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7699)
  • 收藏
  • 关注

转载 7000字详解火爆全网的Claude 模型上下文协议 (MCP)

点击这个图标可以查看当前配置并可供使用的工具。通过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框架,MCP 简化了 AI 应用程序的开发,增强了 AI 的上下文感知能力,并提高了数据交互的安全性。总而言之,MCP 的自描述工具、动态适应性以及对持续双向通信的支持,使其在与外部世界交互方面比传统 API 更加灵活和强大,尤其对于需要丰富上下文信息的 AI 系统而言。

2025-03-20 15:07:37 15

转载 世界经济论坛:《工业制造中的前沿技术:AI智能体的崛起 》研究报告

要制定清晰的战略规划,明确人工智能智能体在企业发展中的定位和目标,确保技术应用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契合。世界经济论坛与波士顿咨询集团联合发布的《工业运营中的前沿技术:人工智能智能体的崛起》报告,为我们揭示了工业运营借助前沿技术重塑格局的新趋势,尤其是人工智能智能体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为工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智能体的潜力,积极应对挑战,合理应用这一前沿技术,实现工业运营的智能化转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推动整个工业领域向更高水平发展。

2025-03-20 15:07:37 28

转载 专家“冷眼”看AI:3年实现AGI?5年能力停滞?

但我也认为,未来我们回顾 2020 年代中期时,很有可能会将其视为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而当我们列举人类最重要的发明时,我们会将“AI”与车轮或印刷机并列。但是,如果你是 1960 年代那种聪明且富有远见的人,看到这种进展速度,你可能会合理地预期,在几年内我们会在月球建立人类基地,会有人在火星上行走,不久之后甚至开始殖民星际。如果你认为你有一个简单任务,未来模型不会轻易解决,我非常乐意与你合写一篇论文,让你列出那组你确信近期内没有模型可以解决而对人类来说却轻而易举的问题,然后我们等上一两年,再看看结果如何。

2025-03-20 15:07:37 14

转载 Nature ,微软量子计算声明仍缺乏证据:物理学家对此表示质疑

Legg 在其 arXiv 报告中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微软的测试取决于输入参数的范围:例如,一个设备在很宽的磁场强度范围内(例如从 1.4 到 3 特斯拉)通过了测试,但当范围缩小到 1.8 到 3 特斯拉时,它就失败了。同时,在今天的演讲中,纳亚克展示了微软量子比特的示意图:它们是微观的 H 形铝线,位于砷化铟之上,砷化铟在超低温下是一种超导体。(微软在首次宣布的同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但该论文描述了一种从未来的拓扑量子比特中读取数据的方法,而不是证明它们的存在1)。他们做得过头了,”他说。

2025-03-19 18:17:20 48

转载 兰德:关于《超级智能战略研究报告》的深度分析,在人工智能竞争中寻求稳定

这种情形下存在着真正的风险:如果双方都将超级智能 AI 视为实现经济和技术主导地位的关键,并且认为如果超级智能 AI 落入对手手中(无论是出于主动的敌对意图,还是对手失去对 AI 的控制),那么双方可能都会面临生存威胁,那么双方越接近实现这一目标,相互敌对和侵略的危险就会越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国可以宣布其打算拒绝某些日益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具体应用——例如干涉其他国家的核指挥和控制——以保证超级智能的潜在影响,尽管期望中国在短期内对美国的意图感到普遍放心是天真的。但 MAD 的运作方式并非如此。

2025-03-19 18:17:20 63

转载 黄仁勋年度演讲来了,Scaling Law失效只是假象,推理需求暴涨100倍,AI模型优化迎来新挑战|GTC 2025

开头讲过,token 可以解释万物,这里就是将感知 token 和文本 token 分别输入到慢思考(System 2)的视觉语言模型和快思考(System 1)的扩散 Transformer 模型里,最终输出行动 token 给机器人,让它有所反应。处理器不同,操作系统也不同,上面的应用程序也不同,你协调的方式也不同,运行它们的方式也不同。“这也是企业未来的运作方式。为了训练 AI,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没有人类参与到训练的循环中”,因为人类在循环中之所以具有根本性的挑战性,也就是寿命时间。

