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操作系统内核负责的内容

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是指操作系统如何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实现任务调度、资源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管理等功能。

操作系统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各种硬件资源,并提供系统调用接口供应用程序使用。通常包括以下4方面的内容:

一、时钟管理

操作系统需要通过时钟管理,向用户提供标准的系统时间,以便对时间进行跟踪、任务调度和事件管理等。

  1. 系统时钟:操作系统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系统时钟来跟踪时间。系统时钟通常是一个定时器,以固定的频率产生中断信号,操作系统通过这个中断信号来计算时间的流逝。

  2. 时间片轮转调度:时钟管理在任务调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操作系统通过时钟中断来触发任务调度,当一个任务的时间片用完后,操作系统会通过时钟中断将CPU的控制权转移到下一个任务上,以实现任务的轮转调度。

  3. 定时器和定时事件:操作系统可以利用时钟管理来实现定时器和定时事件的功能。通过设置定时器,操作系统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点触发中断,从而执行相应的操作。定时事件可以用于任务调度、资源回收、数据同步等操作。

  4. 时间戳和性能监控:时钟管理还可以用于生成时间戳和进行性能监控。通过记录时间戳,操作系统可以对事件的发生顺序和时间间隔进行分析和统计。性能监控可以通过时钟管理来测量任务的执行时间、CPU利用率等性能指标。

  5. 时间同步:在分布式系统中,时钟管理还可以用于实现时间同步。通过时钟同步协议,操作系统可以将各个节点的时钟进行同步,以确保分布式系统中各个节点之间的时间一致性。

二、中断机制

负责保护和恢复中断现场的信息,转移控制权到相关的处理程序。

  1. 硬件中断:硬件中断是由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如时钟、键盘、鼠标、网络接口等)发出的中断信号。当硬件设备需要操作系统的处理或响应时,会向处理器发送中断信号。处理器收到中断信号后,会暂停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保存当前任务的上下文,并跳转到中断处理程序。

  2. 软件中断:软件中断是由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本身发出的中断信号。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系统调用接口向操作系统发出中断请求,请求操作系统提供某些服务或执行某些操作。操作系统本身也可以通过软件中断来触发特定的操作,如任务调度、资源回收等。

  3. 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是操作系统对中断信号的响应程序。当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后,会根据中断向量或中断号找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中断处理程序会保存当前任务的上下文,执行中断处理逻辑,处理中断请求,并在处理完成后恢复之前的任务继续执行。

  4. 中断控制器:中断控制器是硬件设备,用于管理和分发中断信号。中断控制器负责接收来自硬件设备的中断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处理器。中断控制器还可以对中断信号进行优先级排序和中断屏蔽,以确保中断的及时处理和正确性。

  5. 中断优先级:不同的中断信号可能具有不同的优先级。操作系统通过中断优先级来确定中断的处理顺序。高优先级的中断信号会中断当前正在执行的任务,而低优先级的中断信号则会等待当前任务处理完成后再进行处理。

三、原语

原语处于操作系统的最底层,最接近硬件的部分;运行具有原子性,即操作不能中断;处于操作运行时间段,调用频繁。

常见的操作系统原语包括:

  1. 禁止中断(Disable Interrupts):禁止中断的原语用于保护关键代码段,确保在关键代码段执行期间不会被中断打断。这样可以防止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

  2. 互斥锁(Mutex):互斥锁是一种同步原语,用于实现临界区的互斥访问。当一个进程或线程获得互斥锁时,其他进程或线程必须等待,直到互斥锁被释放。这样可以确保临界区的互斥访问,避免数据竞争。

  3. 信号量(Semaphore):信号量是一种计数器,用于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当一个进程或线程需要访问共享资源时,必须首先获得信号量,如果信号量的计数器大于零,则减少计数器并继续执行,否则进入等待状态。当进程或线程完成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时,释放信号量,增加计数器,唤醒等待的进程或线程。

  4.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条件变量是一种同步原语,用于实现进程或线程之间的等待和通知机制。当一个进程或线程需要等待某个条件满足时,可以通过条件变量进入等待状态。当其他进程或线程满足了条件时,可以通过条件变量发出通知,唤醒等待的进程或线程。

  5. 原子操作(Atomic Operation):原子操作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不执行。原子操作通常用于对共享资源的读写操作,确保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共享资源的操作不会产生竞态条件和数据不一致性

四、系统控制的数据结构及处理

进程管理:进程状态管理、进程调度和分派、创建和撤销进程控制块。

存储器管理:存储器的空间分配和回收、内存信息保护程序、代码对换程序。

设备管理:缓冲区管理、设备分配和回收。

操作系统在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和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时,使用了各种数据结构来组织和处理数据。以下是操作系统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及其处理方式:

进程控制块(PCB)

  • 数据结构:进程控制块存储了每个进程的重要信息,包括进程状态、程序计数器、寄存器、进程标识符、优先级、内存指针等。
  • 处理方式:操作系统使用PCB来管理进程的创建、调度、切换和终止。当一个进程被调度执行时,操作系统会根据PCB中的信息来恢复该进程的现场。

文件控制块(FCB)

  • 数据结构:文件控制块用于描述和管理文件的属性和位置信息,包括文件名、文件类型、文件大小、文件权限、物理位置等。
  • 处理方式:操作系统使用FCB来进行文件的创建、打开、关闭、读写以及文件的权限管理等操作。

内存管理表

  • 数据结构:内存管理表用于跟踪系统中内存的分配情况,包括空闲内存块、已分配内存块的大小和位置等信息。
  • 处理方式:操作系统使用内存管理表来进行内存分配和释放,确保进程能够得到合适的内存空间来执行。

文件系统索引表

  • 数据结构:文件系统索引表用于记录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物理位置,包括文件块号、物理地址等信息。
  • 处理方式:操作系统使用文件系统索引表来对文件进行存储和检索,保证文件能够被正确地读取和写入。

进程调度队列

  • 数据结构:进程调度队列用于存储各个进程的调度信息,如进程优先级、时间片大小等。
  • 处理方式: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队列来进行进程的调度和切换,确保系统资源能够被合理地分配和利用。

网络数据包队列

  • 数据结构:网络数据包队列用于存储待发送或待接收的网络数据包,包括数据包内容、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 处理方式:操作系统使用网络数据包队列来进行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确保数据能够被正确地传输和处理。

这些数据结构和处理方式是操作系统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它们为操作系统提供了对系统资源和数据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了计算机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

  • 1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7
    评论
评论 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