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付费修改简历或者 1 对 1 陪跑请后台联系我。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我已经一人创业 5 年多了,我觉得是 2020 年过了春节就没有再上过一天班了。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在职场之外形成的不同认知和思考。
核心就是如下 4 个观点,我觉得这些观点和经验非常有价值,希望你能看完并去实践哈~
1、自信
2020 年的时候,我觉得我就算离开职场,我离开大公司平台,我仍然有赚钱的能力,我想为自己而活不想为了老板而活,然后还要活的更自由一点。
当然,我的自信源于自己的性格,一直以来我都愿意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
举 2 个例子,我在 2011 年还做程序员时,还没任何带团队的经验,但是领导突然给我机会让我带团队,我虽然有些忐忑,但很快调整心态去尝试了。
还有一次我刚饿了么当研发总监时,我原本一直做技术相关的工作,管的团队也全是后端技术同学,领导突然让我去管产品经理,自己组建产品团队,我也硬着头皮顶上了。
我的性格也可以叫做思维模式,就是对于没做过、难做的事,我不惧怕,而是会去做并在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这可能是我与很多人不太一样的地方。
在创业过程中,以及之前在职场里,我都遇到了很多这样的问题,我的做法就是干中学,边干边优化。
2、乐观
第二个要分享的点是,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
这 5 年一直做自媒体,接触了很多人,几千位都不止,发现大多数人都很悲观,很少一部分是很乐观的,而我恰恰属于比较乐观的类型。
这种乐观的性格,让我在遇到难的事,遇到恶心的人,都可以轻松应对,基本上不内耗,不纠结,专注做自己的事,因为做自媒体被人评价,被人黑是太正常的事,这也是向公众表达必须要过的一关吧。
当然,我不是对所有事情都乐观,但对大多数事情都比较乐观,所以会积极去做,去实践,从来不空想,哪怕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有很好的结果,但因为这种乐观的精神,大多时候还是让我对一些未知的事,都有不错的结果。
可能,这需要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从我小的时候给我了太多的爱,对我信任,从不质疑我,我的性格估计是这么被铸就起来的。
3、商业
第三个点是,除了公众号,我还做视频号、小红书、博客、抖音等,全网积累了大概 20 万粉丝,私域也有快 2 万的好友。
虽然成绩不算特别好,但对整个商业世界有了很大的理解,这和在职场里不一样。
在职场里,哪怕我做到大厂的技术总监,对商业的理解也是一知半解,因为没有自己的产品。我的工作本质上和普通程序员是一样的,主要是出卖时间和技能,而我自己创业就不一样了,
我得必须思考,如何把之前技能或者其他包装成产品,通过互联网和自媒体去找客户,最终通过产品售卖来获得利润。
听起来也挺容易,但真正做起来真的很难,遇到的卡点太多了,并且事实上真正愿意为你买单的人概率是不大的,这个过程很锻炼心力,所以特别感谢买过我的课程或者服务朋友们,怎么的也有几千位了吧。
当然,我这几年我对物质的追求并不多,更多是思考如何离开平台也能赚钱且不那么累。
4、给各位读者的建议
第四个点是给现在在职场打拼的人,不管是程序员还是做产品经理的,提个建议。
现在 AI 时代来了,专业硬技能会不断被稀释。
未来什么能力最重要呢?比如你是程序员,需要懂产品思维,了解业务,把这些东西(也就是你至少要把所在公司的业务能闭环)闭环。
比如你是产品经理,你需要自己弄一个产品,然后去自己去获客,自己去变现,去完成商业闭环。
我觉得这是程序员/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最稀缺能力,建议大家在工作中锻炼。
当然,你若敢于折腾,去做个自媒体账号或者其他方式也能锻炼这种能力。
这种能力在当下这种经济不太景气的环境中很有价值。
我身边很多程序员/产品经理,他们的专业技术不差,但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工作之后,就找不到工作或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了,这并不是他们不行,他们也没有犯错,这是整个就业环境/产业在变化导致的,本质是供需失衡呀。
所以,提前思考这些问题并去做实践就很有价值,35 岁危机并不可怕,30 岁就去规划,提前一步就行了,这是能给到的最真诚的建议了。
回见~若觉得不错,请点赞或分享,分享给你身边需要的朋友们~
关于我:一个 IT 从业 20 年的互联网老兵,1 号店架构师/前饿了么/贝壳找房技术总监,我叫程军,百度可查,目前一人企业,自由职业者,全网粉丝 20 万 +。
一个灵魂非常有趣,敢于折腾的男人~
「以下是我的个人微信,加我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