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 基本知识

http://www.cnblogs.com/chinamcs/archive/2010/05/10/1731756.html

GSM全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俗称"全球通",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GSM系统包括 GSM 900:900MHz、GSM1800:1800MHz 及 GSM1900:1900MHz等几个频段 。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数字移动电话系统。GSM使用的是时分多址的变体,并且它是目前三种数字无线电话技术(TDMA、GSM和CDMA)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GSM将资料数字化,并将数据进行压缩,然后与其它的两个用户数据流一起从信道发送出去,另外的两个用户数据流都有各自的时隙。GSM实际上是欧洲的无线电话标准,据GSM MoU联合委员会报道,GSM在全球有15亿的用户,并且用户遍布140多个国家。因为许多GSM网络操作员与其他国外操作员有漫游协议,因此当用户到其他国家之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他们的移动电话。

      美国著名通信公司Sprint的一个辅助部门,美国个人通信正在使用GSM作为一种宽带个人通信服务的技术。这种个人通信服务将最终为爱立信、摩托罗拉以及诺基亚现在正在生产的手持机建立400多个基站。手持机包括电话、短信寻呼机和对讲机。

GSM及其他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的演进,无线移动通信包括高速电路交换数据、通用无线分组系统、基于GSM网络的数据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以及通用移动通信服务。

技术特点

1.频谱效率。由于采用了高效调制器、信道编码、交织、均衡和语音编码技术,使系统具有高频谱效率。

2.容量。由于每个信道传输带宽增加,使同频复用栽干比要求降低至9dB,故GSM系统的同频复用模式可以缩小到4/12或3/9甚至更小(模拟系统为7/21);加上半速率话音编码的引入和自动话务分配以减少越区切换的次数,使GSM系统的容量效率(每兆赫每小区的信道数)比TACS系统高3~5倍。

3.话音质量。鉴于数字传输技术的特点以及GSM规范中有关空中接口和话音编码的定义,在门限值以上时,话音质量总是达到相同的水平而与无线传输质量无关。

4.开放的接口。GSM标准所提供的开放性接口,不仅限于空中接口,而且报刊网络直接以及网络中各设备实体之间,例如A接口和Abis接口。

5. 安全性。通过鉴权、加密和TMSI号码的使用,达到安全的目的。鉴权用来验证用户的入网权利。加密用于空中接口,由SIM卡和网络AUC的密钥决定。TMSI是一个由业务网络给用户指定的临时识别号,以防止有人跟踪而泄漏其地理位置。

6.与ISDN、PSTN等的互连。与其他网络的互连通常利用现有的接口,如ISUP或TUP等。

7.在SIM卡基础上实现漫游。漫游是移动通信的重要特征,它标志着用户可以从一个网络自动进入另一个网络。GSM系统可以提供全球漫游,当然也需要网络运营者之间的某些协议,例如计费。

基本通信原理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的缩写。意思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分GSM900、DCS1800和PCS1900三个频段,一般的所谓的双频手机就是在GSM900和DCS1800频段切换的手机。PCS1900(PCS1900 -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operating in the 1,900MHz band.)则是别的一些国家使用的频段(如美国)。 GSM900/1800分别是工作在890~960mhz/1710~1880mhz频段的。GSM900的手机最大功率是8W(实际中移动台没这么大的功率,一般的手机最大功率是2W,车载台功能大), 而DCS1800的手机的最大功率是1W。

GSM900/DCS1800/PCS1900的区别: GSM900是初始的GSM 系统, MOBILE 的功率从输出1W-8W, GSM900的通道从1 ~124, DCS1800的通道从512~885; DCS1800是低功率的, 最高是1W;

GSM的频段:GSM900 小区半径35km 上行890~915MHZ 下行将935~960MHZ

PHASE2: 890~915MHZ 和935~960MHZ; 通道号1---124.

GSM1800小区半径2km(由于1800mhz手机的低功率) 上行1710~1785MHZ 下行1805~1880MHZ。

PHASE2: SAME; 通道号 :512—885. 为高密度的用户.

GSM1900: 1850~1910MHZ 1930~1990MHZ

上行和下行组成一频率对, 上行就是手机发射、基站接收;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 例如935-960 和890-915 相差45MHZ, 第二个通道上, 上行落后下行三个时隙.

