和伦理道德的影响。科幻小说反映科学发展给人类造成的灾难,这实际上是对科学的局限性和技术的负面效应提出警示,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明了人类即将面临的选择。科幻小说渲染所谓世界的末日、人类的末日,其作用是消极的,是违背科学精神的。青年鲁迅在译完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之后顿悟:“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
2 我国科幻小说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科幻小说吧,新中国第一篇人物、情节俱全的科幻小说,是郑文光著的《从地球到火星》,讲的是三个中国少年渴望宇航探险,偷开出一只飞船前往火星的故事。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郑文光还写过《飞向人马座岸》,讲述未来战争中,人类要争夺太空,主人公邵子安在结束一场战争后立即投入装备仪器,最后又率队赶去人马星救援被困人员,留给心上人的只能是简短的几句话,表现了一种崇高的爱情奉献。王晋康写过《生命之歌》,描绘了替天行道,充满了现实主义、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星河写过《决斗在网络》,充满了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节。刘慈欣写过《球状闪电》,还写过《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一部堪称史诗级的巨作,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刘在作品中讲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涉及到人类历史、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宗教,从科幻的角度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探讨,格局宏大,立意高远。当然这部小说里也有一些问题,笔者不做详细阐述了。
3 美国科幻小说
Isaac Asimov 艾萨克·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他的科普著作深入浅出,科幻小说作品中,以《基地组织》最为人称道,堪称“科幻圣经”。他还写过《我,机器人》阐述了著名的机器人法则,
· 第一法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
· 第二法则
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 第三法则
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机器人有456个活动零件,3pounds 电脑处理电路系统,2台微型氮冷却槽,1英里的铝制线路系统。
被称为达尔文和柏拉图的结合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Wells)写过《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和《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 他在肯定科学技术发明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利用科学幻想的形式暴露社会矛盾,谴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种种黑暗与丑恶现象,抨击战争的残酷。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形成威尔斯科幻作品的社会伦理意义,而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则是其科学观的出发点。在威尔斯的科幻作品中,反映了他对人类未来和科学未来的关注和担忧,有着很深刻的“警示”灾难的意义。
丹尼尔·凯斯写的《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用深刻和细腻的笔调讲述了通过脑部手术提升IQ的弱智者查理·高登的戏剧性故事,充满痛苦和温暖,让人微笑和伤感。
4 好莱坞科幻电影
再来聊聊有趣的好莱坞科幻电影,大家耳熟能详的片子有《星球大战》,《黑客帝国》,《外星人》,《人工智能》,《蝴蝶效应》(The butterfly effect),美剧《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经常用星球大战里的元素来表明主人公的极客(Geek)特质或者说是“宅”元素。
5 日本科幻动画片
谈到科幻,一定不能忘了日本的动画片,最著名的有描述毁灭题材的《青之六号》,充满了科幻机械设定和动感强烈的战斗场景,而宫崎骏的《风之谷》讲述了毁灭后的地球生态。讲述星际漂流与战争的田中方树的《银河英雄传说》场面宏大,旁白非常有哲理。
来吧,让我们在科幻文学中大胆想象,启迪思维,承认科学的局限性和技术的负面性,也反思人性伦理道德,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