2025-03-19 18:17:20 48

转载 AI Agent 发展史:从 RL 驱动到大模型驱动 |AIR 2025

因此,我们需要解决探索问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安波教授揭示了从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体到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体的演变,分享了团队多项关于 Agent 的工作进展,其中 Q* 算法以多步骤推理作为审慎规划,在学习 Q 值模型的过程中,需要经历离线强化学习以交替更新 Q 值标签并拟合 QVM、使用表现最佳的回滚轨迹的奖励、使用与更强大 LLM 一起完成的轨迹的奖励三个关键步骤。这些解决方案已经生成了,然后它会提出你的解决方案,并且基于这个想法,它会生成那段代码,然后运行代码以评估解决方案,并记录新的节点。

2025-03-19 18:17:20 49

转载 从无序到有序:2025年玻尔兹曼奖得主如何揭示自然界的隐藏scaling law

由此,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形形色色的同步行为背后,极有可能潜藏着共通的物理机理。值得关注的是,模型在强非线性条件下呈现的玻璃态同步、时滞效应引发的行波/驻波态,以及惯性、阻挫、相移和外场等物理效应的引入,均为理解凝聚态物理、激光阵列、集群运动等实际系统提供了理论工具。这一年,美国生物数学家Winfree,根据萤火虫的同步闪烁现象,提出了Winfree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洞见在于:在同步问题中,极限环相互作用的关键自由度是相位,因此通过研究耦合的相位振子模型,就能揭示同步现象的动力学本质。

2025-03-18 16:28:52 49

转载 刚刚,Anthropic发布了MCP的史诗级更新!

简单来说,它改变了 MCP 的数据传输方式,比如说,以前你在跟一个人用MCP的传输人方式打电话需要一直保持在线(SSE需要长连接),新的方式你可以随时发消息等回复(普通的HTTP请求,可以流式传输)。《世界基准联盟(WBA):2025 塑造未来: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影响最大的 2000 家公司研究报告(46 页)》

2025-03-18 16:28:52 52

转载 从o1-mini到DeepSeek-R1,万字长文带你读懂推理模型的历史与技术

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它是这类模型中第一个完全放弃了任何监督训练的模型,表明复杂的推理能力可自然地从使用强化学习的大规模训练中涌现。这样的结果与我们在封闭式推理模型中看到的性能趋势是一致的 ——DeepSeek-R1-Zero 在强化学习训练后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并且可以通过并行解码策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此外,即使是最小的蒸馏模型也比未针对推理进行优化的标准封闭式 LLM 表现更好(例如 GPT-4o),而 320 亿和 700 亿参数的蒸馏模型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中的性能都超过了 o1-mini。

2025-03-18 16:28:52 52

转载 谷歌团队再次证明Scaling Law的准确性,即使总通信量减少99%,仍能超越数据并行训练

对于研究中的每个实验,在不同带宽和不同延迟的网络下,研究人员都能实现理想的端到端 wall-clock 训练时间。研究人员发现,M=1 的 DiLoCo 在所有模型尺度上都能实现较低的评估损失,并且能对更大的 batch 产生更好的鲁棒性,从而能够大大减少 wall-clock 训练时间。令人十分惊讶的是:许多情况下对于相同的 token 预算,在通信效率更高的 DiLoCo 上,这些 Scaling Law 预测会比数据并行训练方法产生更低的评估损失。当在数据中心之内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个高带宽网络。

2025-03-17 17:36:29 40

转载 Transformer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例如,通过预测周围的词,模型调整词向量,让经常一起出现的词向量更接近。最早期的相关研究都是针对规则定义的模型,这些规则的定义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需要由专业的人去精心定制,而且随着规则数的增加,不得不去处理一些冲突的问题。一个神经元的输出信号可能是另一个神经元的输入信号,得易于这种结构,人脑在处理序列化和结构化数据时非常高效,RNN受这种结构的启发,在序列化的数据处理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成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n元模型长距离依赖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它也带来了自己新的问题,那就是梯度消失-爆炸。

