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iceic.org.cn/07/0704/070402/200805281624250.asp
谷歌力推“云计算”:打造全球信息电厂
插上插头,人人都可轻松获取电能,但插头背后支撑着的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电力工业。
谷歌(Google)的梦想是“整合全球信息”,将分散在全球各地的,所有可以数字化的,不同语言、不同格式、不同类型、不同版本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后,通过一个简单的“插头”提供给用户。
“输入一个关键词,你就可以找到任何你想要的信息,至于关键词背后复杂的事情,由我们来做。”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采访时表示,未来的谷歌,就像插头背后的电力工业,以极其复杂的技术为用户提供极其方便的服务。
要将所有PC等终端设备里的数据和运算能力搬上网,谷歌需要一个与现在数据中心相比,极便宜、运算能力强大千万倍的新型数据中心。
“云计算”这样一个新型的数据中心模式的出现,使谷歌无限接近梦想:所有终端设备都变成插头,数据的存储和运算能力都交给谷歌来做。
迎接“云”时代
克里斯托夫·比希利亚来中国了!
尽管这个27岁的年轻人仅仅是谷歌的一位高级工程师。自从2006年秋他向谷歌董事长兼CEO施密特提出“云计算”的想法以来,就注定了其不平凡,他的研究可能会影响一个时代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模式的变革。
正是在施密特的支持下,谷歌推出了“Google 101计划”,并正式提出“云”的概念。
那么,“云”是一个新生事物吗?显然不是。自从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PC时代的软件工业开始互联网化以来,“云”就始终伴随左右,像SUN公司的NC(网络计算机)、微软的.net战略、SAAS(软件即服务)、YouTube、Gmail以及Google的搜索引擎都可以视为“云计算”的早期产品。
李开复认为,由于带宽的发展及硬件设备价格大幅降低,使谷歌意识到“云”时代真的要到来了,才开始其大范围商业推广的进程。
在谷歌心目中,“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数据都存在网上,而非终端里;软件会最终消失,只要你的“云”设备中拥有浏览器就可以运行现在的一切;“云”时代的互联网终端设备将不仅仅是PC:手机、汽车,甚至手表,只要有简单的操作系统加个浏览器就完全可以实现;由于数据都在“云”端,企业的IT管理越来越简单,企业和个人用户也不用再担心病毒、数据丢失等问题。
李开复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只要你的PC或手机等终端里安装了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和完整功能的浏览器,开机后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你存在“云”中的应用软件和数据就会同步到终端里。
“云”就像100年前人类用电的进程演变,当时的农场和公司逐渐关闭了自己的发电机,转而从高效的发电厂购买电力。
“云”的魔力
将现在终端设备里的文件、图片、音视频、应用软件都放到网络上以后,数据中心所存储的数据量以及运算能力可能是当前的上千倍甚至上万倍,如果靠现在数据中心的管理模式以及购买昂贵的高端服务器,任何企业都难以承受。
http://www.miiceic.org.cn/07/0704/070402/200805281624441.asp
克里斯托夫和谷歌正在研究的新一代数据中心——“云”,则可以化解这个危机:几十万甚至大约100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机器单个而论的话,其性能并不比家用台式机强大多少。但是整个网络存储的数据量惊人,能容纳不计其数的网络数据拷贝,因此搜索速度能够更快。
李开复说,谷歌购买廉价的计算机,使用自主研发的管理软件让这么多机器稳定工作。“其实在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里,每台计算机都可能随时宕机,但谷歌的技术是,每个数据都会存储三份,如果一台机器宕机,软件会检测到,然后从别的地方复制一份过来,保证数据不会丢失。”李开复说。这就是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运作:能够让廉价的、不稳定的电脑,变成一个整体。
李开复认为,怎样能够将“云”做得更快、再便宜、更大、更稳定,有几个指标,在这几个指标中谷歌无疑是领先的,但涉及商业机密,谷歌并不想公开这些数字。
“做一次搜索平均消耗多少资源、在Gmail中存1G数据要花多少钱,谷歌内部都有精确的计算,肯定远超其他公司。”李开复表示,除此之外,谷歌的工程师驾驭“云”的能力更强,并且在网络资源的数据分析和理解上都需要靠大量后台技术处理,而谷歌也拥有一整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