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曼猜想的新突破

8911ac2d0467d0da8bd55f06de19790d.jpeg

来源:老胡说科学

素数是指那些除了1和自身以外,无法被其他正整数整除的数,比如2、3、5、7、11、13……它们的神秘之处在于,我们无法完全理解并预测它们在数轴上的分布。1859年,德国数学家波恩哈德·黎曼(Bernhard Riemann)首次提出数学中最令人费解的问题之一——黎曼猜想,其终极目标是想要解开素数之谜。

虽然许多领域都假定黎曼猜想是成立的,但对于数学家而言,真正的证明还没有实现。这个有着“数学圣杯”之称的未解谜题,困扰了一代又一代最杰出的数学家。2000年,在克雷数学研究所公布的7个千禧年大奖难题中,也包括黎曼猜想。

今年5月,黎曼猜想迎来了新的突破。麻省理工学院的Larry Guth和牛津大学的菲尔兹奖得主James Maynard,在论文预印网站arXiv上提交了一篇新的论文,表示他们改进了一项已经停滞了80多年的与黎曼猜想有关的结果。

  黎曼猜想的核心:黎曼ζ函数  

在了解这项成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什么是黎曼猜想?

黎曼猜想的核心是黎曼ζ函数。在数论领域,ζ(s)函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数学函数,它以一种无穷的调和级数的形式存在。s代表函数中的指数变量,ζ(2)指的就是级数的平方和,ζ(4)是级数的四次方和,以此类推。

068ef266b2ec0078e813d04bb19d7eb6.jpeg

ζ,读作zeta。

生于18世纪初的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ard Euler)证明了,当s>1时,ζ函数是收敛的,它会收敛到某个有限数值。此外,他还发现ζ函数可被表示为无穷个无穷级数的乘积,其中每个无穷级数都与一个素数有关,比如第一个级数与2有关,第二个级数与3有关,第三个与5有关……

add0e51b3b353d311b8838dff292bf03.jpeg

ζ(s)函数可以表现成无穷个无穷级数的乘积,每个无穷级数由一个素数的倒数的所有次幂的s次方的和构成。

如此一来,ζ函数和素数之间的关系就出现了!不过,欧拉虽然发现了这二者之间的关联,但直到黎曼才揭示出其中的含义。黎曼想知道,如果代入ζ函数中的s是复数,情况会如何?

de8c2382438b80c62a8f7a9b8b0d5119.jpeg

复数可以表示为x+iy,其中x为实部,y为虚部。

他将ζ函数扩展到复平面后发现,只有在s的实部大于1时,ζ函数才是收敛的。要如何才能将ζ函数扩展到复平面的其余部分呢?为了实现这一点,黎曼使用了复分析中的一种被称为解析延拓的技术。

解析延拓的关键在于,实际上要有两个函数在同时运作,一个是原始的ζ函数,它的运作范围仅限于s的实部大于1的范围;另一个是个全新的定义域被扩展了的函数,即黎曼ζ函数:当ζ函数收敛时,黎曼ζ函数的值等同于原始的ζ函数;当s的实部小于1时,黎曼ζ函数的值就等于由s处的级数定义的函数的解析延拓。

通过扩展函数的域,黎曼发现在新的域里,函数可以穿过原点。这意味对于一些复数,函数值等于0,这些值被称为ζ零点。找出这些零在复平面上的位置是数学中最有趣的问题之一。

有些ζ零点很容易解释,比如对于所有的负偶数(-2,-4,-6……),ζ函数都等于零。这些零点被称为平凡零点,它们并非黎曼所感兴趣的。他在意的是那些被称为非平凡零点的零点。

d3e485064a945c707a5d391fac258c69.jpeg

黎曼认为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临界线处。

黎曼证明了,在一个实部s在0到1之间的临界带区域内,ζ函数存在无穷多个非平凡零点。1859年,他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在论文中正式提出:在临界带内,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一条临界线上,也就是在复平面上s的实部等于1/2的地方。

