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条件:演讲者素质比较高
这是三个条件中最值得一提的。试想,演讲稿写得再好,由于演讲者的素质一般,演讲决不会成功。就如渡河一样,演讲稿就像是一艘好船,必须靠有经验的船夫来划,才能到达彼岸。在演讲稿基本达到要求的基础上,演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演讲者的三方面素质。一是心理,二是表达,三是经验。
1、心理。演讲的时候,由于面对众多听众,演讲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胆怯害怕心理。一般表现为:心慌意乱、口干舌燥、声音发颤、动作笨拙、搔头摸耳、卷衣角、抹发梢、说错了吐舌头等等。个别的还会出现尿急、记忆突然空白的现象(举例)。其实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美国心理学家曾在3000人当中做过一次心理测验:你最担心的是什么?答案五花八门,有死亡、双目失明、丧失亲人、疾病等等,可你绝对想不到,其中约40%的人认为最令人担心的是在大庭广众之前讲话。就连世界上许多伟人也难逃此劫。美国幽默讽刺作家马克.吐温,第一次演讲时口中像塞满了棉花。被喻为“世纪演说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第一次演讲时心窝里感觉像塞着一块九英吋厚的冰坨。要克服这种恐惧的心理,必须进行调整,、训练、多实践。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一是调整心理。如:目中无人,正所谓:“演讲时老子天下第一,不演讲时夹起尾巴做人”,我是最捧的,讲不好没关系,别人并不会在乎等心理调整,会很快使胸口发闷、肌肉僵硬、心跳加快等恢复正常。二是坦诚短处(特殊场合应急时用,命题演讲应尽量避免)。如:有一位表演艺术家,一次在演讲时,由于太急,上台时把开水瓶碰炸了,下面顿时传来一阵嘻笑,这位艺术家心情紧张起来,言行马上变得笨拙了。可停了一会,只见他说:“对不起,面对诸位,我很紧张。上台前就双腿发软,脸发麻,是上台手发慌,肉发跳,没想到打坏了热水瓶,此时此刻更是声发颤,心发抖了,看来我没必要在这里站着说教,我们还是采取座谈的方式吧!”自嘲的话语换来了听众会心的微笑,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在一阵舒心的笑声中,这位艺术家神色自若地正式开始了演讲,并获得了成功。三是事先演练。可以模仿演讲环境,按正式演讲时的要求打扮自己,自己对着镜子或请一帮同事、亲朋好友来“挑刺”,请他们苛刻地从音色、音调、音质、眼神、动作、姿态、情感、内容、表达等方面对演讲进行评判。通过这样的强化训练,可以锻炼胆量,增强自信,消除恐惧。如,韦冬梅,几次到我这演讲,要我提意见。刘桢跑到文化宫,专门讲给文化宫的干部职工听。李微更是多次在公安系统的大会上进行过演讲。四是勇于实践。只要大家多演讲几次,自然就会胸有成竹,镇定自如了。
2、表达。演讲是由有声语言和态势语(非有声语言)组成,包括语言、声音、动作、表情四个要素。有声语言要求演讲者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等等。(1)注意发音。关键字要尽量使用开口呼音节和合口呼音节。如:把“至”改为“到”,把“与”改为“和”。P10至11页《勇立潮头弄商海》结尾句“为多经企业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就不如P7至9页《高墙内的特殊园丁》结尾句“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当代共产党员的赞歌!”(2)注意变化。停连要适当,轻重要得体,快慢要得当。既不能像一潭没有波澜的死水,也不能像一条平平缓缓的流水。应表达得错落有致,抑扬顿挫,追求“大弦嘈嘈如急语,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境界。(3)注意运用。演讲除了以上有声语言的要术外,还要求举止大方、态势潇洒。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曾说:“人的感情表达由三个方面组成:55%的体态,38%的声调及7%的语气词。”由此可见态势语表达的重要。
3、经验。经验来自于积累。只有多实践,多揣摩,钻进去,慢慢地自然会成为高手。当然,这里不排除悟性问题,做什么事都有一个悟性问题,悟性高,上路就快。悟性不高也不必灰心,唯一的途径就是靠多实践来积累经验。在经验的积累方面,我个人有几点建议。一是多读一些书。记住,是用有限的时间多阅读。可用速读法,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面上的知识。有条件的最好长年订阅一本《读者》,里面有很多有品位的短文,对演讲很有帮助。二是多听一些音乐。演讲也是一种音乐,摄影、书法、美术甚至人生都包含有音乐的因素在里面,其表现就是旋律之美,音乐的旋律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或抒情或悲壮,或美声或民族,演讲也一样,都有这些因素在里面。因此,多听一些音乐,会提升对演讲的理解。三是多看一些电视。电视这种媒体对每个人的功用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大事,有的是为了追求文化心理上的满足,也有的纯粹是为了消遣打发时间。立志于演讲实践的人看电视应该有自己的视角,如扩大知识面、锻炼普通话、寻找表达技巧、模拟名家风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