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现在的Android架构,界面层 数据层 网域层,姑且称为UDD
在现代 Android 开发中,通常会将应用架构分为界面层、数据层和网域层,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功能。
一、界面层(UI Layer)
-
职责:
- 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展示数据和接收用户输入。
- 实现用户界面的布局、样式和交互逻辑。
- 将用户操作转化为业务逻辑请求,并将数据层返回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
技术和组件:
- Jetpack Compose:用于构建声明式用户界面,提供了简洁高效的界面开发方式。
- ViewModel:用于管理界面相关的数据和逻辑,在配置更改(如屏幕旋转)时保存状态。
- LiveData:用于在界面层和数据层之间传递数据变化通知,实现数据的自动更新。
-
设计原则:
-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界面组件只负责一个特定的功能,提高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 分离关注点:将界面逻辑与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分离,使得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
- 响应式设计:使用响应式编程技术,如 LiveData 和 Flow,实现界面的自动更新,提高用户体验。
二、数据层(Data Layer)
-
职责:
- 负责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管理。
- 提供数据访问接口,供界面层和网域层使用。
- 处理数据的缓存、同步和持久化。
-
技术和组件:
- Room:用于本地数据库的管理,提供了对象关系映射(ORM)功能,方便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 Retrofit:用于网络请求,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 Repository 模式:用于封装数据访问逻辑,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隔离界面层和数据存储的具体实现。
-
设计原则:
- 数据抽象:将数据的存储和访问细节封装在数据层内部,对外提供抽象的数据访问接口,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数据缓存:使用缓存技术,如内存缓存和本地数据库缓存,提高数据的访问速度和减少网络请求。
- 数据同步:处理数据的同步问题,确保本地数据与服务器数据的一致性。
三、网域层(Domain Layer)
-
职责:
- 包含应用的业务逻辑和领域模型。
- 处理业务规则、数据验证和业务流程。
- 与数据层和界面层进行交互,协调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
技术和组件:
- 领域模型:定义应用的业务实体和业务规则,如用户、订单、产品等。
- Use Case:用于封装具体的业务逻辑,如登录、注册、下单等。
- 业务逻辑组件:如验证器、计算器、规则引擎等,用于处理具体的业务逻辑。
-
设计原则:
- 业务逻辑封装:将业务逻辑封装在网域层内部,与界面层和数据层分离,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 Use Case 只负责一个特定的业务逻辑,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领域驱动设计:采用领域驱动设计(DDD)的方法,将业务领域的概念和规则反映在代码结构中,提高代码的可理解性和可扩展性。
通过将 Android 应用架构分为界面层、数据层和网域层,可以实现代码的分离和解耦,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和可扩展性。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职责和功能,通过清晰的接口进行交互,使得应用的开发更加高效和可靠。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Android 应用架构示例,包含界面层、数据层和网域层:
1. 界面层(Presentation Layer)
创建一个使用 Jetpack Compose 的界面:
import androidx.compose.runtime.Composable
import androidx.compose.runtime.getValue
import androidx.compose.runtime.livedata.observeAsState
import androidx.compose.ui.platform.LocalContext
import androidx.lifecycle.viewmodel.compose.viewModel
import com.example.myapp.ui.theme.MyAppTheme
@Composable
fun MyScreen() {
MyAppTheme {
val viewModel = viewModel<MyViewModel>()
val data by viewModel.data.observeAsState()
if (data!= null) {
Text(text = "Data: ${data!!.name}")
} else {
Text(text = "Loading...")
}
}
}
2. 数据层(Data Layer)
定义数据访问接口和实现:
class DataRepository {
fun getData(): DataModel? {
// 模拟从数据库或网络获取数据
return DataModel("Sample Data")
}
}
3. 网域层(Domain Layer)
定义领域模型和业务逻辑:
data class DataModel(val name: String)
4. ViewModel
连接界面层和数据层:
import androidx.lifecycle.ViewModel
import kotlinx.coroutines.flow.MutableStateFlow
import kotlinx.coroutines.flow.StateFlow
import kotlinx.coroutines.flow.asStateFlow
class MyViewModel : ViewModel() {
private val _data = MutableStateFlow<DataModel?>(null)
val data: StateFlow<DataModel?> = _data.asStateFlow()
init {
loadData()
}
private fun loadData() {
val repository = DataRepository()
_data.value = repository.getData()
}
}
5. 主题设置
import androidx.compose.runtime.Composable
import androidx.compose.runtime.SideEffect
import androidx.compose.ui.graphics.Color
import com.google.accompanist.systemuicontroller.rememberSystemUiController
@Composable
fun MyAppTheme(
darkTheme: Boolean = false,
// Dynamic color is available on Android 12+
dynamicColor: Boolean = false,
content: @Composable () -> Unit
) {
val systemUiController = rememberSystemUiController()
val useDarkIcons =!dynamicColor && darkTheme
SideEffect {
systemUiController.setSystemBarsColor(
color = Color.Transparent,
darkIcons = useDarkIcons
)
}
content()
}
在 MainActivity
中显示这个界面: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x.activity.ComponentActivity
import androidx.activity.compose.setContent
import com.example.myapp.MyScreen
class MainActivity : ComponentActivity() {
override fun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Bundl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 {
MyScreen()
}
}
}
这个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架构,其中界面层使用 Jetpack Compose 展示数据,数据层模拟获取数据,网域层定义了数据模型。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扩展和优化这个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