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挑战,以下是对微信安全性的综合分析:
1. 微信的安全措施:
加密技术保障通信安全:
MMTLS加密协议:微信使用的MMTLS(Mobile Micro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加密协议是基于TLS1.3草案标准设计实现的安全通信协议。它处于业务层和原有的网络连接层之间,类似于HTTP加上TLS后变成HTTPS,由TLS保护HTTP数据。MMTLS主要包含Record协议、Handshake协议和Alert协议。Handshake协议用于完成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握手协商,协商出一个对称加密密钥及其他密码材料,用于后续数据加密;Alert协议用于通知对端发生错误;Record协议则负责对业务层数据进行加密传输。这种加密方式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篡改和伪造。
端到端加密的部分应用:用户到微信服务器的连接使用MMTLS加密,保证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信息到服务器后,对于一些特定的场景,如微信支付等关键业务,可能会采用更高级别的加密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账号安全保护机制:
强密码设置要求:用户在注册微信账号时,系统要求设置较为复杂的密码,建议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并且长度不少于8位,这样可以提高账号的安全性,降低被破解的风险。
绑定手机号码与验证:绑定手机号码可以增加账号的安全性。一旦账号出现异常,如登录地点异常、密码被修改等,微信会及时发送短信通知到绑定的手机号码上,提醒用户注意账号安全。同时,在其他设备尝试登录微信账号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有效防止账号被盗用。
应急联系人设置:用户可以设置应急联系人,在账号出现异常或丢失等情况时,可以通过应急联系人找回账号或获取相关帮助。
安全功能与提醒:
安全提示与教育:微信会定期向用户推送安全提示和教育信息,提醒用户注意防范网络诈骗、避免点击未知链接等,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支付安全保障:微信支付提供了多种安全保障措施,如支付密码、指纹支付、面容支付等,增加了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微信还提供了支付安全锁功能,可以在打开微信支付时,要求输入手势密码或指纹密码。
隐私设置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朋友圈权限、添加好友方式等进行设置,控制个人信息的可见范围,保护自己的隐私。
2. 微信存在的安全风险:
网络诈骗与欺诈风险:
虚假信息与链接:不法分子可能会通过微信发送虚假信息、植入木马的链接或图片等,诱导用户点击。用户稍不注意点击后,就可能会被窃取微信账号、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例如,曾有不法分子伪装成微信官方客服,以“支付安全认证”“安全支付管理”等昵称向用户发送消息,要求点击发送的网络链接,进行“微信二次实名认证”,当用户点击链接后,会划扣账户资金。
社交工程诈骗:包括冒充熟人、领导诈骗,微信“引流”诈骗,“杀猪盘”诈骗等。诈骗分子利用微信的聊天功能,通过话术获取受害人的信任,进而骗取钱财。此外,微信群也可能成为犯罪的平台,如非法开展“黄赌毒”活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违法犯罪行为。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用户数据存储:用户在使用微信时,个人的聊天记录、绑定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会被存储在微信后台。如果微信的安全防护措施出现漏洞,或者微信平台被黑客攻击,这些个人信息就有可能泄露,对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小程序数据安全:微信小程序在使用时会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果小程序的开发者没有对用户信息在传输、存储过程中进行加密处理,就很容易受到攻击,进而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第三方应用与授权风险:用户在使用微信时,可能会授权第三方应用访问自己的微信账号信息。如果这些第三方应用存在安全漏洞或者恶意行为,就有可能获取用户的微信账号信息,造成信息泄露。
微信MMTLS加密协议的潜在安全问题:
确定性IV问题:MMTLS加密过程每次连接生成一个初始向量(IV),然后为该连接中加密的每个后续记录增加IV。在AES-GCM的加密模式下,重复使用相同的(密钥,IV)元组是灾难性的,因为它允许从AES-GCM身份验证标签中恢复密钥,并且强大的对手可能会暴力破解特定的(密钥,IV)组合。而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量,这种攻击处于可行性范围内。
缺乏前向保密性:现代通信协议通常要求具有前向保密性,以降低会话密钥的重要性。但微信的MMTLS在设计上大量使用预共享密钥(PSK),通过shortlink传输格式发送的加密数据以及长寿命的longlink连接发送的加密数据,在连接之间通常不会保留前向保密性。这意味着如果PSK密钥泄露,第三方将能够解密通过多个MMTLS连接发送的大量数据。
业务层加密问题:微信的业务层加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称模式AES-CBC结构本身存在密钥、IV重复使用等严重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目前主要影响内部业务层加密,但仍然存在被攻击的潜在风险。并且业务层加密不会对用户ID、请求URI等元数据进行加密,这也可能导致信息泄露。
总体而言,微信在安全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保障用户的通信安全和账号安全,但用户在使用微信时仍需要保持警惕,注意防范各种安全风险,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等。同时,微信平台也需要不断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加密技术的安全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