GSM
1. BTS 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基站首要是收发器,收发器的多少决定小区的容量,一个收发器能支持8个用户。一个小区由3个天线,一个发射,两个接收(分级接收)。(收发器和天线的关系)???

a) 每个BTS都会有一套收发器。

b) 一个BTS覆盖一个小区,BTS发送BCH信号在RF信道的0时隙。BCH帮助Mobile识别/寻找网络。

c) 小区的手机用户容量依靠信道数

d) GSM空中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是13Kbps, 即BTS收发语音数据速率是13KB/S.

e) 有BTS命令手机设置其发射功率、迁时、切换。

2. 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

a) 几个BTS基站连接一个BSC, 基站安排信道配置、切换、和BTS连接BSC; 所有的BSC连接至MSC,

b) 每个BTS连结BSC用abis 接口,是2Mbps的连接。使用microwave link、optical fiber、 co-axial line等方式连接.

c) Microwave link 经常是最好的连接方式选择。

d) BSC连结MSC使用的是A口

e) 在BSC可提供小区广播等服务。

3. MSC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是网络的核心,呼叫建立、保持、和释放;链接BSC和PSTN、 认证、呼叫转接、短信息、收费等。当用户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增加MSC;MSC与MSC之间使用GMSC连结(GATEWAY)

a) 当呼叫建立时,MSC起到保持通话和断开通话的功能。

b) 存储所有的用户数据和它们的相关特征。

c) 介于MS和PSTN之间,交换通信数据.

d) MSC是GSM 网络的心脏。是与别的GSM 网络、非GSM网络的连接口。

e) MSC主要功能:认证、位置更新、连接、收费、呼叫转接、SMS。

f) 当用户增加时,超过一个MSC的容量, 就需要多一个MSC, 就增加一倍的用户

4. TRAN------Trans coding/rate adapter unit 速率适配器。

a) TRAN转换13KB/S的GSM速率为标准的64KB/S; TRAN作为一MSC 的一部分。

b) Trans coding 也使用在下行时,将64kbps转换成16kbps.

c) Trans coding在MSC\BSC\BTS中。

5.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

 

GSM
a) 在MSC中有所有的用户数据库存在于HLR。HLR中有永久用户数据库。

b) 用户发出呼叫时,MSC从HLR之中获得用户数据。是用户核心数据库,大部分在SIM卡中的数据都可以在HLR中获得。

6. VLR visiting location register 访问位置寄存器。

a) 在VLR中有被激活的所有的用户号码。

b) 当别的MSC中的用户漫游到新的MSC时,MSC和HLR之间通信,新的MSC就将漫游的用户注册到它的VLR中。

c) 当手机漫游时,用户访问区被别的网络覆盖,而且归属位置网络批准它使用被访问的网络,它的用户信息将从HLR被拷贝到VLR(访问位置寄存器)中暂存。

7. 鉴权中心AUC----Authentication center

a) 是SIM 卡的验证过程。

b) 每个SIM卡有一个IMSI, 在IMSI有加密码

c) 在HLR中有IMSI和密码

d) 手机通信时,首先验证SIM 卡的合法性,由AUC 进行验证。

8. 装备身份注册:EIR----Equipment identify register

a) 包含了IMEI信息。所有的手机IMEI都存储在EIR中,是手机的数据库。

b) 在GSM中有助于验证当手机遗失时,运营商可以禁止已经报失手机的使用。

c) EIR分类:Permitted list\evaluation list\stolen list\unknown

9. 收费中心BC---Billing center

a) BC产生每一个用户的费用状况.

b) 直接连到MSC, 由MSC发送收费信息给BC(通话时)

c) BC处理按单位计费。

10. 操作运营中心: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

a) 每个GSM网络超过100 个BTS组成,每一个实体需要操作和维护。

b) 一些远程操纵是必要的,检测和远程进入。

c) 有时有两种OMC(不同的供应商),OMC-S: Deal with switch; OMC-R :deal with radio network。

11. 短信中心:SMSC信息通过短信息中心发到指定的手机。

a) 信息通过SMSC传输

b) 信息可通过人工终端(连到SMSC)发送。

c) 短信中心SMS CENTER---MSC/VLR----BSC----BTS.----MS

12. 语音服务中心:

a) 它拥有所有语音用户的数据库;

b) 它也存储了语音信息。

13. 设备报警:

a) BTS, BSC, Trans coder failure.

b) Link failure

c) Module failure(transceiver, processor)