2025-03-17 17:36:29 30

转载 薛定谔的算盘:量子计算是如何得到结果的 | 硬科技有点意思

虽然目前由于量子处理器的量子比特数量有限,经典计算机仍能模拟该量子处理器的操作,但随着量子比特数量的增加,经典计算机将无法胜任,而量子模拟将展现出其超越经典计算机的能力。量子计算的核心在于利用量子比特的叠加态、干涉效应以及量子测量的特性,通过精心设计的量子门操作,将正确答案对应的量子状态的概率幅放大,而将错误答案对应的状态的概率幅缩小。按照经典物理的观点,原子的磁矩由轨道角动量决定,其在空间的取向应是连续的,那么银原子束在经过非均匀磁场后,应该在底片上形成连续的一条带。这两种状态非常明确。

2025-03-17 17:36:29 27

转载 Nature:与我们之前想象的不一样,大脑社交是“一块一块的”

研究负责人Marco Wittmann博士(UCL心理学与语言科学学院和马克斯·普朗克UCL计算精神病学与衰老研究中心)表示:“人类是社交生物,能够跟踪高度复杂且不断变化的社交动态,这需要大量的脑力来记住不仅是个体,还有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大脑中特定的活动模式,这些模式代表了几个特定的“构建模块”,每个模块都代表玩家之间的互动模式。伦敦大学学院(UCL)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使用信息的基本“构建模块”来跟踪人际互动,使我们能够应对复杂的社交互动。

2025-03-17 17:36:29 19

转载 「品尝」电影里的蛋糕?智能「电子舌头」或将满足你的愿望

除了有助于打造更好、更具活力的游戏体验外,研究人员还指出,这项研究将有助于促进残障人士(如脑外伤患者、味觉丧失患者)在虚拟空间中的可访问性和包容性,也让味觉丧失问题引起了主流关注。除了关注食品中的化学信号外,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用于信号编码、存储、传输和解码的数字耦合还扩展到其他场景,例如国防中的化学信息传递和医疗领域的药物管理。

2025-03-16 17:02:02 25

转载 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及启示

工业生产制造的链条长、场景多,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提供了应用的可能,且有部分场景环境固定、标准化程度高(例如汽车制造),对人形机器人的负载能力、操作精度等性能要求相对低,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试验田”。2023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凸显人形机器人在科技竞争、未来产业布局以及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稳健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

2025-03-16 17:02:02 45

转载 Transformer 架构重大改进:华人科学家刘壮联合何恺明,Yann LeCun整活

ViT、ConvNeXt、MAE、DINO、DiT、LLaMA、wav2vec 2.0、HyenaDNA、Caduceus,这些当下最火的模型,都能用 DyT 来替换 Normalization 层。《美国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2025 中国学界对大语言模型的批判性思考:通用人工智能 (AGI) 的多元路径探索研究报告(29 页)》

2025-03-15 17:15:46 51

转载 挑战主流观点!卡耐基梅隆大学最新研究表明:仅靠压缩即可实现 AI 解谜能力

这项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尽管在未经预训练的情况下,在未接触过的谜题中实现 20% 的准确率已然令人印象深刻,但这样的成绩仍远低于人类表现和当前顶尖 AI 系统。CompressARC 在 ARC-AGI 训练偏大(用于系统开发的谜题集合)上的准确率为 34.75%,而在评估集(一组未见过的单独谜题,用于测试该方法在新问题上的推广效果)上的准确率为 20%。我们对此前需要大量预训练和数据集的传统思路提出挑战,并提出新的可能性,即量身定制的压缩目标加高效的推理计算可以共同协作,以最少的输入实现深度智能。

2025-03-15 17:15:46 25

转载 AI Agent崛起,谁将引领下一个技术神话?

