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学 ---------- 计算机网络(一)(湖科大笔记)

1. 2因特网概述

1.网络、互连网(互联网)和因特网

网络(Network)由若干个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网络打印机都是一个结点,将它们互连起来的交换机也是一个结点。结点之间的互连还需要使用链路(可以是有线链路也可以是无线链路)

本例中,4个结点和3段链路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网络。

多个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 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特网(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用户数以亿计,互连的网络数以百万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image-20220508151226974

普通用户通过 ISP 接入到因特网的。ISP 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到成块的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以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

任何机构和个人只要向 ISP 交纳规定的费用,就可以从 ISP 得到需要的IP地址。

因为因特网上的主机都必须有IP地址才能进行通信。

我国主要的ISP是我们都比较熟悉的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这三大电信运营商。

image-20220508151316943

最高级别的第一层 ISP 的服务面积最大,第一层 ISP 通常也被称为因特网主干,一般能够覆盖国际性区域范围,并拥有高速链路和交换设备。第一层 ISP 之间直接互联。

第二层 ISP 和一些大公司都是第一层 ISP 的用户,通常具有区域性或国家性覆盖规模,与少数第一层 ISP 相连接。

第三层 ISP 又称为本地 ISP,它们是第二层 ISP 的用户,且只拥有本地范围的网络。一般的校园网或企业网,以及住宅用户和无线移动用户, 都是第三层 ISP 的用户。

image-20220306172025489

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基于 ISP 的多层次结构网络。

今天的因特网由于规模太大,已经很难对整个网络的结构给出细致的描述。

相隔较远的两台主机间的通信可能需要经过多个 ISP

(一旦某个用户能够接入到因特网,那么他就可以成为一个 ISP ,所需要做的就是购买一些如调试器或路由器这样的设备,让其他用户能够和他相连。)

一个 ISP 可以很方便地在因特网拓扑上增添新的层次和分支。

3.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image-20220508151426862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RFC文档都是因特网标准,只有一小部分RFC文档最后才能变成因特网标准。

4.因特网的组成

从功能上,划分为两部分。

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中的主机,可以是台式电脑或大型服务器,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还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以及物联网智能硬件,例如:空气质量监测仪,智能摄像头等。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是一种专用计算机,但不称它为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网络核心最主要的内容)

image-20220306174834550

1.3三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在电话问世后不久,人们就发现,要让所有的电话都两两相连是不现实的。

例如,两部电话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但若有5部电话要两两相连,则需要10对电线。 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建接方法需要的电线数量就太大了。

如果有n部电话机需要两两相连,那么需要二分之n乘n减1对电话线。

要使得每部电话能够很方便地和另一部电话进行通信,就应当使用一个中间设备将这些电话连接起来。这个中间设备就是电话交换机。

每一部电话都连接到电话交换机上,可以把电话交换机简单地看成是一个有多个开关的开关器。 可以将需要通信的任意两部电话的电话线路按需接通,从而大大减少了连接的电话线数量。

构成了覆盖全世界的电信网

image-20220508151655270

电话交换机接通电话线的方式称为电路交换;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Switching)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的三个步骤

​ 1.建立连接(分配通信资源)

​ 2.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 3.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image-20220306200600117

​ (电路交换示意图)
用户线归电话用户专用,而电话交换机之间拥有的大量话路的中续线则是许多用户共享的。

建立连接:例如,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建立连接。当被叫用户听到电话交换机送来的拨号音并摘机后,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条连接,也就是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这条连接保证了双方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双方通信时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通话:在整个通话期间,第一步建立连接所分配的通信资源始终被占用。

释放连接:通话完毕挂机后,电话交换机释放刚才使用的这条专用的物理通路,(把刚才占用的所有通信资源归还给电信网)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

当使用电路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时,其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这是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地出现在传输线路上的。

因此计算机网络通常采用分组交换,而不是电路交换。

在因特网中,最重要的分组交换机就是路由器,它负责将各种网络互连起来,并对接收到的分组进行转发,也是就进行分组交换。

一个例子:假设主机H6的用户要给主机H2的用户发送一条消息。

通常我们把表示该消息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也可简称为“包”,相应地,首部也可称为“包头”。

问题:添加首部的作用是什么?这不是额外加大了待传输的数据量吗?