 小区身份,网络中每个小区都由唯一的识别号,CI: Cell Identity. 一个小区由56个用户可同时通话

 调制方式: GSM 采用的是0.3GMSK调制 高斯最小频移键控,0.3是描述滤波器带宽和比特率的关系,不是相位调制,是一种典型的数字调频调制,实际上是调频。0和1代表的是载波加减不同的频率+67.708KHZ 和-67.708KHZ,1被看作是相位增加90度,0被看作是相位在相反方向改变,两个频率表示频移键控; 语音编码速率时13kbps. 数据速率(调制速率)BIT传送速率是270.833Kbps。刚好是四倍于射频频移。这样一来就有效的减少调制频谱和提高了通道利用率. 高斯滤波: 剧烈的频率变化会导致频谱扩散, 所以用滤波器进行滤波平滑后, 减少频谱扩散; RF载频加67.708和减67.708KHZ; 靠频率转移.

 GSM网络系统:手机和机站的接口是空中接口, 基站(BS)和基站控制台BSC是靠abis接口2Mbps的连接。(是光纤或者常用微波连接, DCS1800 Abis接口经常使用微波连接), 一个BSC控制20~30个BTS;基站控制台BSC到交换局是A口连接。 手机和基站的最大距离是34.9km。

手机开机后的步骤
1. 首先搜索124个信道,即

  • 5
    点赞
  • 4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书名:GSM网络与GPRS 图书编号:1085235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定价:35.0 ISBN:750536954 作者:拉格朗日 出版日期:2002-01-01 版次:1 开本:16开 简介: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无线移动系统及“蜂窝”概念 1.1.1 移动台和无线基站 1.1.2 无线界面 1.1.3 漫游与切换 1.1.4 蜂窝系统和“无绳”系统 1.1.5 蜂窝系统的发展 1.2 PLMN或移动专用网 1.3 GSM的标准化 1.3.1 GSM规范的沿革 1.3.2 ETSI组织 1.4 世界GSM规范 1.5 GSM的主要特征 1.5.1 网络的制定 1.5.2 制定无线界面 1.5.3 GSM 900和DCS 1800 1.5.4 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2章 业务 2.1 PLMN的定义 2.2 GSM网的手机 2.3 业务等级 2.4 承载业务 2.4.1 引言 2.4.2 业务表 2.4.3 移动终端上的通道界面 2.5 远程业务 2.5.1 电话 2.5.2 短消息 2.5.3 传真 2.6 附加业务 2.7 GSM的主要安全功能 2.8 商品化 2.8.1 商业服务公司(SCS) 2.8.2 费率表 第3章 结构 3.1 综述 3.2 符合规范的网络结构 3.3 无线子系统的设备构成 3.3.1 BTS的功能 3.3.2 BSC的功能 3.4 网络子系统的设备设置 3.4.1 HLR的功能 3.4.2 MSC和VLR的功能 3.5 运行维护子系统 3.5.1 网络管理 3.5.2 网管TMN的结构 3.5.3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的功能 3.5.4 鉴权中心AUC的功能 3.5.5 OMC和NMC 3.6 接口介绍 3.7 无线系统的层结构 3.8 固定子系统的分层结构 3.9 移动台 第4章 固定网和信令 4.1 对RTC的认识 4.1.1 分局网络与传输网 4.1.2 呼叫简化流程 4.1.3 国际电话网 4.2 信令与信令网 4.2.1 信令网的单元 4.2.2 功能模式 4.2.3 信令网的寻址 4.2.4 法国7号信令网(SS7)的结构 4.3 SS7在电话中的应用 4.3.1 消息传输子系统MTP 4.3.2 应用子系统 4.4 未联向已建电路的7号信令SS7 4.4.1 信令联接控制子系统SCCP 4.4.2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子系统TCAP 4.5 PLMN的NSS功能结构 4.5.1 PLMN/RTC间的互联 4.5.2 MAP协议的一般介绍 4.6 小结 第5章 漫游、安全和呼叫管理 