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算法在法治轨道上 “善用”,拒绝沦为 “算计” 工具

        在当今数字时代,算法已经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购物软件依据个人浏览和购买历史精准推送商品,到社交平台根据用户兴趣 “猜你喜欢” 话题,再到导航 App 凭借实时路况规划最优路线,算法带来的便利显而易见。它能够提高信息获取效率、优化服务体验,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但不可忽视的是,算法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算法推荐技术的不合理应用滋生出诸多问题。“信息茧房” 使得用户长期接触单一类型信息,思维被局限,难以接触多元观点,阻碍个人认知的拓展;“大数据杀熟” 基于用户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差异定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公平;“诱导沉迷” 则利用算法不断推送刺激性内容,让用户尤其是青少年深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这些乱象不仅损害个人利益,还扰乱市场正常秩序,削弱社会信任,更对个人隐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在算法治理方面已积极行动并取得一定成效。2022 年实施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对用户权益保护的要求,严禁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不良行为,为规范算法应用提供了基础的法律依据 。2024 年,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开展的 “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 专项行动,聚焦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劳动者权益侵害等突出问题,有力整治了算法乱象,规范了行业秩序。其中,算法备案在整个治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算法备案的概念与目的:算法备案是指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按照相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交算法的基本信息、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内容进行备案的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让监管部门全面掌握算法的运行情况,从源头预防算法滥用。通过备案,监管部门可以对不同类型算法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提前制定相应的监管策略,避免算法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损害用户权益、扰乱市场秩序等问题。
  2. 算法备案对用户权益保护的作用:当算法处于不透明状态时,用户难以知晓推荐机制,在权益受损时往往面临维权举证困难的局面。算法备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备案信息详细记录了算法的相关细节,当用户对算法推荐产生质疑,比如怀疑遭遇大数据杀熟、受到不良信息诱导时,监管部门可依据备案信息进行深入调查。这些备案资料为用户维权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加了用户在面对算法侵权时的底气。
  3. 算法备案在行业规范中的意义:从行业整体来看,算法备案有助于规范行业秩序。通过备案,监管部门能够清晰了解市场上各类算法的分布和使用情况,对于那些不符合规定的算法,可以及时要求企业整改。这就促使企业在开发和使用算法时更加谨慎,严格遵循法律法规,推动整个行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例如,对于一些诱导用户过度消费或传播虚假信息的算法,监管部门可依据备案信息迅速定位问题企业,责令其进行调整优化,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4. 算法备案的流程与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指定的流程进行备案。一般来说,企业要先准备好算法的详细资料,包括算法的类型、功能介绍、数据来源与处理方式等。然后,通过专门的备案系统或平台提交这些信息。监管部门在收到备案申请后,会对提交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备案申请,会要求企业补充或修改资料后重新提交。只有通过审核的算法,才被允许正式投入使用。
  5. 算法备案的动态管理:由于算法处于不断更新和升级的过程中,算法备案并非一劳永逸。监管部门建立了动态更新机制,要求企业在算法发生重大变化,如技术原理调整、应用场景拓展、数据处理方式改变等情况下,及时更新备案信息。这样,监管部门能够实时跟踪算法的变化,持续对算法进行有效监管,确保算法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符合相关规定。

然而,当前算法治理仍面临诸多挑战。部分企业以 “技术中立” 为幌子逃避监督管理,一些算法逻辑晦涩难懂,处于不透明状态,用户难以了解推荐机制,在权益受损时面临举证困难。此外,部分用户对算法操控缺乏警惕,过度依赖单一平台,加剧了信息偏食问题。

为了让算法回归工具本质,构建多方协同的 “共治生态” 迫在眉睫。在法律层面,相关部门要持续健全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平台主体责任,加大对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

技术治理也需要不断创新。在确保安全的可控环境中,允许企业对算法进行测试,监管部门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算法运行进行动态监测,一旦发现偏差及时纠正,逐步破解算法黑箱难题,让算法的运行更加透明、可监督。

网络平台作为算法的直接运营者,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畅通用户投诉渠道,让用户在遭遇算法不合理推送、权益受损等问题时能够便捷地反馈;另一方面,推广 “多平台比价” 等实用工具,帮助消费者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促进理性决策,同时增强市场透明度,抑制算法滥用行为。

只有让算法在效率与公平、利益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戴上法治的 “紧箍咒”,注入向善的 “价值观”,才能避免 “算法” 沦为 “算计”,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工具,助力构筑清朗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