答:实际上,首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首部中肯定包含了分组的目的地址,否则分组传输路径中的各分组交换机(也就是各路由器)就不知道如何转发分组了,分组交换机收到一个分组后, 先将分组暂时存储下来,再检查其首部,按照首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查表转发,找到合适的转发接口,通过该接口将分组转发给下一个分组交换机。

image-2022030709022046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本例中,主机H6将所构造出的各分组依次发送出去,各分组经过途中各分组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最终到达主机H2。主机H2收到这些分组后,去掉它们的首部,将各数据段组合还原出原始报文。

(本例中,只演示了分组传输过程中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各分组从源站到达目的站可以走不同的路径(也就是不同的路由);另一种是分组乱序,也就是分组到达目的站的顺序不一定与分组在源站的发送顺序相同。对于可能出现的分组丢失、误码、重复等问题并没有演示,将在后续详细介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上述的分组交换过程中,发送方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构造分组和发生分组;路由器(也就是分组交换机)所要完成的任务是缓存分组和转发分组,简称为存储转发;接收方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接收分组和还原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与分组交换类似,报文交换中的交换结点也采用存储转发方式。但报文交换对报文的大小没有限制,这就要求交换结点需要有较大的缓存空间。(需要注意:报文交换主要用于早期的报文通信网,现在较少使用,通常被较先进的分组交换方式所取代。)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对比

假设A,B,C,D是分组传输路径上所要经过的4个结点交换机,纵坐标为时间。

对于电路交换,通信之前首先要建立连接;连接建立好之后,就可以使用已建立好的连接进行数据传送;数据传送结束后,需要释放连接,以归还之前建立连接所占用的通信线路资源。

对于报文交换,可以随时发送报文,而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交换机,全部存储下来后进行查表转发,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对于分组交换,可以随时发送分组,而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依次在各结点交换机上存储转发。各结点交换机在发送分组的同时,还缓存接收到的分组。

当使用电路交换时,一旦建立连接,中间的各结点交换机就是直通形式的,比特流可以直达终点;

当使用报文交换时,整个报文需要在各结点交换机上进行存储转发,由于不限制报文的大小,因此需要各结点交换机都具有较大的缓存空间。

当使用分组交换时,构成原始报文的一个个分组,在各结点交换机上进行存储转发,相比报文交换,减少了转发时延,还可以避免过长的报文长时间占用链路,同时也有利于进行差错控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种交换方式各自的优缺点。

电路交换的优点:

第一、通信时延小(这是因为通信线路为通信双方用户专用,数据直达,因此通信时延非常小,当连续传输大量数据时,这一优点非常明显。)

第二、有序传输(这是因为通信线路双方之间只有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数据只在这一条线路上传输,因此不存在时序问题。)

第三、没有冲突(不同的通信双方拥有不同的信道,不会出现争用物理信道的问题。)

第四、适用范围广(电路交换既适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适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第五、实时性强(这主要得益于其通信时延小的优点。)

第六、控制简单(电路交换的结点交换机及其控制都比较简单。)

电路交换的缺点:

第一、建立连接时间长(电路交换的平均连接建立时间对计算机通信来说太长。)

第二、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电路交换一旦建立连接,物理通路就被通信双方独占;即使通信线路空闲,也不能供其他用户使用,因而信道利用效率很低。)

第三、灵活性差(只要连接所建立的物理通路中的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必须重新拨号建立新的连接)

第四、难以规格化(电路交换时,数据直达,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不同速率的终端很难相互进行通信,也难以在通信过程中进行差错控制。)

报文交换的优点:

第一、无需建立连接(报文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建立来连接的时延,用户可以随时发送报文。)

