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东:高电压里的还原 (转)

方兴东:高电压里的还原 (转)[@more@]

方兴东:高电压里的还原

李学凌

方兴东出名
  方兴东"出名"只是最近的事。方兴东浸淫电脑文章"写手"圈已经3年了,可是成为"名人"却的的确确是最近的事,南方周末上的一篇《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使得他一夜成为大众人物。
从1997年开始方兴东就开始一家又一家地"占领"IT媒体,从《计算机世界》、《电脑报》、《个人电脑》、《信息产业报》开始,直到街面上能见到的各种电脑类杂志,随便翻翻,总能见到他的文章,粗略算算,大约每周有2万字见报。许多人都说,方兴东自己就可以写出一本电脑周报,我觉得不算太夸张。可以说在IT记者圈里,方兴东早已经很有名声了,笔者外出经常遇到一些记者,提起方兴东,都大谈,和方兴东如何如何熟,以至于我都不敢说自己也认识方兴东,以免被别人认为是瞎凑热闹。即使是到了《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之后,方兴东的名气扶摇直上,我也一直没有想过要动手,写一写方兴东。直到最近,我看了许多描写方兴东的文章,把这位"微软斗士"描绘的越来越可怕(许多报纸上,刊登的方兴东的照片,不知道是不是用电脑处理过,反正都是一幅鱼眼大嘴的可怕模样,但事实上,方兴东还是"蛮帅的"),我觉得自己找到一点感觉了,可以写一写他的平常一面,算不上是正本清源,但也想打捞起一些塑料袋,易拉罐之类的垃圾,还方兴东一个清白。
  电脑圈里的记者都认为方兴东能像打印机一样写文章,应该是名燥一时,十年声名天下知,但是在《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之前,方兴东在普通人中,的确没什么名气。方兴东的许多朋友,虽然对电脑也还算是关心,但都不知道他居然还是这么有名气的写手,方兴东跟我谈起此事,总是愤愤不平。他说,信息产业的影响力太小了,普通大众根本不关心这个产业的重大问题。虽说是满嘴的愤愤不平,但实际上,方兴东还是因此受益匪浅,至少,他的文章“漫山遍野”,可他的导师一直不知道他的“第二职业”。以前,我找方兴东,总是往他的实验室打电话,只要是上课的时间,他几乎都泡在那里,虽然我不知道方兴东这个清华大学的高电压博士到底是怎样研究用高电压处理污水的,但感觉他在导师的心目中,一定是个可造之才,勤勤恳恳地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就目前的状况来看,虽然我不知道方兴东高电压的造诣到底有多深,他恐怕都要辜负导师的期望,无法继承高电压研究的衣钵。方兴东的脑门上已经深深地打上了IT的烙印,想抹也抹不掉了。

