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浅谈黑洞I)

     时间有初始吗?时间有结束吗?科学家们认为,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是时间的起点。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必然属性,爆炸的那一瞬间物质产生了,从而时间和空间也就跟着出现了。那么现在回到一个问题,时间的终点在哪呢?——黑洞,The time is over。
    相信大家对黑洞这种特殊天体,有着异乎寻常的好奇心,但是直到现在,关于黑洞的许多秘密我们仍旧弄明白,这属于科学比较前沿的内容。好奇心产生兴趣爱好,兴趣爱好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力,从哥白尼到现在才差不多过了500年,我们的科学发展非常迅速,相信在不久的将在,我们将会揭开关于黑洞的秘密。我对黑洞开始感兴趣的时候大概是在初三,到高一的时候我对黑洞有关知识的渴望程度已是非常强烈,我看过许多关于黑洞的视频。后来我买了北大师范赵峥教授的两本书,分别是《探求宇宙的秘密:从哥白尼到爱因斯坦&《物含妙理总堪寻:从爱因斯坦到霍金,从中收获到的知识很多,但是比不上专业研究人士的一根毛。写这篇文章只为了表达我对黑洞秘密的狂热追求,希望能对大家有点利用价值。
    黑洞的最早预言者,是法国天体物理学家拉普拉斯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监米歇尔,他们几乎是同时预言了这种天体(当时称为暗星)。拉普拉斯在他的书中曾写道:“天空中存在着黑暗的天体,像恒心那样大,或者像许多恒心那样多。一个具有与地球同样密度,而直径为太阳250倍的明亮星体,它发射的光被它自身的引力拉住,而不能被我们接收。正是由于这个道理,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很可能却是看不见的”。奥本海默是原子弹设计师,在接收到搞原子弹计划之前的时候,他正在研究中子星结构的时候再次用广义相对论预言了暗星,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许多人都觉得他在胡说。
    那么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像太阳这样的主序星,内部不断地进行着热核反应,不断地放出能力。但是它们的燃料(氢)总会有烧完的时候,中心的氢烧完烧外层的氢,这个时候恒星就会慢慢的膨胀,形成红巨星。太阳形成红巨星的时候会将扩展到把水星金星吞到它肚子里,地球也会被吞进去,一直伸展到火星轨道,形成一个大红巨星。这种红巨星中心会缩成白矮星,然后再冷却成黑矮星。大一点的恒星(质量超过太阳10倍),会演化成超红巨星,然后超新星爆炸,形成中子星、黑洞或者全部炸光。我们的太阳最后的结局是白矮星而不会是中子星、黑洞,因为它的质量不够大。
    现在继续谈白矮星,白矮星主要由C和少量的O组成,它的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吨左右,这么大的密度它是怎么维持住自身不塌下去的呢?电磁力抵抗不住万有引力,会把原子的电子壳层压碎,形成原子核的框架在电子中漂游的状态,这时候电子非常靠近,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排斥力开始起作用,支撑住它不往下踏。印度著名科学家钱德拉塞卡计算出,白矮星有一个质量上限(1.4个太阳质量),如果超过这个上限,电子间的泡利斥力会顶不住万有引力,白矮星会继续往下面踏。当时钱德拉塞卡想去英国学习天体物理,在去英国的路上计算出来的,到英国后他去向爱丁顿请教,遭到爱丁顿的反对。后来钱德拉塞卡去找泡利,泡利表示支持这个观点,说:“不不不,你这个结论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可能不符合爱丁顿不相容原理”。其实爱丁顿当时已经将钱德拉塞卡的观点告诉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也表示同意,知识爱丁顿羡慕嫉妒恨而已。当然不能因为这样就否定爱丁顿,伟人不见得都不犯错。扯远了,我们回到白矮星,如果白矮星超过了钱德拉塞卡极限,会继续踏下去,这个时候电子会被压进核里面去,跟原子核里的质子“中和”,形成一个以中子为主体的中子星。中子星是依靠中子间的泡利斥力支撑的,但也是有极限的,如果超过这个极限,中子星就会再往下踏最后形成黑洞。黑洞的形成并不只有一种途径。
     黑洞的引力大得无法想象,连光线都被它拉住,因而无法被人直接观测,要通过它对周边物体的影响来间接推断。但是霍金不大同意这个说法,霍金认为黑洞并不是真的那么“黑”,他指出
黑洞周边存在辐射,放射性物质来源是一种实粒子,这些粒子在太空中成对产生,不遵从通常的物理定律。黑洞产生的同时,实粒子就会相应成对出现。其中一个实粒子会被吸进黑洞中,另一个则会逃逸,一束逃逸的实粒子看起来就像光子一样。对观察者而言,看到逃逸的实粒子就感觉是看到来自黑洞中的射线一样。黑洞有一个奇面,也叫视界,这是一个奇异的表面,黑洞中的半径r变成了时间,而时间是有方向的,黑洞内部的方向是朝里的,所以掉到黑洞里的懂物质一刻都不能挺,要一直缩到奇点上去,r = 0(奇点)的地方就是时间终结的地方。奇点处的密度是无穷大的,关于奇点的研究现在都不是很清楚。如果一样东西掉进黑洞的视界,我们从远处看,一开始会觉得这样东西黏在了黑洞的视界上,停止在黑洞上。实际上那样东西会不停的往奇点里面缩,它必须“与时俱进”,它的末日到了,因为奇点的密度是无穷大的,潮汐力会将它拉长撕碎。那为什么我们一开始看它黏在了黑洞上呢?因为黑洞的引力大到无法想象,时空弯曲得很厉害,物质的光子不会一下跑出来,它会慢慢的往外面跑,越跑越稀。我们从远处看,最终这样物体会变红,变暗,最终消失。