第二、动态分配线路(当发送方把报文传送给结点交换机时,结点交换机先存储整个报文,然后选择一条合适的空闲线路,将报文发送出去。)

第三、提高线路可靠性(如果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会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因此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第四、提高线路利用率(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用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分段部分占用物理线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第五、提供多目标服务(一个报文可以同时发送给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

报文交换的缺点:

第一、引起了转发时延(这是因为报文在结点交换机上要经历存储转发的过程。)

第二、需要较大的存储缓存空间(这是因为报文交换对报文的大小没有限制。)

第三、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这是因为报文需要携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

分组交换的优点:

第一、无需建立连接(分组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建立连接的时延,用户可以随时发送分组。)

第二、线路利用率高(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用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分段部分占用物理线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第三、简化了存储管理(这是相对于报文交换而言的,因为分组的长度固定,相应的缓冲区的大小也固定,管理起来相对容易)

第四、加速传输(由于分组是逐个传输的,这就使得后一个分组的存储操作与前一个分组的转发操作可以同时进行。)

第五、减少了出错概率和重发数据量 (因为分组比报文小,因此出错概率必然减小,即便分组出错,也只需重传出错的分组,这比重传整个报文的数据量小很多,这样不仅提高了可靠性,也减少了传输时延)

分组交换的缺点:

第一、引起了转发时延(这是因为分组在结点交换机上要经历存储转发的过程)

第二、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将原始报文分割成等长的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都要加上源地址、目的地址等控制信息,从而构成分组,因此使得传送的信息量增大了。)

第三、分组交换采用数据报服务时,可能会出现失序、丢失、或重复分组,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需要重新还原成原始报文,比较麻烦;如分组交换采用虚电路服务,虽然没有分组失序问题,但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需电路释放三个过程。

1.4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定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该图所示是否是一个计算机网络?

很显然,这不是计算机网络,因为图中所示的各终端机只是具有显示和输入设备的终端,而并不是自治的计算机。因此,这只是一个运行分时系统的大型机系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使用者分类

公用网是指电信公司出资凝建造的大型网络。

“公用”的意思就是所有愿意按电信公司的规定交纳费用的人都可以使用这种网络。因此公用网也可称为公众网。

专用网是指某个部门为本单位的特殊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网络。

这种网络不向本单位以外的人提供服务。例如。军队。铁路、电力等系统均有本系统的专用网。

按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有线网络包插双绞线网络、光纤网络等。

无线局域网所使用的WFi技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

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可以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域网PAN。

广域网

广域网的覆盖范围通常为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覆盖一个国家。地区、甚至横跨几个洲,因而有时也称为远程网。

广域网是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其任务是为核心路由器提供远距离(例如,跨越不同的国家的)高速连接。互连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城域网和局域网。

城域网

城域网的覆盖范围一般是一个城市,可跨越几个街区甚至整个城市,其作用距离为5至50公里。城域网通常作为城市骨平网,互连大量企业、机构和校园局域网。(近几年,城域网已开始成为现代城市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为大量用户提供接入和各种信息服务,并有趋势将传统的电信服务、有线电视服务和互联网服务融为一体。)

局域网

局域网一般用微型计算机或工作站通过高速通信线路相连。速率通常在10Mbit/s以上,但地理止则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如一个实验室、一幢楼或一个校园内,距离一般在1公里左右。

局域网通常由某个单位单独拥有,使用和维护。在局域网发展的初期,一个学校或工厂往往只拥有一个局域网。现在局域网己被常广泛地使用,一个学校或企业大都拥有许多个互连的局域网,这样的网络常称为校园网或企业网。

个域网

个域网是个人区域网络的简称,它不同于上述网络,不是用来迕接普通计算机的,而是在个人工作的地方把属于个人使用的电孑设备,例如,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鼠标、键盘、耳机等,用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网络。因此,也常称为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其覆盖范围大约为10米。

需要注意的是,若中央处理机之间的距离非常近,例如,仅1米的数量级甚至更小,则一般就称之为多处理机系统,而不称它为计算机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类