方兴东的笔耕生涯
1998年,我约方兴东写一篇自述,他写了一篇题为《我的地下工作》的“深刻总结”,这次可能应该算做方兴东第一次完整的自我总结。可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篇文章始终没能成为我们报纸上的“铅字”,害得我有一段时间不敢找他。虽然这篇文章后来在别的地方发表,但时至今日方兴东对电脑还是不肯全盘接受,小心地和电脑保持距离,方兴东很少会花时间研究电脑的小应用(有一次方兴东给我发来一封隐藏收件人的EMail,足让我纳罕了半天)。写电脑文章比较有名的人里,我只知道两个人用铅笔写文章,一个是方兴东,一个是陈幼松。有一次,我善意地嘲笑方兴东是用铅笔写作仅存的“恐龙”,他一本正经地说:“是用钢笔。”不管铅笔也好,钢笔也罢,反正方兴东写字的速度一定快的吓人,否则根本无法应付他“打印机”式的出稿方式。应该说,方兴东是一个非常勤勉的人。我第一次接触方兴东是因为《软件》杂志。我的一位朋友当时在软件杂志做编辑部主任,他给了我一大叠《软件》,当时的《软件》办的好得令我吃惊,说心里话,我从《软件》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当时,我就注意到了一个人写了很多大文章,还比较有印象的有《Wintel戴镣铐的舞蹈》、《苹果会落地吗?》、《信息双杰》等,当时方兴东的兴趣主要还在电脑历史,他一直想把电脑历史中有意义的东西发掘出来(即使到了今日,方兴东的这一兴趣也没有改变,最近他的一本书叫做《还原--创造计算机生命的100个英雄》大约是写了影响计算机发展的100个人,也是方兴东"挖掘历史"情结的继续),方兴东的文章同一般编译的电脑历史有所不同,他有很深的评论意识,他总是边写边评论,偷偷地把自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融合到看似平平常常的记叙中去。这样的人,在思想单纯的IT圈里,是比较少见的。方兴东基本上没有什么架子,不管什么样的媒体,只要向方兴东约稿,他都会尽力完成,与我所见的一般电脑文章作者不同,方兴东不太理会编辑的想法,你只要告诉他要什么方面的东西就可以了,但不要试图限定他的写作方向(反正他也不理你,何必白费劲呢)。
  方兴东的另一大特征是快。一个朋友说“年前,方兴东给我打电话说,他要写100个影响计算机发展的人物,还问我要资料,年后,我再打电话给方兴东时,他居然说他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大概写了六七十人,我就不明白,他怎么写出来的,就是抄也没这么快。”方兴东一边应付着铺天盖地的“稿债”,一边还能写100个人,而且就在这前后,他还得到了自己可爱的儿子,真是没有人能懂,他到底有多少时间。(此处,方太太最有权威,故略去。)方兴东虽然“不会打字”,但是很会上网,每次我和方兴东谈到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他总是在发表一番宏论之后,告诉我,关于这个问题,他有多少多少兆的资料。后来,我写文章,有什么资料找不到,就干脆发个E-mail给方兴东说,某某资料,赶快给我一份。方兴东写《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之前,非常关注windows CE,他一直在收集资料,方兴东最有利的工具是英语,他基本不看国内翻译好的文章,方兴东考过GRE成绩还不错,2220分,他上网就钻进国外的几大著名媒体的网站,那里的资料和评论还是新鲜的呢。我想方兴东用的最熟的快捷键一定是CTRL+S。
  《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一出来,就震动了。当时就有朋友给我来电话说,方兴东太民族主义,太义和团。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方兴东就很关注微软起诉国内电脑公司,他觉得,微软本身的版权保护体系就不合理。每每听说微软又告了那家公司,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总觉得,微软的法则不合理,他认为,用保护图书的条例来保护软件,使得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明显占便宜。
  方兴东说:我在《南方周末》发表《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如果在美国,其实只是一篇普通文章,我只是说出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东西,没必要有如此大的影响。卷入"维纳斯计划"争议的中心,有些意外,压力大得更是超乎想象。但我可以很坦然,虽然我不认为我的观点就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里没有金钱,没有偏见,我相信是站得住的,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为在这方面,我自信自己比别人更有发言权,因为我比别人钻得更深,对这一产业的全局有把握,决不是一时的激愤之作。"维纳斯"反映了这个产业还很初级。不但缺乏真正的分析头脑,而且缺乏基本的平常心。需要更多有眼光、高素质的人来提高。因此,这个领域机会很多,进入壁垒其实很低,没有专业限制。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竞争,包括和我直接较量。
方兴东就是这样一种人。《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发表后,有很多人反对,他自己的电子邮箱被塞进了大量垃圾邮件,成兆的邮件发到他的信箱,一段时间很难同朋友联络。他受到的压力,和他付出的代价,比他得到的"名声"要大得多。

