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大杀器--迭代器、生成器

要判断一个Pythonista编写的代码够不够pythonic,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灵活运用迭代器。
首先要介绍一下什么是迭代器:在python中有两种循环语句,while和for。通常我们可以以c风格来使用它们,但是python额外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方便和高效的使用方式。通俗的来说就是边生产边消费。代码易读性和简洁高效性之争
首先要介绍一下几个概念之间得差异:

  1. 可迭代对象: 除了列表、元组、字符串、元组、集合、字典等序列外,只要实现了__iter__和__getitem__中任意一个方法的对象都是可以进行迭代的。不同的是,在进行迭代的时候解释器会调用iter函数,iter函数会检查对象是否实现了__iter__方法,如果实现了就会调用它得到一个生成器,如果没有实现__iter__方法但是实现了 __getitem__方法,Python 会创建一个迭代器, 尝试按顺序(从索引 0 开始) 获取元素。isinstance(objiect, Iterable)只会检测__iter__方法,忽略了__getitem__方法。

    # coding=utf8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list_a = [3, 3, 45, 6]
    dict_b = {'a': 'ji', 'b': 'ok', 'c': 'illegall'}
    set_c = {'df', 'fdk', 'lo'}
    tuple_d = ('jfk', 'dj', 'ilsl')
    str_e = 'jkilljls'
    isinstance(list_a, Iterable)  # True 列表是可迭代对象
    isinstance(dict_b, Iterable)  # True 字典是可迭代对象
    isinstance(set_c, Iterable)  # True 集合是可迭代对象
    isinstance(tuple_d, Iterable)  # True 元组是可迭代对象
    isinstance(str_e, Iterable)  # True 字符串是可迭代对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Queue:
    	def __init__(self, q):
        	self.queue = q
    
    	def __iter__(self):
        	for item in self.queue:
            	yield item
    
    	#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     return self.queue[item]
    
    queue = Queue([1, 4, 5, 8])
    print(isinstance(queue, Iterable))  #True 只要实现了__iter__方法则该对象就是可迭代对象,还有其他情况见后面
    
    class Queue:
    	def __init__(self, q):
        	self.queue = q
    
    	#def __iter__(self):
    	#    for item in self.queue:
     	#        yield item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return self.queue[item]
    
    queue = Queue([1, 4, 5, 8])
    isinstance(queue, Iterable)  #False 没有实现__iter__方法,但是实现了__getitem__方法也是可迭代对象
    							 #Iterable只对__iter__方法进行检测
    for item in queue:  # 只要实现了__iter__和__getitem__中的任意一个,则该对象都是可以进行迭代的。
    	print(item)   
    
  2. 迭代器: 实现了next方法和__iter__方法的对象,且next方法实现了迭代协议,__iter__方法返回迭代器。
    如下是一个迭代器类,可以产生迭代器对象,对迭代器对象调用iter函数返回迭代器类自身,迭代环境中自动调用__next__方法。

    class iter:
    	def __init__(self, data):
    		self.data = data
    		self.now = 0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if self.now < data:
    			self.now += 1
    			return (self.now-1)**2
    		 raise StopIteration 
    
  3. 生成器:生成器是一种特殊的迭代器,生成器自动实现了“迭代器协议”(即__iter__和next方法),不需要再手动实现两方法。
    3.1 生成器表达式:可以使用表达式来得到生成器
    使用生成器表达式可以非常轻松的得到生成器,只要将列表解析式中的方括号换成圆括号就可以了。

    (x for x in range(5))  # iterator
    

    3.2 生成器函数:在函数中使用关键词yield得到生成器

    def gen(num):
    	cou = 0
    	while cou < num:
    		yield cou
    		cou += 1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其主要任务是找出图像中所有感兴趣的目标(物体),并确定它们的类别和位置。以下是对目标检测的详细阐述: 一、基本概念 目标检测的任务是解决“在哪里?是什么?”的问题,即定位出图像中目标的位置并识别出目标的类别。由于各类物体具有不同的外观、形状和姿态,加上成像时光照、遮挡等因素的干扰,目标检测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 二、核心问题 目标检测涉及以下几个核心问题: 分类问题:判断图像中的目标属于哪个类别。 定位问题:确定目标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 大小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大小。 形状问题:目标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 三、算法分类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Two-stage算法:先进行区域生成(Region Proposal),生成有可能包含待检物体的预选框(Region Proposal),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样本分类。常见的Two-stage算法包括R-CNN、Fast R-CNN、Faster R-CNN等。 One-stage算法:不用生成区域提议,直接在网络中提取特征来预测物体分类和位置。常见的One-stage算法包括YOLO系列(YOLOv1、YOLOv2、YOLOv3、YOLOv4、YOLOv5等)、SSD和RetinaNet等。 四、算法原理 以YOLO系列为例,YOLO将目标检测视为回归问题,将输入图像一次性划分为多个区域,直接在输出层预测边界框和类别概率。YOLO采用卷积网络来提取特征,使用全连接层来得到预测值。其网络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卷积层和全连接层,通过卷积层提取图像特征,通过全连接层输出预测结果。 五、应用领域 目标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安全监控:在商场、银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