    那么东西掉进黑洞里面后会变成什么呢?这个我不知道,许多书中都没有提到,霍金本来认为黑洞不遵守信息守恒,但是后来他有承认了信息守恒,他提出黑洞会产生辐射。也许,掉进去的物质会被密度无限大的奇点压缩,经过各种···最后转化成散发的热能,爱因斯坦、霍金都猜测,黑洞最后可能会消失。爱因斯坦认为黑洞会不断释放能量,当能量释放完了黑洞也就没了,而霍金认为黑洞到最后可能会有一次超级大爆炸,然后黑洞消失。
    对于不旋转的黑洞,东西掉进去就是末日了,而对于旋转的黑洞就未必。旋转的黑洞有
两个视界和两个无限红移面,黑洞中心并不是奇点,而是奇环,靠近旋转黑洞有一个能层,物质进入能层会被拖动,就像嚼了炫迈根本停不下来。在能层上的物质是不可能静止的,会进行拖拽效应,也就是黑洞拖动时空,使周围的时空跟自己旋转。然而最外面有一个外无限红移面,如果穿过这个面还可能逃出去,但是进入外视界(能层)就逃不出去了。旋转的黑洞要比不旋转的黑洞复杂得多,因为进去的物质不会那么容易掉进奇环,奇环像是有一种魔术般的斥力拒绝着物质,但是也不是说绝对掉不进去。
    黑洞是有热辐射的,人们把黑洞热辐射称为霍金辐射,黑洞不断吸收周围的物质和能量,同时不断的向周围发出热辐射,质量越大的黑洞温度越低。小黑洞最后会发生爆炸,这也证实了霍金的观点。霍金那个时代有个关于黑洞信息守恒的疑难,也就是说黑洞的化学构成、原子结构原来是什么状态,都完全不知道,只知道黑洞把物质一直往里面吸。霍金当时与普瑞斯基打了堵,霍金认为黑洞不遵守信息守恒,没有信息从黑洞中溢出,而普瑞斯基持相反意见,后来这个倔强的天才霍金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自己打赌输了。总之,真是的黑洞过程不会保证信息守恒,但是也可能会有信息从黑洞中溢出或者残留到最后,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所以说霍金的打赌还在进行中。
    现在,引力波和黑洞方面的研究,都属于科学的前沿部分,研究还在不断进行,我们的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为什么我开头要扯到哲学,因为我认为哲学与科学有一定的联系,也可以说哲学是科学的前身,因为哲学中让人们不断的思考,强调想象力,而科学上正是需要这种想象力。有许多时候,异想天开并不是坏事,想象总能给我们带来更多不同的想法,这些想法中有许多可能是存在价值,说不定哪个想法以后会是正确的、伟大的,能够启发自己或者别人发现自然科学中的秘密。不要在这方面犯错,麦克斯韦的推电磁方程组的时候不也用错误的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理论,即使是得到错误了理论了,也是一种收获,那毕竟是自己思考的产物,也许能从中获得许多经验和教训。实际上许多伟人也经常犯错,但没有人否认他们的伟大,例如说牛顿的绝对空间,现在许多人认为绝对空间是不存在的,而是相对的。我也觉得我们不能太拘束于“权威”“专业”,有人说科学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人、超越前人理论的过程,这句话并不无道理,前人的理论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例如说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重物与轻物从同一高度掉下,重物会掉得比较快,然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略推翻了它;例如说牛顿,牛顿主张光是微粒,而托马斯·杨的双峰干涉实验证明光是波;例如说托勒密主张地心说,而哥白尼、伽利略根据计算和观测推翻了地心说;而超越前人理论的,例如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之后,证明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关于黑洞的内容我个人只能写这么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若有错误的地方也请多多指出。文章之所以命名为“漫谈黑洞1”,是因为有关黑洞的研究还在进行,黑洞的知识还在继续的挖掘,以后有更多关于黑洞的知识我会继续写文章分享。(打一遍自己也能加深印象)
    中国人并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让我们敢于思考勇于实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一代人也会创造一段辉煌的历史,科学上总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让我们携手共创辉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