总线型网络

使用单根传输线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image-20220307195426214

优点:建网容易、增减结点方便、节省线路;

缺点:重负载时通信效率不高,总线任意一处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

星型网络

将每个计算机都以单独的线路与中央设备相连。中央设备早期是计算机,后来是集线路;现在一般是交换机或路由器。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wPiKf6TA-1651929209936)(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Ckingt-k/photos/main/image-20220307201316758.png)]

优点:便于网络的集中控制和管理,(因为端用户之间的通信必须经过中央设备)

缺点:成本高,中央设备对故障敏感

环形网络

将所有计算机的网络接口连接成一个环。(典型的例子是令牌环局域网)

image-20220307201508844

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双环,环中信号是单向传输的。

网状网路

一般情况下,每个结点至少由两条路径与其他结点相连,多用在广域网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点:可靠性高,缺点:控制复杂、线路成本高。

1.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使用U盘和硬盘的经历,在使用中会发现,操作系统给出的容量与厂家标称的容量不同。

例如计算机中的一块固态硬盘,标称容量为250GB,但操作系统给出的容量为232.8GB,这是什么原因?

厂家给出的单位GB中的G,为10的9次;而操作系统中数据量单位GB中的G创为2的30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平时可以进行估算,则分子和分母上的“兆”可以直接约掉。对于本例,结果为8秒,与精确计算的差别不是很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在传统的通信线路上传送的电话信号的标准带宽为3.1kHz,范围从300Hz到3.4kHZ,这是话音的主要成分的频率氛围。

有朋友问:“你家的出口网速有多大?”,回答:“最高速率为200Mb/s”,这个最高速率,就是你家网络的出口宽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这是一个带宽为1Gb/s的以太网。其吞吐量受带宽限制,最高为1Gb/s,通常只能达到7OOMb/s

时延

来看看分组从源主机传送给目的主机的过程中,都会在哪些地方产生时延。

源主机将分组发往传输线路,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发送时延。

代表分组的电信号在链路上传输,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传播时延。

路由器收到分组后,对其进行存储转发,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我们把这段时间称为处理时延。

一般来说,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的路径会由多段链路和多个路由器构成,因此会有多个传播时处和处理时延。

网络时延由三部分构成,它们是: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和处理时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时延的计算公式为分组长度除以发送速率。

对发送速率做一下说明:如图所示。这是家庭局域网的一部分,网卡的发送速率,信道带宽,交换机的接口速率,它们共同决定着主机的发送速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若网卡的发送速率为1Gb/s,信道带宽为1Gb/s,交换机的接口速率为1Gb/s,则主机的发送速率理论上最大可以达到1Gb/s。

若网卡的发送速率为100Mb/s,信道带宽为1Gb/s,交换机的接口速率为1Gb/s,则主机的发送速率理论上最大可以达到100Mb/s。

若网卡的发送速率为1Gb/s,信道带宽为100Mb/s,交换机的接口速率为1Gb/s,则主机的发送速率理论上最大可以达到100Mb/s。

得出,在构建网络时,应该做到各设备间以及传输介质的速率匹配,这样才能完全发挥出本应具有的传输性能。

传播时延的计算公式由信道长度除以电磁波传播速率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速率是光速。即3乘以10的8次方米每秒。电磁波在网络传输媒体中的传播速率比在自由空间要略低一些;

在铜线电缆中的传播速率约为2.3乘以10的8次方米每秒;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约为2.0乘以10的8次方米每秒。

因此,要计算传播时延。首先应该确定采用的是什么传输媒体,进而可以确定电磁波在该传输媒体中的传播速率。

问题:在处理时延忽略不计的情况下,网络总时延中是传播时延占主导呢,还是发送时延占主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默认电磁波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把传输链路看成一个管道,其长度为传播时延,横截面积为带宽,则时延带宽积就是该管道的体积。可以想象成管道充满了比特。

往返时间

看例子:以太网上的某台主机,要与无线局域网中的某台主机进行信息交互。

往返时间RTT是指 从源主机发送分组开始,直到源主机收到来自目的主机的确认分组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有关时延的知识分析一下,分组时在以太网上耗时较多,还是在这个无线局域网上耗时较多,又或者是在卫星链路上耗时较多?