此外,整个闭源模型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有观点认为,Manus之所以能够给到很多人震撼的感觉,是因为它展现出了更加超前的自我思考、自我规划能力,使用者不用对话引导,也不用针对特定场景进行针对性设定,只需一句话就可以启动不同领域的复杂任务,使得AI从“建议者”升级为“执行者”,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执行”的范式跃迁,这是一次系统工程的胜利。尽管经历了一夜爆红、舆情反转、平替涌现等一系列风波,但不可否认的是,Manus的出现进一步点燃了市场对AI Agent的热情,尤其让通用型Agent成为关注焦点。

2025-03-15 17:15:46 22

转载 破解二十多年的谜团!《科学》里程碑式研究揭示帕金森病全新弱点

功能上来看,PINK1蛋白专门负责监测线粒体的健康状态。然而,当线粒体受损时,PINK1会积累在线粒体外膜上,激活另一种名为Parkin的蛋白来启动自噬机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结构模型显示,PINK1蛋白有两个重要的氨基酸残基Cys166和Cys125,它们所形成的二硫键是维持复合体三维结构的关键,有助于保持PINK1的稳定性和活性。而过往已经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PINK1基因会出现Cys125突变,这会造成潜在的负面后果,包括影响PINK1二聚化,PINK1无法正常进入线粒体内膜以及无法启动自噬机制。

2025-03-14 17:20:12 29

转载 为什么量子力学看起来如此奇怪?

来源:费油的时光机编者按:刚看完一篇量子物理学家Carlo Rovelli的文章,主要讨论了一种新的量子力学解释方法。文章的核心思想是:量子力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关于系统间相对信息的理论,而不是传统的关于“绝对状态”的理论。通俗来说,文章试图回答一个长期困扰物理学家的问题:为什么量子力学看起来如此奇怪? ...

2025-03-13 11:02:07 28

转载 2025年的风口!| 万字长文,带你纵观大模型Agent,涉及研究痛点、应用场景、发展方向...

点击上方“AINLPer“,设为星标更多干货,第一时间送达引言去年曾发文说大模型Agent是2024年的发力点,现在随着基模能力越来越强,今年的AI Agent仍将是热门话题,而且一些最新学术研究都与Agent相关。作为今年特别重要的一个风口,躺在风口上也能稍你一程。那么什么是Agent呢,可能每个人对Agent的理解都不一样。今天给大家重新梳理一下Agent的知识,其中主要包括Agent组成、各...

2025-03-13 11:02:07 62

转载 1W2000字 深度剖析:为何扩散模型会成为语言模型的未来?

❝从扩散模型的概念出发,探讨扩散模型是否会是大模型的未来?更多 LLM 架构文章点击查看:LLM 架构专栏大模型架构专栏文章阅读指南Agent系列 已更新5篇欢迎加入大模型交流群:加群链接[1]https://docs.qq.com/doc/DS3VGS0NFVHNRR0Ru#公众号【柏企阅文】核心要点速览机器学习中的扩散模型是什么?扩散模型属于生成模型(它们生成的数据与训练数据相似)。扩散模型...

2025-03-13 11:02:07 25

转载 机器人可跨类别操作陌生物体,清华团队开发新方法提升泛化能力31.6%

来源:DeepTech深科技运营/排版:何晨龙机器人是否可以像人类一样灵活操作陌生物体?要想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赋予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当人类看到新物品时,能根据外形或功能,从历史记忆或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过程中获得先验知识(比如用开瓶经验开新饮料)。这种能力源于人类能够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把对熟悉物体的操作经验用到新物体上。但是,机器人缺乏这样的经验,而让机器人在不熟悉的场景中操作物体,是实现...

2025-03-13 11:02:07 48

转载 现代机器人技术的开创者之一谈自己留下的成就

来源:悦智网作者:Evan Ackerman鲁泽纳•鲍伊奇(Ruzena Bajcsy)是现代机器人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在斯洛伐克接受了电气工程学教育后,鲍伊奇又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她是第一位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工程学院的女性。她说,她是第一个,因为“在那个时代,好女孩不会摆弄螺丝刀”。在荷兰鹿特丹举行的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国际大会(ICRA)40周年庆典上,现年91岁的鲍伊奇接受了《科技纵...

2025-03-12 19:26:32 46

转载 未来今日战略集团:《2025 前沿科技趋势千页报告》,AI、生命智能、机器人、超材料、量子计算。。...