5.1 引入编码技术 5.1.1 IMSI国际移动用户身份 5.1.2 TMSI临时移动用户身份 5.1.3 MSISDN移动用户国际号码 5.1.4 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 5.1.5 在GSM中使用不同的用户身份的实例 5.1.6 IMEI国际移动设备身份 5.2 用户鉴权和编码 5.2.1 用户身份的保密性 5.2.2 用户鉴权和编码的主要则 5.2.3 用户鉴权 5.2.4 无线信道上发送数据的保密 5.2.5 网络中的安全数据管理 5.2.6 其他安全机制 5.3 漫游的管理 5.3.1 一般介绍 5.3.2 GSM 漫游的管理 5.3.3 漫游的结论 5.4 呼叫管理 5.4.1 参与呼叫控制的主要部分 5.4.2 呼出(主叫) 5.4.3 通信结束 5.4.4 呼入(被叫) 5.4.5 国际电话的特殊情况 5.4.6 发送双音多频DTMF 5.5 附加业务管理 5.5.1 一般则 5.5.2 双重呼叫 5.5.3 呼叫返回 5.5.4 其他附加服务 5.6 小结 第6章 工程及蜂窝制概念 6.1 移动无线链路的一般方框图 6.1.1 简述 6.1.2 接收机灵敏度 6.1.3 馈线电缆和合路器引入的衰减 6.2 天线的基本参数 6.2.1 发射天线 6.2.2 接收天线 6.2.3 自由空间传播 6.3 传播模型 6.3.1 三阶模型 6.3.2 宏蜂窝模型 6.3.3 微蜂窝模型 6.3.4 建筑物内部的电波传播 6.3.5 传播规则分析 6.4 覆盖预测和链路平衡 6.4.1 电场和功率间关系的回顾 6.4.2 覆盖门限的确定 6.4.3 链路平衡 6.4.4 链路平衡表 6.4.5 分集技术的应用 6.5 资源复用 6.5.1 传统的六边形小区模型 6.5.2 典型模型的研究 6.5.3 小区规划的实际情况 6.6 影响容量的因素 6.6.1 跳频 6.6.2 功率控制 6.6.3 间断发送 6.7 结论 第7章 无线传播 7.1 无线资源的分配和多通道 7.1.1 频分多址FDMA 7.1.2 时分多址TDMA 7.1.3 跳频 7.1.4 多路复用技术的比较 7.2 双工 7.2.1 频段隔离 7.2.2 双工物理信道 7.2.3 载频编号 7.2.4 路径时延的补偿 7.2.5 名词“通道”的不同含义 7.3 信号流程 7.3.1 语音 7.3.2 打包的话音传输 7.3.3 信号和数据服务 7.3.4 在发送链路中所考虑的数据单元 7.4 话音编码 7.4.1 一般理 7.4.2 话音全速率编码器 7.4.3 其他编码 7.4.4 数码话音信号的保护(全速率) 7.5 误差控制 7.5.1 CRC纠错 7.5.2 卷积编码 7.5.3 GSM中所采用的编码 7.5.4 Viterbi纠错译码 7.6 交互 7.6.1 一般理 7.6.2 全速率的话音交互 7.6.3 对于数据和信令的交互 7.7 包的格式 7.7.1 序列 7.7.2 优先权标记 7.7.3 编码 7.8 调制 7.8.1 数码调制上的呼叫 7.8.2 GMSK调制 7.8.3 解调和均衡 7.9 特性 7.9.1 基本参数 7.9.2 C/I值的分布(色散) 7.9.3 相关参数 7.9.4 接收机特性要求 7.10 结论 第8章 无线界面:逻辑信道 8.1 无线界面之结构 8.1.1 构成电路的界面 8.1.2 无线界面和分层模型 8.2 逻辑控制通道 8.2.1 逻辑信道上的物理信道 8.2.2 从多帧结构至超级帧结构的时域结构 8.2.3 逻辑信道的分类 8.3 专用信道 8.3.1 列举与用途 8.3.2 TCHSACCH多路复用 8.3.3 FACCH信道的建立 8.3.4 SDCCHSACCH多路复用 8.4 信标频道 8.4.1 信标频道的概念 8.4.2 频率校正信道FCCH 8.4.3 同步信道SCH 8.4.4 广播控制信道BCCH 8.5 公共控制信道 8.5.1 随机信道接入RACH 8.5.2 准予接续信道AGCH 8.5.3 寻呼信道PCH 8.5.4 小区广播信道CBCH 8.5.5 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路复用的形式 8.6 观测 8.6.1 TDMA帧内的观测 8.6.2 在26和51多帧结构上观测 8.7 逻辑信道:综合 第9章 网络接入协议框架 9.1 