答案是卫星链路耗时较多,一般情况下,卫星链路的距离比较远,所带来的传播时延比较大。例如,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球36000共公里,那么可以计算出通过同步卫星转发分组所带来的传播时延,大约为240m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利用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丢包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网络的丢包率较高时,通常无法使用网络应用正常工作。

情况一:

主机发送的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误码,当分组进入传输路径中的结点交换机后,被结点交换机检测出了误码,进而被丢弃。至于结点交换机是如何检测出分组有误码,后续讲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情况二:

假设路由器R5当前的输入缓冲区已满,此时主机发送的分组到达该路由器,路由器没有存储空间暂存该分组,只能将其丢弃。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路由器会根据自身的拥塞控制方法,在输入缓存还未满的时候就主动丢弃分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6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常见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背景: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连,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77年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该问题。

​ 提出了─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成网的标准框架,就是著名的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简称为OSI 是一个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OSI 未能占据市场的原因:

​ 第一、OSI 的专家缺乏实际经验,他们在完成 OSI 标准时没有商业驱动力。

​ 第二、OSI 的协议实现起来复杂,而且运行效率很低。

​ 第三、OSI 标准的制定周期太长,因而使得按 OSI 标准生产的设备无法进入市场。

​ 第四、OSI 的层次划分也不太合理,有些功能在多个层次中重复出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虽然整套的 OSI 国际标准都已经制订出来了。但这时因特网已抢先在全世界覆盖了相当大的范围,因特网从1933年开始使用TCP/P协议族,并逐步演变成 TCP/IP 参考模型。是一个四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比较,TCP/IP 体系结构去掉了会话层和表示层,IP 协议的中文意思是国际协议,所以网络层称为国际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大多数用户每天都有接入因特网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的主机必须使用 TCP/IP 协议。

(即使用户的网络不需要接入因特网,也可以使用 TCP/IP 协议)

在用户主机的操作系统中,通常都带有符合 TCP/IP 体系结构标准的 TCP/IP协议族。而用于网络互连的路由器中,也带有符合 TCP/IP 体系结构标准的 TCP/IP协议族。(只不过路由器一般只包含网络接口层和网际层)

TCP/IP体系结构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规定什么具体的肉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互连全世界名种不同的网络接口,例如有线的以太网接口,无线局域网的WiFi接口,而不限定仅使用一种或几种网络接口。

因此,本质上 TCP/IP 体系结构只有上面的三层。IP 协议是 TCP/IP 体系结构网际层的核心协议。

TCP利和UDP是 TCP/IP 体系结构运输层的两个重要协议。

(运输层有两个重要协议,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另一个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IP 体系结构的应用层包含了大量的应用层协议,例如HTTP、SMTP、DNS、RTP等。

IP协议可以将不同的网络接口进行互连,并向其上的TCP协议和UDP协议提供网络互连服务。

而TCP协议在享受 IP 协议提供的网络互连服务的基础上,可向应用层的相应协议提供可靠传输的服务。

UDP协议在享受 IP 协议提供的网络互连服务的基础上,可向应用层的相应协议提供不可靠传输的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 协议作为 TCP/IP 体系结构网际层的核心协议。

一方面负责互连不同的网络接口,另一方面为各种网络应用提供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领域,TCP/IP协议族常称为TCP/IP协议栈,这是因为 TCP/IP 协议体系的分层结构,与数据结构中的栈,在图形画法上是类似的。由于 TCP/IP 体系结构为了将不同的网络接口进行互连,因此它的网络接口层并没有规定什么具体的肉容。 会缺少一部分内容,因此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时往往采用折中的办法,综合 OSI 和 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五层协议的 原理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五层协议的原理体系结构进行研究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的必要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条网线连接起来。

