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的建立,性能基线进行了研究,下面给出整体思路。权当参考,接受赞美与批评。
总体概括:
- 模型
- 工作量预测模型;(进度的编排)
- 代码行数预测模型;
- 软需文档规模预测与软需文档问题数预测;(理由:我们公司的需求开发过程做的是最好的,也是稳定的,也有实际意义)
- 系统测试检出bug数预测模型;(主要用来定质量目标)
- 系统测试bug的修复工作量预测模型。(这个是后面我自己加的,未放到过程里面,只是觉得做为QA多做些,可以更好的给项目组提建议)
- 性能基线
- 过程性能基线;
- SPI、CPI;
2级度量没有细到每周的SPI、CPI,现有的数据只能算出整个项目周期内的SPI、CPI。自己的想法是一个增量或一个迭代结束算一次SPI、CPI,因为公司的研发模型是增量或迭代。关于SPI、CPI公司目前没有要求,只是,我自己会经常去算,给项目经理参考。
- 过程性能基线;
CPI、SPI计算的单位是公司规定的九大活动,但是个人认为不需要太细,选四个相比而言比较重要的活动来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即可,分别是开发、界面、测试、评审。
- 生产力;
以一个增量或一个迭代统计一次,看是否落在统计控制过程之内。
- 质量性能基线;
- 软需文档质量;
- 系统测试缺陷率。
- 质量性能基线;
质量性能基线选这两个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需求开发过程和系统测试过程在公司是做的最好的,也是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