《2025前沿科技趋势报告》由未来今日战略集团(FTSG)(原未来今日研究所)撰写。这份报告包含 1000 页内容,数百项趋势分别刊载于 15 卷报告中,同时也整合为一份综合报告报告核心内容围绕 2025 年科技趋势展开,涵盖多领域创新。如生命智能融合 AI、传感器和生物技术,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大型行动模型使 AI 从文本生成转向现实世界行为预测;机器人技术借助人工智能和先...

2025-03-12 19:26:32 85

转载 字节首次公开文生图技术细节,RLHF成关键!

⇧点蓝色字关注“AI小小将”没想到,字节seed团队竟然公开了他们文生图模型Seedream 2.0的技术报告,据我所知,目前字节在豆包和即梦上线的最新文生图模型应该是国内最强的文生图模型,无论模型出图质量,还是指令跟随能力都特别强,而且模型能很好地生成中文文字,我平时出中文文字基本都是用这个模型。所以这里,我们也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关于Seedream 2.0模型技术报告解读。技术报告:https...

2025-03-12 19:26:32 51

转载 图灵奖得主杨立昆:AI需要学习物理学才能继续进化,认为训练效率提升就不需要太多算力是误解,更多算力将用于推理...

来源:图灵人工智能本文内容整理自Yann LeCun在This Is World频道的专访,公开发表于2025年03月08日。原始内容参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UnFgu8kH-4内容提要: 杨立昆在This Is World的访谈:AI的未来需要物理学人工智能现状及未来发展:当前AI系统在很多方面还很愚蠢,善于操纵语言,但不理解物理世界,缺乏持久记忆...

2025-03-11 17:13:27 90

转载 “星际之门”重要进展:即将安装6.4万张GB200

来源:IDC圈2025年3月10日,预算高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传来新消息:Nvidia将为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阿比林市的“星际之门”一号站提供64,000个GB200 AI芯片。这些芯片将分阶段部署,预计在2026年底前全部安装完毕。首批16,000个芯片计划在今年夏季内完成安装,为星际之门的初期运营提供强大的计算支持。“星际之门”项目本为OpenAI与微软共同发起的智算中心建设规划,...

2025-03-11 17:13:27 56

转载 陶哲轩使用o3 mini一手测评来了:好坏参半

来源:AI寒武纪数学大神陶哲轩(Terence Tao)刚发了一篇他使用o 3 mini感受帖子,给大家划个重点大神也好奇AI搞科研怎么样?陶哲轩发帖说,最近他在研究图论中的一个“专家级”定理——“三角形移除引理”。这定理有点复杂,咱们普通人听着可能头大。为了搞清楚这个定理的证明,现有三种方法:传统手撸:笔和纸,自己硬啃传统搜索:用搜索引擎,网上冲浪找答案AI 助手:直接问大语言模型(LLM...

2025-03-11 17:13:27 46

转载 深度|外媒:Manus可能不是中国的下一个DeepSeek时刻,内部成本居高不下,外部大厂正虎视眈眈...

来源:Z FinanceManus已经在外媒上产生了一定的关注度,但热度尚不及DeepSeek。根据TechCrunch的报道,Hugging Face的产品负责人称Manus为“我用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AI工具”;AI政策研究员Dean Ball则将其描述为“最先进的AI计算机”。据悉,Manus的官方Discord服务器在短短几天内便突破13.8万名成员,而在闲鱼上,Manus的邀请码甚至被炒至...

2025-03-10 17:57:09 87

转载 一文了解八款主流大模型推理框架

生成式 AI 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大模型在企业、科研和个人开发中的广泛应用。然而,如何将这些超大模型高效、稳定地推理部署在各类硬件环境上,始终是落地应用的核心难题。无论是面对海量并发请求的企业级部署,还是资源受限环境下的轻量化应用,各类推理平台/引擎都在性能、易用性、硬件依赖和生态支持上各显神通。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性能指标、部署方式及适用场景等多个维度,对当前市场上主流的八款大模型推理平台/引擎进行...

2025-03-09 15:19:39 118

转载 大模型的未来,是智能体还是超级应用?

序:我们相信,当前阶段是AI技术创新的爆炸式增长,还不是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只在应用程序上工作就像“与上一场战争的将军一起打下一场战争”。lOpenAI说深度研究科学家(Deep Research)其实是一个垂类基础推理模型,它基于o3训练,但不是o3加一堆工作流。lAnthropic对智能体的定义是:智能体必须在内部执行目标任务,而不是依赖外部的工作流。l谷歌对智能体的定义是一种运行环境下基于基础...