方兴东何以有此人

  方兴东一人,一杆笔而已,横扫几十家IT报纸、杂志,这不是一个正常现象。有人说,方兴东无非是想多赚点稿费,一些比较知情的人说,方兴东每月稿费收入要1万多,早已飞跃小康。其实,方兴东是我所见唯一一人,总是骑着破自行车四处赶朋友的聚会,5、6公里的路,他总是骑自行车赶到,所幸的是方兴东住在清华大学,离中关村很近。方兴东的笔记本电脑,也是一家报社因为他写的文章实在是多,才借给他的,如今也已破败不堪,硬盘早该满了吧,方兴东说,如果他不再给那家报纸写文章,就没得电脑用了。方兴东很少请别人到他家里,我和方兴东交往了几年,也只去过一次,的确如报纸上所说,只有两间屋,住着一家三口,方兴东是坐在床边趴在桌子上写作的,实际上这间房子还不是方兴东的导师借给他的,真正方兴东自己的房子是一间两人合住的博士生宿舍。就是这样一介书生,在大学本科宿舍一般的家里,用一枝秃笔,挑战5000亿美元市值的微软,这是怎样的一种气度。方兴东不仅让我这样的“正牌”记者汗颜,也用自己向信息产业的媒体发出无声狂啸:在拿着近万元工资的IT记者高大丛林里,谁在思想!
  是谁夺取了IT记者思想的动力!
  1999年初,我和几个朋友与方兴东一起探讨大众媒体对电脑产业的影响时,方兴东对大众媒体抱有一种消极态度。当时,方兴东还认为,大众媒体,不具有真正的产业影响力,他说大众媒体要真正影响电脑产业,为时太早。他的重要文章,除了《南方周末》外,基本上都在"IT专业媒体",他认为,那里是影响产业思维的最重要最活跃的阵地。《维纳斯计划福兮祸兮》一文发表后,彻底改变了方兴东唯专业媒体的想法。在微软问题在大众媒体讨论的沸沸扬扬的时刻,一些专业媒体"哑"了。专业媒体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还太不成熟。我在美国《商业周刊》策划的Linux报道中,看到一边是讽刺微软的文章,另一边是微软的广告。而国内还除了大众媒体,没有几家实力超长的专业媒体,能够不为广告所动,坚持自己的观点。在专业媒体,不为广告所动,坚持独立思考的媒体,越来越少。我曾经看过一个专业媒体上一个著名的评论专栏,对前一个阶段一个公司提倡的"中国人自己的互联网"大加赞赏,满口美誉的时候,我就对这位"评论家"失去了最后的赞赏。就像当年,某位著名的科学家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那篇"一亩地到底能产多少粮"一样,很难想象,这些人如何面对后辈,如何敢拿出自己的文章高声说:这是我写的!
  我不相信,IT记者都没有思想,要等待方兴东来一一扫平,只是那些真正有思想的记者,没有办法闪现自己的光芒,时间一长,就"麻痹了翅子"忘掉了飞翔。方兴东的思想,让人骄傲,更觉悲凉。本来,高科技代表的信息产业记者,精英中的精英,不该这般沉默,这般凄凉。
  方兴东的背后,是一些媒体的二律悖反。作为媒体,不能没有思想;作为商业运作的媒体,又害怕犀利的思想得罪了广告客户。方兴东的约稿总是排的满满的,许多媒体都排队等着他的稿子;相反,又有许多成百版的报纸,里面还是空空荡荡的没有思想的旷野。这是一个休克的年代,但愿休克的时间不要太长。

方兴东自己写的简历:
方兴东  1987-1994年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获本科和硕士学位,1996年3月考入清华,现攻读博士学位。主业为高电压技术。偶入IT业,留恋忘返。开始一手做严谨枯燥之学问,一手写嬉笑怒骂之文章;一心做高压放电之正业,一心务市场分析之副业。1996年起,在《个人电脑》、《计算机世界》、《电脑报》、《信息产业报》等开设个人专栏,并为《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媒体的特约记者。文笔客观犀利,崇尚黑色幽默,打破技术屏障,体现大众视角。认为国内IT产业还处于多泡沫的初级阶段,文章应注重观点,帮助启迪,不提供答案;观点应有险度,仅提供思考,不作真理状。当然,在这个喧嚣的行业里,文章首先应是非卖品。即将出版的著作有《起来——挑战微软霸权》(合著)、《数字神坛-计算机业批判》(数字论坛丛书之一)、《骚动与喧嚣——IT业随笔》(数字论坛丛书之一)、《还原——创造计算机生命的100英雄》


《方兴东诗集》作者简介

方兴东
  现在清华大学攻读高电压博士,处于最后冲刺阶段。来自浙江义乌,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生难去农民本色。工作、生活可与务农相比拟。主种高电压技术,听起来能吓着不少人。但大部分时候,是在实验室自己吓自己。业余还兼种诗歌与计算机市场分析。前者始于上大学时,当时正是热门,如今越来越象珍稀作物。种得艰辛,收得也不多。成果大多数发表在自己的本子上。有零零星星散播于《诗刊》、《星星》、《诗歌报》、《诗神》等刊物以及《开放的天空》等诗选中。本诗集为首次结集。至于计算机市场分析,始于上博士期间,是当今最热门行当。因此比较高产,广播于《南方周末》、《计算机世界》、《电脑报》、《信息产业报》、《中国青年报》等地,并著有《数字神坛》、《骚动与喧哗》、《还原》等书。98年博士论文《高电压水处理技术》也将杀青。用农民的行语来说,99年托老天的福,收成不错。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752019/viewspace-980058/,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752019/viewspace-98005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