这便是数学家们至今仍无法证明的黎曼猜想。

  上世纪40年代确立的界  

直至今日,已经有多达10¹³多个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被检验过,而且它们的实部的确都位于等于1/2的直线上。但这并不能作为证明黎曼猜想的有效证据。数学家只需找到一个反例,就能驳斥黎曼猜想。因此,数学家们一直在试图证明,在实部等于1/2的这条直线之外,没有其他零点。

然而,这是非常难以证明的。于是,他们转而证明,在这条直线之外,ζ函数的非平凡零点非常罕见——罕见到最多只有N个。当他们将N减少到0时,就证明了黎曼猜想。只可惜,这只不过是另一条崎岖异常的道路。

在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Albert Ingham建立了实部不等于1/2的非平凡零点个数的上界:他表示在实部为[0.75, 1],虚部不超过y的区间内,最多有y3/5+c个零点,其中c是0到9之间的常数。在接下来的80多年来,这一结果几乎没有得到改善。数学家们至今仍将这一上界作为参照。

大约十年前,Maynard开始思考如何改进Ingham对这些特殊零的估计,但都收效甚微。直到2020年初,他意识到或许数学领域的另一个工具可以帮上忙,那就是调和分析

Maynard遇到了和分析领域的专家Guth。在断断续续的几年时间里,Guth做了许多尝试后,才发现调和分析在这个问题上似乎也爱莫能助。但他并没有停止思考这个问题,他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并将他的方法与Maynard的方法相结合。最终,他们迎来了突破。

  问题的转化  

首先,他们将问题转换成另一个问题:如果一个零点的实部不是1/2,那么在一个名为狄利克雷多项式的函数会输出一个非常大的值。因此,证明黎曼猜想很少有反例,就等同于证明狄利克雷多项式不能太频繁地产生大值。

接着,他们进行了另一项“转换”工作。他们先是使用狄利克雷多项式来建立一个矩阵。矩阵可以通过“作用于”一个向量(具有长度和方向)而产生另一个向量。这种过程通常会改变原始向量的长度和方向。

但是,有一些向量是特殊的,当这些特殊向量经过一个矩阵的“作用”时,它们只改变长度而不改变方向。这些被称为本征向量,它们的长度变化可以用所谓的本征值来衡量。

如此一来,Guth和Maynard就将问题改写为求矩阵的最大本征值。如果能够证明最大的本征值不会太大,他们就完成了证明。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使用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给了他们一个复杂的求和,他们所做的就是设法使这个求和中的正负值能尽可能相互抵消。

最终,他们打破了80多年前由Ingham创下的纪录,得到了一个足够好的最大本征值的界,这反过来又转化为一个更好的估计黎曼猜想的潜在反例数量的界。他们的结果表明,在实部为[0.75, 1],虚部不超过y的范围内,ζ函数最多有y(13/25)+c个非平凡零点。这意味着,Guth和Maynard从定量的角度证明了,零离临界线越远,黎曼ζ函数的零点就越是罕见。

  新的思路  

虽然Maynard和Guth的工作没有直接解决黎曼猜想,但他们至少为解决这个有着160年历史的谜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些数学家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并推测在这项工作中所使用的技术也能被用于其他问题的研究,进而改进对素数的其他方面的理解。

Guth和Maynard表示,他们所采用的技术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在一项采访中,Maynard表示这些技术都不是解决黎曼猜想的真正出路,他认为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大的创新。

未来智能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立AI智能系统智商评测体系,开展世界人工智能智商评测;开展互联网(城市)大脑研究计划,构建互联网(城市)大脑技术和企业图谱,为提升企业,行业与城市的智能水平服务。每日推荐范围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学习型文章。目前线上平台已收藏上千篇精华前沿科技文章和报告。

  如果您对实验室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加入未来智能实验室线上平台。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351203edef4dce5f72b4c6c1f3190445.jpe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