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是笔者整理的备忘笔记。希望在帮助自己温习避免遗忘的同时,也能帮助其他需要参考的朋友。如有谬误,欢迎大家进行指正。
一、什么是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是一个电子开关,在控制端子上施加外部电压时打开或关闭。固态继电器的典型应用与机电继电器相同;但主要区别在于,固态继电器没有活动部件,并具有可靠性优势。固态继电器的常见示例包括光学继电器或光电继电器,或者具有电容式或电感式隔离的隔离式开关和隔离式开关驱动器。
1. 机电继电器
机电继电器将线圈与可移动的金属触点结合使用来充当电动开关。这些器件会因为金属触点出现磨损而发生故障,例如焊死在一起。因此,在完全失效之前器件能够进行的开关周期数有限,从而 限制了其总体可靠性。
机电继电器框图
2. 固态继电器
开发固态继电器是为了克服传统继电器的这些故障和限制,其中光电继电器逐渐成为这类技术中主要的设计方案。光电继电器在器件内集成了 MOSFET,从而可提高可靠性。因此,光电继电器可实现更多的开关周期数,但由于内部 LED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光电继电器会以不同的方式发生故障。 为了解决光电继电器中存在的问题,开发了电容式和电感式隔离技术,从而可提供强大的可靠性和高性能。 隔离式开关是具有集成 MOSFET 的单芯片设计;隔离式开关驱动器是用于驱动外部 MOSFET 阵列的控制信号和电源的芯片。这两种设计都利用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技术来形成固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框图
二、固态继电器故障机制
所有固态继电器和机电继电器都可能会出现故障。这些故障的主要区别在于故障机制,每种器件的故障机制有所不同。这边大概介绍机电、光和电容/电感技术中的故障机制。
1. 电继电器中的电弧
当机电继电器从闭合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时,金属触点最初会在两种状态之间摆动。在与电感负载结合时,金属触点会出现电弧现象,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流过金属触点之间的间隙。经过多次循环后,金属触点可能会焊接闭合,从而导致器件故障。这种故障机制限制了器件的开关周期,从而降低了总体可靠性。
机电继电器中的电弧方框图
2. 光电继电器中的光降解
光电继电器可能会因为内部复杂的 LED 而出现故障。LED 容易受到光衰减的影响,对于光电继电器来说,这意味着极端条件下(如过热或过流),LED 的光输出能力会降低。导致光电继电器中的 LED 没有足够的光度来驱动栅极电压,从而限制了器件的开关功能。
光学继电器 LED 故障方框图
3. 局部放电
固态继电器中使用的绝缘材料存在缺陷,这些缺陷称为内部空洞。这些缺陷会导致出现局部电离,即在施加高额定电压时,原子由于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负电荷或正电荷的过程。因而会降低绝缘材料的介电强度,从而降低器件的隔离等级。此过程称为局部放电 (PD),适用于大多数固态继电器。
内部空洞方框图
4. 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中的时间依赖型电介质击穿
与光电继电器类似,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技术也会受到局部放电的影响。因此,这种现象可以量化为时间依赖型 电介质击穿 (TDDB),这是验证任何电介质寿命的标准测试方法。可以收集器件上的时间依赖型电介质击穿 (TDDB) 性能数据来表征预期故障率。下图是TPSI3050-Q1 的绝缘寿命预测数据。通过收集在各种高压等级下的击穿数据,下图显示了失效时间与 VRMS 之间的关系。
TPSI3050-Q1 绝缘寿命预测数据
三、机电、光电与电容或电感等类型继电器之间的比较
所有固态继电器都具有相同的特性,即没有活动部件,从而可实现高开关速度和大量开关周期。然而,由于实现 隔离的方法有很多,因此每种器件都有不同的限制。
1. 机电继电器
(1)优势:机电继电器使用金属触点,而不是使用集成或外部 MOSFET。由于能够实现纯粹的机械断开,这样就不会在器件内产生漏电流。固态继电器的情况并非如此,由于 MOSFET 的性质,可能会存在漏电流。
所有继电器中的漏电流方框图
(2)局限性:
开关速度:机电继电器的开关速度通常比固态继电器更慢。这是因为流经金属触点的电流必须达到特定条件,然后才能切换到断开/闭合状态。当从断开状态切换到闭合状态时,在施加电流负载之前,金属触点必须停止摆动。这称为稳定时间,在大多数机电继电器中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封装尺寸:机电继电器通常比固态继电器更高。这是因为封装需要为器件内的所有元件(例如金属触点、线圈和弹簧)提供空间。
2. 光电或光学继电器
(1)优势:更低的 EMI,与电容式/电感式继电器相比,光电继电器的 EMI 等级更低。这是因为光电继电器不需要穿过隔离势垒调制或解调 信号和电源,而是从 LED 向传感器发出恒定的光输出。
(2)局限性:有限的温度范围,与其他继电器设计相比,光电继电器的工作温度范围更低。这是因为光电继电器内的 LED 可能会出现老化,因此 如果超过一定的温度范围,可能会影响其高性能。为了达到更高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光电继电器必须使用更昂贵 的材料,这在大多数应用中都是不现实的。
3. 电容式或电感式继电器
(1)优势:隔离式开关驱动器能够在器件的次级侧提供辅助电源,用于驱动额外的外部电路。因此,无需在器件次级侧使用任何外部电源即可为电流检测放大器等低压系统供电。
具有辅助电源的隔离式开关驱动器方框图
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技术能够实现诊断和保护功能。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在两个方向上穿过隔离势垒发送信号,从而实现双向通信。有些器件可以从初级侧向次级侧发送信号和供电,以及从次级侧向初级侧发送故障和警报信号等诊断信息。这些诊断功能可用于检测过流等系统故障,或监控浪涌电流等系统状况。光学设计只能从初级侧向次级侧供电,因而仅允许单向通信,无法向系统提供诊断信息。
具有双向通信功能的隔离式开关驱动器方框图
(2)局限性:当跨越电容或电感隔离势垒供电时,需要进行开关调制。这些高频开关信号可以通过电路板进行耦合,这可能会 导致出现更高的 EMI。
4. 总体比较
机电继电器、光学继电器和电容式/电感式继电器的比较。
性能比较表
四、总结
固态继电器适用于高压系统,可提供比机电继电器更好的总体可靠性和性能。与机电继电器相比,光电或光学设计在可靠性方面有了初步的改进,而电容隔离和电感隔离等较新的技术能够实现高级保护功能并进一步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