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力量


创新是个非常好的词,虽然这个词已经被用滥了,但我依然固执的认为这是一个充满了迷人光辉的词汇。如果把创新放入科技领域,这应该是我在科技领域最喜欢的一个词了。我常常对同事或团队的成员说,我们在做产品规划、设计和编码的过程中,一定要充满创新的激情和偏执,即使要跟随,我们也要去跟随那些创新的东西。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我们没能做出创新的成果,但是,我们至少让创新的机率又增加了一点点。

探讨创新这个主题,可以从Twitter开始。简而言之,Twitter是一个以“follow(跟随)”为中心的社交网络,你可以通过跟随建立自己的信息社区,别人同样也可以跟随你,从而建立他的信息社区。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交网络,当国内用户还在迷恋论坛和博客的时候,当各类开心网正在琢磨如何跟随Facebook的时候,Twitter横空出世,从2006到2010年,短短4年,Twitter用户数量已经过亿,同时,基于Twitter这个平台形成了一系列第三方服务和应用,一个完整的Twitter生态圈正在形成。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用户无法直接访问Twitter,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Twitter创新的魅力,这就是国内目前各大门户网站推出的微博:t.sina,t.sohu,t.qq等等,这些微博同样是Twitter的follower(跟随者)。甚至于我之所以在这里写这篇评论文章,也是因为我上了Twitter,跟随了tinyfool,之后tinyfool跟随了我,并且在Twitter上进行了多次有趣的交流,才促成了这次针对创新的探讨。看,所有这一切,体现了什么?体现了创新的力量!

事实上,由于自己的心智迟钝,我在工作初期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创新的力量,只是埋头开发,编写代码,并沉浸在自己的一些小花招和小技巧中。当时我们更多在提的是创意这个词,但遗憾的是最终创意变成了主意,没有形成规模性的创新,所以最终也没有形成突破性的力量。2000年左右,中国的软件和互联网基本上是乏善可陈的。

而真正让我对创新的力量感到敬畏的,是苹果公司。最早接触苹果产品是把一款我们开发的BS架构产品移植到Mac Server上,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基本上把Mac当Unix用,另外就是知道用Mac机器做音乐很棒。之后苹果公司开始突飞猛进,相继推出iPod、iPhone、iPad系列,同时其操作系统和个人电脑也有了质的飞跃,自己也成了一个苹果产品用户。苹果是一个全盘掌握了方方面面的公司,在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影视,音乐等领域,无不将创新做到极致而让人称道。我在2009年的一个主题演讲中强调创新时为大家展示了这样的数据:

2000年5月,苹果公司的市值为170亿美元,微软公司的市值为3560亿美元。 

2009年9月,苹果公司的市值为1820亿美元,微软公司市值为2610亿美元。

 

参加研讨的大部分是IT领域的从业人员,但很多人依然对这样的数据感到震惊,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苹果已经发生了指数级的变化。当时我的预测是在不远的将来,苹果会轻松超过IBM,Google和微软公司,事实上你们都知道,这是个很容易的预测。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公司60%的收入居然是来自于四年前不存在和一年前不存在的产品,iPhone和iPad。创新的力量实在是可敬可畏,无法忽视。

创新确实是个让人着迷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我想谈的是中国本土的创新土壤。从科技领域可以看到,我们的创新环境是很薄弱的。即使是直接从结果上看,这也是毫无疑问的。到目前为止中国本土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当然和平奖除外);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我们没有发明自己的编程语言;我们很少参与公共协议和规范的制定;知识产权的漠视和盗版的猖獗已经毁了通用软件整整十年;大公司对小型公司创新模式的抄袭直接导致创新无法延续。目前我们的创新似乎仅限于互联网应用和企业应用领域,当然这还包括大量的“跟随”作品。

但是,这能怪谁呢?经过中国教育体制多年的不懈努力,大部分人的思维方式其实已经不适合创新了。为了表达中美对待知识产权的差异,我在Twitter上发了一个中美的书籍和巧克力的价格差异的信息,迎来的是对美国巧克力价格便宜的热议。很多年前,有很多人告诉我华人智商最高,当时我信了,后来才发现这是个美丽的谎言。我们的智商是体现在考试上,而不是在创新上!

现实就是这样,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止步不前?我们已经长大了,变老了,不可能再回炉接受再教育,体制上的事情我们也无能为力。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做一些事情,坚守一些东西。我们可以在中国的互联网和企业应用领域持续推进创新、整合与跟随,我们可以在自己掌控资源范围内搭建良好的创新环境,我们可以把创新的思维贯穿在讨论、评审、文档、代码和产品中。如何去创新,这是个大话题,我无法掌控,文章的篇幅也不允许在这里探讨了。但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开发基础应用平台的时候,规划了很多组件,由于主体是BS架构,这就涉及到各个组件的资源文件的装配,当时OSGi还没有成熟的应用,我们最终通过不断的摸索,基于XDoclet、Ant、Eclipse的Plugin和WTP等技术,最终实现了所有组件的动态装备。这算创新么?我觉着算,虽然没形成规模效应,但这一创新的成果就是解决了困扰公司很久的组织级复用问题(当然,随着OSGi技术的成熟,我们已经可以用更优雅的方式实现组件的物理隔离了)。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东西只有两点:

第一,创新的爆发力不容忽视,如果我们没有创新,或者创新速度缓慢,那我们就只能做一个follower(跟随者),而且是随时可能被淘汰的跟随者。不要迷恋什么亚太地区最大的IT服务外包市场的传说,要知道,在IT服务外包领域,制定规则的永远是发包方,创新永远在岸的那一边。可以跟随,可以外包,但这一切都应该是创新的基础设施。我希望在未来,无论是在工业领域,还是科技领域,我们都能够从“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

第二,目前国内创新的土壤确实比较恶劣,盗版、抄袭、对知识产权的漠视、创新思维的惰性、商业机器对创新的践踏等等。即使面对这样的环境,我们依然可以做一些事情,既然人来到世间就为了改变世界,那我们为什么不再做的好一点呢?也许我们终老一生而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至少我们让这块创新的土壤,变得好了一点点。

也许,下一代的创新就可以开花结果了。

阅读终点,创作起航,您可以撰写心得或摘录文章要点写篇博文。去创作
  • 0
    点赞
  • 3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51
    评论
【资源说明】 基于PHP实现游戏服务外部CDK交互功能(网页)+项目说明.zip 基于PHP实现游戏服务外部CDK交互功能(网页)+项目说明.zip 基于PHP实现游戏服务外部CDK交互功能(网页)+项目说明.zip 实现外部CDK兑换功能的WEB页面 - 基于php - 具有签到、后台授权、后台管理、网页GM功能 效果图: ![image](/Hk4e-Cdk-Interaction.png) 功能说明 根目录下 - 首页: DailySignIn.html - 服主快捷功能:AccountAuth.html 在Index目录下 - CDK兑换:CdkExchange.php - CDK添加:AddCdk.php - CDK批量生成:AddCdkRandom.php - CDK个人使用:AddCdkCommon.php - 玩家GM后台:PlayerGmBackstage.php - 服主授权平台1:PlayerAuthorization.php - 服主授权平台2:PlayerBackstage.php 如何部署 - 宝塔建站或php建站即可 Tips: - 网站前端仅仅是一个模板 我并不会具体设计 用的时候自行修改吧 【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使用,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直接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欢迎下载,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5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池建强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