考虑以下问题

一个是采用怎样的传输媒体。例如,常见的双绞线网线。

另一个是在计算机上采用怎样的物理接口来连接传输媒体。例如,RJ45以太网接口。

使用怎样的信号来表示比特0和1。 例如 使用方波信号,低电平表示0,高电平表示1。

将这些问题划归到物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

​ 第一、严格来说,传输媒体并不属于物理层,它并不包含在体系结构中。

​ 第二、计算机网络中传输的信号,并不是我们举例的方波信号。之所以举例成方波信号,是为了让初学者容易理解。

实用的计算机网络,一般都由多台主机构成。

例如:主机A,B,C,D,E通过总线互连,构成了一个总线型网络。

假设已经解决了物理层的问题

使用的计算机网络,一般都由多台主机构成。

例如:主机A,B,C,D,E 通过总线互连,构成了一个总线型网络。

假设已经解决了物理层问题,主机间可以发送信号来传输比特0或1了。

如图所示:主机A要给主机C发送数据,但是,表示数据的信号会通过总线传播到总线上的每一个主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机C如何知道该数据是发送给自己的,自己要接收?

而主机B,D,E又如何知道该数据并不是发给自己的,自己应该拒绝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另外,对于总线型的网络,还会出现下面这种经典的问题。

例如,某个时刻总线是空闲的,也就是没有主机使用总线来发送数据。

片刻之后,主机B和D同时向总线发送数据,必然会造成信号碰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总线型的网络早已淘汰,现在常用的是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将多台主机互连形成的交换式以太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太网交换机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归到数据链路层。

(到这里,会发现,只要解决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各自所面临的问题,就可以实现分组在一个网络上传输了。)

但是,因特网是由非常多的网络和路由器互连起来的,仅解决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问题,还是不能正常工作。

看一个例子:

这是一个由3个路由器,4个网络互连起来的小型互连网。可以看成因特网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之前的例子中,仅有一个网络,不需要对网络进行标识。而在本例中,有多个网络。很显然,面临着如何标识各网络以及网络中各主机的问题。)

例如:网络N1中各设备的IP地址,该类IP地址的前三个十进制数用来标识网络,第四个十进制数用来标识主机。

在本例中,网络N1的网络号为192.168.1,该网络上的笔记本电脑,服务器,以及路由器接口的 IP 地址的前三个数应该都是192.168.1。因为它们都在网络N1上。而第四个十进制数分别是1,2,254,各不相同,用来标识它们自己。

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传输路径往往不止一条。分组从源主机到目的主机可走不同的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这些问题划归到网络层

如果解决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网络层各自的问题,则可以实现分组在网络间传输的问题。

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应用而言,这仍然不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假设这台主机中运行着两个与网络通信相关的应用进程,

这台服务器中运行着与网络通信相关的服务器进程。

某个时刻,主机收到了来自服务器的分组,那么这些分组应该交给浏览器进程处理呢?还是应该交给QQ进程处理?

这就引出了我们如何标识与网络通信相关的应用进程,进而解决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问题。

另外,如果某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了误码,或者由于路由器繁忙,导致路由器丢弃分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这些问题划归到运输层。

解决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运输层各自的问题,则可以实现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

在此基础上,只需制定各种应用层协议,并按协议标准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将这些问题划归到应用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思想举例

一个具体的网络通信实例

假设网络拓扑如下所示:

主机属于网络N1,Web服务器属于网络N2,N1和N2通过路由器互连。我们使用主机中的浏览器来访问Web服务器,当输入网站后,主机会向Web服务器发送请求。web服务器收到请求后,会发回相应的响应。

主机的浏览器接收到响应后,将其解析为具体的网页内容显示出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主机和Web服务器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实际上是主机中的浏览器应用进程,与Web服务器中的Web服务器应用进程之间基于网络的通信。

