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Kotlin 中,阻塞(Blocking)和暂停(Suspension)有以下主要区别:
一、概念和行为
- 阻塞:当一个操作被称为阻塞时,它会导致当前执行的线程停止并等待某个条件满足或某个操作完成。在阻塞期间,该线程不能执行其他任务,这可能会影响整个程序的响应性,特别是在 UI 线程上进行阻塞操作会导致界面卡顿。例如,传统的线程阻塞方法如
Thread.sleep
或使用阻塞式的 I/O 操作会使线程进入阻塞状态。 - 暂停:在 Kotlin 协程中,暂停是一种协作式的机制。当一个协程被暂停时,它会让出执行权,允许其他协程继续执行。暂停的协程可以在满足特定条件时被恢复执行。暂停不会阻塞整个线程,而是允许其他协程在同一线程上或不同线程上继续运行,从而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和响应性。
二、对线程的影响
- 阻塞:如果在主线程(例如 Android 的 UI 线程)上进行阻塞操作,会导致主线程无法处理用户输入、界面更新等任务,使应用程序变得无响应。在其他线程上的阻塞操作也可能会影响整个程序的性能,因为它会占用线程资源,并且在阻塞期间该线程无法执行其他有用的任务。
- 暂停:协程的暂停不会影响同一线程上其他协程的执行,也不会阻塞整个线程。在 Android 中,可以在非主线程上执行耗时操作,然后通过协程的暂停和恢复机制在主线程上安全地更新 UI,而不会导致界面卡顿。
三、使用场景
- 阻塞:在一些简单的场景下,可能会使用阻塞操作,例如在小型的命令行工具中,对响应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但在大多数现代应用程序中,尤其是涉及到多线程和并发的场景,应尽量避免阻塞操作,特别是在主线程上。
- 暂停:Kotlin 协程的暂停机制非常适合异步编程场景,如网络请求、数据库操作、文件读取等耗时操作。通过暂停和恢复协程,可以在不阻塞线程的情况下等待这些操作完成,并在完成后继续执行后续的代码。
四、代码示例
- 阻塞操作示例:
fun main() {
println("Before blocking")
Thread.sleep(2000) // 阻塞当前线程 2 秒钟
println("After blocking")
}
- 协程暂停示例:
import kotlinx.coroutines.delay
import kotlinx.coroutines.runBlocking
fun main() {
println("Before suspension")
runBlocking {
delay(2000) // 协程暂停 2 秒钟,不会阻塞整个线程
println("After suspension")
}
}
总之,在 Kotlin 中,阻塞和暂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和行为。阻塞会导致线程停止并等待,影响程序的响应性;而暂停是协程的一种协作式机制,不会阻塞整个线程,提高了程序的并发性和响应性。在实际开发中,应尽量避免阻塞操作,而使用协程的暂停机制来处理异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