2025-03-09 15:19:39 34

转载 万字梳理:揭秘 DeepSeek 中的 RL 与 AGI 下一步丨AIR 2025

来源:AI科技评论作者:王悦编辑:陈彩娴Transformer架构的非递归设计阻碍了跨层的记忆共享,或限制模型泛化能力。在 DeepSeek 能够破圈而出的一众原因中,完全摒弃传统的监督微调(SFT)、转而采用大规模强化学习(RL)的创新之处是关键所在,这使得模型推理能力在质上取得显著突破,更证明了强化学习在提升大语言模型推理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近几年,学界和业界关于 RL 和 LLM 也涌现出了...

2025-03-09 15:19:39 81

转载 AI 智能体,颠覆还是赋能?一文读懂!

❝Agent系列第一篇,后续持续更新更多 LLM 架构文章点击查看:LLM 架构专栏大模型架构专栏文章阅读指南欢迎加入大模型交流群:加群链接[1]https://docs.qq.com/doc/DS3VGS0NFVHNRR0Ru#公众号【柏企科技说】【柏企阅文】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的问世,人工智能实现了巨大飞跃。这些强大的系统彻底革新了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但只有当它们与智能体能力(即推理、规...

2025-03-08 17:51:30 50

转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面向科学发现的多模态基础模型:在化学、材料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关注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类向欧米伽点演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将不定期推荐和发布世界范围重要科技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研究。(点击这里查看欧米伽理论)来源:欧米伽未来研究所这部报告围绕多模态基础模型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展开。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 Shengchao Liu 和 Hannan Xu。Shengchao Liu 发布。报告题目是《面向科学发现的多模态基础...

2025-03-08 17:51:30 70

转载 世界首个人类脑细胞计算机诞生!能编程还能活体计算,售价3万5美金

来源:新智元报道编辑:Aeneas【新智元导读】世界第一台合成生物智能生物计算机诞生了!人类神经元直接集成到硅片上,能编程,甚至还能活体计算。这台计算机也为碳基正名:硅基计算并非天生优越!就在刚刚,世界上第一台「合成生物智能」生物计算机诞生了!Cortical lab推出的这款计算机,是由人类神经元直接集成到硅芯片上,可以编程和自适应,甚至还能活体计算。合成生物智能,再次创造奇迹。CL1将于6...

2025-03-08 17:51:30 125

转载 5个人三小时复刻开源版Manus,邀请码也不需要了

来源:克雷西一水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这壁垒……一夜走红的Manus,现在已经有了开源复刻版!5个人3个小时,一个完全免费、无需排队等待的OpenManus就做好了。至于复现程度,还是直接看Manus官方和开源团队提供的demo对比。作为全球首款通用智能体,官方提供的case如下:而OpenManus团队三小时复刻的成果是酱婶儿的:效果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小...

2025-03-07 17:41:22 210

转载 引力新解:颠覆认知的“熵力”理论

来源:万象经猃引力的本质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物理学家,从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到爱因斯坦革命性的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将引力描述为由质量和能量引起的时空弯曲,虽然它在解释广泛的现象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试图与量子力学调和以及解释某些宇宙学观测时,仍然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由埃里克·韦尔林德在 2009 年提出的“引力源于熵”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激进且引人入胜的替代方案。该理论认为,引力本身并非一种...

2025-03-07 17:41:22 105

转载 纳米世界的实时电影,科学家首次使用AI以毫秒级分辨率观察原子移动,登Science...

来源 :ScienceAl编辑:2049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像观察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一样,清晰地观察到原子在材料表面的「舞动」,这将为理解材料功能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然而,传统的电子显微镜技术面临着一个根本性挑战:要实现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原子尺度成像,必须大幅降低电子束剂量,而这导致图像被噪声淹没,模糊了关键细节。为了解决了这一技术瓶颈,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和纽约大学(NYU)的研究团队开发...

2025-03-07 17:41:22 74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