体系结构的各层,在整个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从主机端按体系结构自顶向下的顺序来看

应用层按HTTP协议的规定,构建一个HTTP请求报文,这是该报文的内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层将HTTP请求报文交付给运输层处理,运输层给HTTP请求报文添加一个TCP首部,使之成为TCP报文段。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该首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区分应用进程,以及实现可靠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输层将TCP报文段交付给网络层处理。网络层给TCP报文段添加一个IP首部,使之成为 IP 数据报。

(这是IP数据报的首部格式,该首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使 IP 数据报,可以在互连网上传输,也就是被路由器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层将 IP 数据报交付给数据链路层处理。数据链路层给 IP 数据报添加一个首部和一个尾部,使之成为帧。

假设网络N1是以太网,这是以太网帧首部的格式 ,该首部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让帧能够在一段链路上或一个网络上传输,能够被相应的目的主机接收。这是以太网帧尾部的格式,其作用是为了让目的主机检查所接收到的帧是否有误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链路层将帧交付给物理层。物理层将帧看作是比特流。

由于网络N1是以太网,因此物理层还会给该比特流前面添加前导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导码的作用是为了让目的主机做好接收帧的准备。

物理层将添加有前导码的比特流,变换成相应的信号发送到传输媒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通过传输媒体到达路由器。看路由器的处理过程。

物理层将信号变换为比特流。然后去掉前导码,将其交付给数据链路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实际上交付的是帧。,数据链路层将帧的首部和尾部去掉后,将其交付给网络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实际上交付的是 IP 数据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层解析 IP 数据报的首部,从中提取出目的网络地址,然后查找自身的路由表,确定转发端口,以便进行转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层将 IP 数据报交付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给 IP 数据报添加一个首部和一个尾部使之成为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链路层将帧交付给物理层。物理层将帧看作是比特流。

由于网络N2是以太网,因此物理层还会给该比特流前面添加前导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前导码的作用是为了让目的主机做好接收帧的准备。

物理层将添加有前导码的比特流,变换成相应的信号发送到传输媒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信号通过传输媒体到达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的处理过程

物理层将信号变换为比特流。然后去掉前导码,将其交付给数据链路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实际上交付的是帧。,数据链路层将帧的首部和尾部去掉后,将其交付给网络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实际上交付的是 IP 数据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层将 IP 数据报的首部去掉后,将其交付给运输层

这实际上交付的是TCP报文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输层将TCP报文段的首部去掉后,将其交付给应用层。

这实际上交付的是HTTP请求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层对HTTP请求报文进行解析,然后给主机发回HTTP响应报文。与之前过程类似,HTTP响应报文需要在Web服务器层层封装,然后通过物理层变换成相应的信号,再通过传输媒体传输到路由器。路由器转发该响应报文给主机。主机通过物理层将收到的信号转换为比特流。之后通过逐层解封,最终取出HTTP响应报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专业术语

这些专用术语来源于 OSI 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 将这些专用术语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个作为分类名称,实体、协议、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思考:通信双方的网卡,是不是对等实体呢?通信双方中的、正在进行通信的应用进程,是不是对等实体呢?

回答是肯定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应用层对等实体在应用层协议的控制下进行逻辑通信。

注意:之所以称为逻辑通信,是因为这种通信其实并不存在。他只是我们假设出来的一种通信。目的在于方便我们单独研究体系结构某一层时,不用考虑其他层。

例如:当我们研究运输层时,我们可以假设运输层的对等实体在进行逻辑通信,而不用顾及其他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是 IP 数据报的格式。其中的小格子称为字段或域;数字表示字段的长度,单位是位(也就是比特)。

语法就是定义了这些小格子的长度和先后顺序。换句话说,语法定义了所交换信息由哪些字段以及何种顺序构成。

应用实例,主机要访问远程Web服务器,它会构建一个HTTP的GET请求报文,然后将其发送给Web服务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Web服务器收到该报文并进行解析,知道这是一个HTTP的GET请求报文。于是就在自身内部查找所请求的内容,并将所找到的内容封装在一个HTTP响应报文中发回给主机。

image-20220317213129532

主机收到HTTP响应报文后,对其进行解析,取出所请求的内容并由浏览器解析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例子体现出通信双方收到分组后完成在怎样的操作。(对于本例)这是HTTP协议的语义所定义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同步,并不是指始终频率同步。

