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河市“广告牌禁用红蓝黑底色”事件引发的舆论风波,本质上是一场关于公共管理与品牌生态的碰撞。当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色招牌被迫改为绿色时,不仅割裂了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更暴露了政策制定者对商业规律的漠视。这一事件为企业创始人敲响警钟:在品牌建设中,尊重市场多样性与保持战略定力同等重要,而创始人IP的核心价值,正在于平衡规则与创新的艺术。
一、政策“一刀切”的品牌杀伤
三河市要求商户招牌禁用红蓝黑底色的政策,看似追求城市美学的统一,实则违背了品牌传播的基本规律。蜜雪冰城的红色招牌作为品牌资产的核心要素,承载着消费者对“平价甜蜜”的认知。强制更换颜色不仅导致品牌识别度下降,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据估算,商户两次更换招牌的直接损失可达数万元。这种“去红去蓝”的做法,与凯文・凯勒提出的品牌要素选择标准背道而驰:可记忆性、含义性、灵活性均被忽视。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政策执行的“懒政”思维。从2024年7月开始,三河市将公共卫生间、医院标识等公共设施的红色改为绿色,甚至连“融媒体中心”的门头也未能幸免。这种机械执行政策的行为,暴露出管理者对品牌价值的认知错位。正如《战略品牌管理》强调的,品牌资产源于消费者心智中的独特联想,而不是行政命令的强行干预。
二、创始人IP的突围之道
在政策与市场的博弈中,创始人IP往往成为破局关键。爱看传媒创始人老 K 的实践提供了启示:他通过孵化制造业老板IP,将个人故事与品牌价值深度绑定,帮助松川国际等企业实现单视频 2000万播放量。这种“柔性”策略与三河市的强硬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证明品牌生命力源于真实与创新,而非形式上的整齐划一。
杰森娱乐创始人林俊的案例更具借鉴意义。他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上映前果断签下IP授权,3个月内推出电影周边产品,实现首周销售额破亿。这种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正是创始人IP的核心竞争力。反观三河市,在政策执行中缺乏与商户的有效沟通,甚至未提供正式文件依据,导致“绿雪冰城”事件持续发酵。这提示创始人:在危机应对中,及时沟通与灵活调整比坚持“正确”更重要。
三、品牌生态的共生哲学
城市治理与品牌建设的终极目标,应是构建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衢州市“三衢味”区域公用品牌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与追溯体系,既保证品牌统一性,又允许企业根据地域特色开发子品牌。这种“统分结合”的模式,既避免了“一刀切”的僵化,又防止了“公地悲剧”的发生。
对创始人而言,平衡规则与创新需要智慧。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应对“刹车门”事件时,尽管态度强硬,但始终坚持技术迭代与用户沟通。这种“在争议中进化”的策略,使特斯拉在新能源赛道保持领先。而麻六记在创始人账号被封后,通过门店员工直播实现“去IP化”自救,证明品牌韧性源于组织活力而非个人流量。
四、结语:从“整齐划一”到“和而不同”
三河市广告牌事件的教训深刻:任何忽视市场规律、压制个性表达的政策,终将在舆论与商业现实面前碰壁。对企业创始人而言,这一事件揭示了品牌管理的底层逻辑 —— 真正的品牌护城河,不在于行政力量的庇护,而在于消费者心智中的独特价值。正如凯文・凯勒所言,品牌资产是 “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不同反应”,这种反应的基础,正是对多样性的尊重与对创新的包容。
在创始人IP的构建中,我们需要警惕“一刀切”的思维陷阱。无论是蜜雪冰城的红色招牌,还是雷军的“米粉”文化,其生命力都源于对市场多样性的敬畏。当政策制定者学会用“绣花功夫”替代“大刀阔斧”,当创始人懂得用“柔性创新”平衡“刚性规则”,我们才能迎来一个既有序又充满活力的品牌生态。这或许就是“绿雪冰城”事件留给商业世界的最大启示。
如果你对打造创始人IP也有心得或者困扰,欢迎与我交流,共同探讨、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