数码化接入电话网RNIS 9.1.1 概述 9.1.2 数据链路层 9.1.3 网络层 9.2 GSM协议集介绍 9.3 移动台的层结构 9.3.1 无线界面上的数据链路层 9.3.2 无线界面的第3层 9.4 Abis接口 9.4.1 物理层 9.4.2 数据链路层 9.4.3 网络层 9.5 用于信令的A接口描述 9.5.1 BSSMAP协议 9.5.2 DTAP协议 9.5.3 BSSMAPDTAP的鉴别 9.6 话音码变换 9.7 综合 第10章 无线资源的管理过程 10.1 移动台的守候状态 10.1.1 小区选择过程 10.1.2 小区锁定 10.1.3 小区重选过程 10.1.4 选择/重选标准(准则)的说明 10.2 无线链路的物理管理 10.2.1 功率控制 10.2.2 断续发射DTX 10.3 专用信道的管理 10.3.1 专用信道的调拨 10.3.2 专用信道的释放 10.3.3 编码的启动 10.3.4 从信令信道到话务信道的转化 10.4 切换 10.4.1 定义 10.4.2 切换的执行 10.4.3 MSC申请的切换 10.5 结论 第11章 数据服务的成果 11.1 电路型数据传输 11.1.1 基本知识 11.1.2 数据呼叫的建立 11.1.3 在固定网中的数据发送 11.1.4 透明模式的速率适配 11.1.5 非透明模型 11.1.6 RLP协议 11.1.7 数据服务的发展 11.2 短消息服务 11.2.1 实施单元 11.2.2 层结构 11.2.3 发送过程 11.2.4 无线界面的发送 第12章 SIM卡 12.1 一般性能 12.1.1 幅面 12.1.2 安全特性 12.2 卡的寿命周期 12.2.1 SIM卡的分配 12.2.2 SIM卡的个性化 12.2.3 SIM卡的后个性化 12.3 内部结构 12.3.1 SIM卡数据的一般构成 12.3.2 SIM卡的数据结构 12.3.3 在SIM卡中存储的信息表 12.4 界面 12.4.1 电接口 12.4.2 交流协议 12.4.3 命令集 12.4.4 会话举例 12.5 预激活的SIM卡 12.5.1 预激活命令交换的一般则 12.5.2 向SIM卡转移短消息 12.5.3 用卡发送预激活命令 12.6 结论 第13章 GSM网络的扩容 13.1 基本容量的增长 13.1.1 分式复用制 13.1.2 跳频 13.2 蜂窝小区的密度 13.2.1 小区分裂 13.2.2 微蜂窝的开发和多层网络 13.3 多频段网络 13.4 自适应天线 13.5 结论 第14章 GPRS 14.1 引言 14.2 主要服务 14.2.1 服务类型 14.2.2 服务质量 14.2.3 提高速率的技术 14.3 一般结构 14.3.1 实体与接口 14.3.2 数据发送的一般理 14.3.3 层结构 14.4 漫游管理 14.4.1 移动台状态 14.4.2 临时身份 14.4.3 联网 14.4.4 断开GPRS 14.5 会议管理 14.5.1 PDP格式的基本知识 14.5.2 移动台对PDP格式的激活 14.5.3 网络对PDP格式的激活 14.5.4 PDP格式的去激活 14.5.5 带激活格式的漫游区变化 14.6 用户数据的交换 14.6.1 打包层 14.6.2 SNDCP层 14.6.3 LLC层 14.6.4 向GPRS用户发送 14.6.5 通过GPRS用户的发送 14.7 无线界面上发送的一般形式 14.7.1 物理信道 14.7.2 数据编码 14.7.3 包逻辑信道 14.8 RCL和MAC层 14.8.1 数据流概念 14.8.2 实体RLC的功能 14.8.3 已建立的数据流的接入规则 14.8.4 上行数据流的建立 14.8.5 下行数据流的建立 14.8.6 信道释放 14.8.7 物理参数的管理 14.9 多时隙终端 14.10 结论 第15章 EDGE理 15.1 物理层的变化 15.1.1 调制方式 15.1.2 包结构 15.2 高速率电路(ECSD) 15.3 EGPRS的包模型 15.3.1 调制方式和编码的图示说明 15.3.2 链路匹配理 15.3.3 RLC层的变换 15.3.4 混合协议 15.4 密集EDGE 15.5 EDGE phase 2 15.6 小结 附录1 英汉和法汉缩略语及术语 附录2 GSM建议表 参考文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