例如,这是TCP采用的“三报文握手”建立连接的过程。要想进行运输层TCP实体间的逻辑通信,首先必须建立连接。从连接建立的过程就可以看出TCP客户端和TCP服务器之间的时序关系,以及各自的状态转换。只有双方建立连接后,才能进行TCP数据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如:运输层对等实体享受网络层提供的服务,并在运输层协议的控制下进行逻辑通信,给应用层提供服务。应用层给用户提供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通信双方所交互的数据包有专门的术语。
我们把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包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例如:协议数据单元PDU,数据链路层对等实体逻辑通信的数据包称为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章练习题

体系结构相关习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是 端到端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CP/IP四层体系结构,及其各层所包含的典型协议即可。例如,网络协议 IP 是TCP/IP体系结构的核心协议。

运输层有两个重要协议,一个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另一个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它们使用 IP 协议提供的服务。应用层包含大量应用协议。例如,HTTP、SMTP、DNS、RTP等。

这些应用协议有些使用TCP协议提供的服务,有些使用UDP协议提供的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OSI 网络七层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络互连的相关知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输的数据包称为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机网络分层思想举例,介绍了数据包层层封装和解封的过程。当时使用五层原理体系结构。本题采用 OSI 七层原理体系结构

应用层欲发送400B数据,也可称为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简称应用层PDU。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应用层将其交付给表示层。表示层给应用层PDU添加一个20字节的首部,使之成为表示层PDU,并将其交付给会话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类推

数据链路层给网络层PDU添加一个20字节的首部,使之成为数据链路层PDU,并将其交付给物理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根据题意可知,应用层本来想发送的是400B数据,但是经过其下面五层的逐层封装,每层引入20B的额外开销,实际上需要发送的数据量为400B加上额外的5个20B。因此,可以计算出应用层数据传输效率为400B除以400B加上20B乘以5,结果为80%

时延相关习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发送速率应该从网卡速率、信道带宽、以及对端的接口速率中取小者。

  • 3
    点赞
  • 1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Cross-Attention指的是Transformer架构中的一种注意力机制,它用于混合两个不同嵌入序列的注意力。这两个序列必须具有相同的维度,并且可以是不同的模式形态,比如文本、声音、图像等。在Cross-Attention中,一个序列作为输入的Q,定义了输出的序列长度,而另一个序列提供输入的K和V。 Cross-Attention与Self-Attention不同之处在于,Cross-Attention的输入来自不同的序列,而Self-Attention的输入来自同一个序列。但除此之外,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在Transformer中,Cross-Attention通常是指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的交叉注意力层。在这一层中,解码器会对编码器的输出进行注意力调整,以获得与当前解码位置相关的编码器信息。具体的计算过程包括:编码器输入(通常是来自编码器的输出)和解码器输入(已生成的部分序列)被分别表示为enc_inputs和dec_inputs。解码器的每个位置会生成一个查询向量(query),用来在编码器的所有位置进行注意力权重计算。编码器的所有位置会生成一组键向量(keys)和值向量(values)。通过对查询向量和键向量进行点积操作,并通过softmax函数获得注意力权重。注意力权重与值向量相乘,并对结果进行求和,得到编码器调整的输出。这样,Cross-Attention机制帮助解码器能够有效地建模当前生成位置的上下文信息。 <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2* [【科研】浅学Cross-attention?](https://blog.csdn.net/MengYa_Dream/article/details/126688503)[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2"}}]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3* [交叉注意力机制CrossAttention](https://blog.csdn.net/m0_63097763/article/details/132293568)[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3^chatsearchT3_2"}}]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reference_list ]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