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V大小-H.264

转自:http://blog.csdn.net/xiaojun111111/article/details/52090185

Level

VBV maximum bit rate [1000bits/s]

VBV buffer size [1000bits]

Macroblocks/s

Resolution and frame rate

1

64

175

1485

128×96@30 or 176×144@15

1b

128

350

1485

128×96@30 or 176×144@15

1.1

192

500

3000

176×144@30 or 320×240@10

1.2

384

1000

6000

176×144@60 or 320×240@20

1.3

768

2000

11880

352×288@30

2

2000

2000

11880

352×288@30

2.1

4000

4000

19800

352×288@50

2.2

4000

4000

20250

352×288@50 or 640×480@15

3

10000

10000

40500

720×480@30 or720×576@25

3.1

14000

14000

108000

1280×720@30

3.2

20000

20000

216000

1280×720@60

4

20000

25000

245760

1920×1088@30or 2Kx1K@30

4.1

50000

62500

245760

1920×1088@30 or 2Kx1K@30

4.2

50000

62500

522240

1920×1088@60 or or 2Kx1K@60

5

135000

135000

589824

2560×1920@30

5.1

240000

240000

983040

4Kx2K@30 or 4


在FFmpeg中,VBV(Video Buffer Verifier)缓冲区是一种用于确保视频流的稳定传输的机制。它用于控制视频解码器的输入缓冲区,以确保视频数据能够平滑地解码并呈现给用户。 要设置VBV缓冲区,您可以使用FFmpeg的参数来调整缓冲区的最大大小和最小大小。这些参数通常在编码或转码过程中使用,以控制输出视频的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使用FFmpeg设置VBV缓冲区的步骤: 1. 打开FFmpeg命令行工具。 2. 使用`-vcodec`参数指定视频编码器,例如`-vcodec h264`表示使用H.264编码器。 3. 使用`-vbv_max_bitrate`参数设置VBV缓冲区的最大比特率(以比特/秒为单位)。这决定了缓冲区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量。较大的值可能会导致更高的延迟和更高的资源使用率。 4. 使用`-vbv_buffer_size`参数设置VBV缓冲区的大小(以比特为单位)。这决定了缓冲区在达到最大比特率之前可以保留的最大数据量。较大的值可能会导致更高的资源使用率,但可以提供更好的流畅度体验。 5. 执行FFmpeg命令以开始编码或转码过程。 以下是一个示例命令,演示如何设置VBV缓冲区: ```bash ffmpeg -vcodec h264 -vbv_max_bitrate 2000000 -vbv_buffer_size 5000000 input.mp4 -vcodec copy output.mp4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将H.264编码器的VBV缓冲区最大比特率设置为2000000比特/秒,缓冲区大小设置为5000000比特。这将影响输出视频的质量和性能,具体取决于您的需求和系统资源。 请注意,FFmpeg中的VBV缓冲区设置是相对的,并且通常与编码器的选择和系统资源有关。不同的编码器和系统配置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您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测试,以获得最佳的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