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中常出入的IDT、MOD、EQV、NEQ是啥意思

在国家标准里面会经常看到IDT,MOD,EQV,NEQ,他们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IDT:等同采用 indentical

MOD:修改采用 modified

EQV:等效采用 equivalent

NEQ:非等效采用 noequivalent

他们表示我国标准对国际标准采用程度(其实真正使用中只有IDT,MOD,NEQ3种)。下面来逐个介绍一下:

1.等同采用——IDT

  国家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仅有或没有编辑性修改。

  编辑性修改,根据ISO/IEC导则21的定义,是指不改变标准技术的内容的修改。如纠正排版或印刷错误;标点符号的改变;增加不改变技术内容的说明、指示,等等。可见,等同采用就是指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同,不做或稍做编辑性修改。

 

2.修改采用——MOD

  修改采用,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存在技术性差异,并清楚地标明这些差异以及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允许包含编辑性修改。修改采用不包括只保留国际标准中少量或者不重要的条款的情况。修改采用时,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文本结构上应当对应,只有在不影响与国际标准的内容和文本结构进行比较的情况下才允许改变文本结构。

  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只使用我国标准编号。

 

3.等效采用——EQV

  国家标准等效于国际标准,技术上只有很小差异。可见,等效采用就是技术内容上有小的差异、编辑上不完全相同

  所谓技术上的很小的差异,ISO/IEC导则21中定义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小的技术差异是指,一种技术上的差异在国家标准中不得不用,而在国际标准中也可被接受,反之亦然。如,奥地利标准ONORMS5022内河船舶噪声测量标准中,包括一份试验报告的推荐格式,而相应的国际标准ISO2922中没有此内容。

  根据我国法规《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等效采用不适用我国我国采用国际标准或对应国际标准方式有三:1、等同采用;2、修改采用;3、非等效。非等效只说明和某国际标准有对应关系而已。

 

4.非等效采用——NEQ

  国家标准不等效于国际标准。非等效采用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上有重大差异

  什么是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在技术上的重大差异?在ISO/IEC导则21的补充件《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等效程度的标记》中,都明确规定了重大技术差异或不等效于国际标准所包括的几种情况:

  ISO/IEC导则21中指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间的重大技术差异,指国家标准中有国际标准不能接受的条款,或者在国际标准中有国家标准不能接受的条款。导则中同时指出,在技术上有重大差异的情况下,虽然国家标准制定时是以国际标准为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标准相适应,但不能使用"等效"这个术语。

  包括以下3种情况:

  ① "国家标准包含的内容比国际标准少",国家标准较国际要求低或选国际标准中部分内容。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没有互相接受条款的"逆定理"情况。

  ② "国家标准包含的内容比国际标准多",国家标准增加了内容或类型,且具有较高要求等,也没有"逆定理"情况。

  ③ 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有重叠,部分内容是完全相同或技术上相同,但在其他内容上却互不包括对方的内容。

  

我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除等同、修改外,还包括非等效。非等效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只表明我国标准与相应标准有对应关系。

<think>好的,用户想了解ANSYS APDL中与`eshape`和`plnsol`相关的命令及功能,特别是`eshape 1`和`plnsol s eqv`的使用方法。首先,我需要回忆这两个命令的基本作用。 `eshape`命令通常用于控制单元形状的显示,特别是在后处理中显示梁、壳等结构的结果时。当设置为`eshape 1`时,应该会启用根据实际形状显示单元的功能,比如显示梁的截面或壳的厚度。而`plnsol`用于绘制节点解,例如应力、应变等。`plnsol s eqv`可能是绘制等效应力的节点解。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这些命令的具体语法和参数。例如,`eshape`的选项有哪些,默认值是什么。对于梁单元,开启`eshape`后是否需要定义截面参数才能正确显示形状?关于`plnsol`,s代表应力,eqv是等效应力,可能需要确认是否还有其他参数需要配合使用,比如是否需要在求解时存储相应的结果数据。 然后,考虑用户可能的实际应用场景。用户可能在分析梁或壳结构时,希望可视化真实的几何形状和应力分布。这时候正确使用`eshape`和`plnsol`可以帮助他们更直观地查看结果。需要提醒用户在使用前确保单元类型支持形状显示,并且已经定义了必要的截面属性。 还需要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引用内容可以支持解释。例如,引用中提到的`SFBEAM`用于梁的分布载荷,这可能与`eshape`显示梁的形状有关联。虽然用户提供的引用主要关于载荷施加和模态分析,但可以指出这些命令在整体分析流程中的位置,帮助用户理解何时使用`eshape`和`plnsol`。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应涵盖常见的使用场景、错误处理、与其他命令的配合,以及结果解读等方面,确保用户能够全面掌握这两个命令的应用。</think>### ANSYS APDL中`eshape`和`plnsol`命令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 1. **`eshape`命令** - **功能**:`eshape`用于控制是否按单元实际几何形状显示模型(如梁的截面、壳的厚度等)。默认值为`0`(仅显示线框或面),设置为`1`时启用真实形状显示[^1]。 - **语法**: ```apdl eshape, KEY ``` - `KEY=0`:关闭真实形状显示。 - `KEY=1`:开启真实形状显示(需定义单元截面属性)。 - **使用场景**: - 显示梁单元(如BEAM188/BEAM189)的截面形状时,需先定义截面参数(`SECTYPE`和`SECDATA`)。 - 显示壳单元(如SHELL181)的厚度分布。 - **示例**: ```apdl /post1 ! 进入后处理器 eshape,1 ! 开启真实形状显示 eplot ! 绘制单元模型 ``` #### 2. **`plnsol`命令** - **功能**:`plnsol`用于绘制节点解(如应力、应变等)的云图。`plnsol s eqv`表示绘制等效应力(Von Mises应力)的云图[^2]。 - **语法**: ```apdl plnsol, Item, Comp, KUND, Fact ``` - `Item= S`:选择应力分量。 - `Comp= EQV`:指定等效应力。 - `KUND=0/1`:是否叠加未变形模型(0为否,1为是)。 - **使用场景**: - 查看结构静力分析后的应力分布。 - 结合`eshape 1`可更直观显示真实几何上的应力结果。 - **示例**: ```apdl /post1 set,1 ! 读取第1个子步结果 plnsol,s,eqv ! 绘制等效应力云图 ``` #### 3. **联合使用示例** ```apdl /post1 eshape,1 ! 显示真实单元形状 plnsol,s,eqv ! 叠加等效应力云图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网络安全那些事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