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的摘抄

摘抄自报纸 南方周末 去年11月上的一篇文章。摘抄它是因为读来让人能想很多,其实它描述的可能不止是这一个镇一个行业。题目《中国皮具之都“包”打世界》。

文章说广东狮岭是一个产包的“隐形冠军”,同时,这个隐形冠军也有它的不少难题。然而难题到底是什么呢?难道仅仅因为交通?还是缺少知识?还是缺少多面的领军人?

从1978年,花都的几个村,不同的发展,让人想到的是同样一个地方,同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村产生的效果就会不同呢?为什么我们中国就只能是一个集产地,而不能成为贸易区呢?我想,在这方面我还不懂很多,所以把文章摘抄上来,大家分享一下吧!

[@more@]

每天约有100万只箱包从广东狮岭流向世界,假如你有三个包,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产自这里。

中国皮具之都“包”打世界

记者:徐钟

就像拥有几对鞋子,现在每个人都会拥有几个箱包,比如背囊、电脑包、拉杆箱、钱夹、手提袋,这些物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

假如你有三个包,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产自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

多数中国人认识广州花都还是近两年的事,这里因为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新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而名扬天下。但在皮具行业,花都的名号则更早的走出了国门。尤其在皮革产业发达的意大利、法国等地,因为广州花都狮岭的冲击,那里有将近半数的皮具、箱包企业不得不关业更张。

早两年,狮岭还只想成为“东方的佛罗伦萨”,现今,它的目标更加高远,如同当地某家箱包企业的广告词那样,狮岭想做“世界皮具之城”,要“把世界包起来”。

“狮岭制造”通天下

每天早上7点和下午4点两个时段,不足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8万人的小镇——狮岭开始塞车,“除了西藏、台湾,你能看到所有地区的车牌”花都区新闻科主任唐联彬说。

塞车与上下班高峰期无关。上午塞车是因为当地5000多家皮革皮具企业和商家,要把货物运往各地。而到了晚上,很多企业相继接到时差几个小时的另一半球的外贸公司订单,他们又涌向全国最大的皮革皮具专业批发市场——狮岭(国际)皮革皮具城,采购原材料。

狮岭每天生产100万只皮具产品,产量占到全国的约三分之一,皮革皮具的年交易额超过百亿。

在接受记者采访之前,唐联彬刚忙完狮岭一年一度的皮革皮具节。“这一届是第六届”,他说,“20多万人参加,接待任务繁重”在采访间隙,他想趴在桌上眯一会,他说“很累”。

每年的皮具节都是狮岭重大的节日。依仗当地政府搭建的这个平台,狮岭不但把自己成功地推广到全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0多个省区市,而且还名播海外。

狮岭制造的皮具在国际市场上也举足轻重,它的出口量占到全国的60%-70%,欧洲市场上50%的中低档箱包都来自狮岭。

在同样被称为皮具之都的意大利佛罗伦萨,每天进出的约15个货柜的皮具产品,决大部分由狮岭制造。在法国巴黎第4区的一条皮具街,也几乎成了狮岭皮具的销售专区。

法国皮革商会负责人在本届狮岭皮具上提供的一组数据,验证了狮岭对法国相关产业的冲击:法国从事皮革业人数这两年锐减——从1.8万减少到1.1万,生产企业从230家减少110家,法国经销皮具的80%由中国进口,这些产品在法国转了一圈,帖牌后又出口到美国等国家。

“隐形冠军”的难题

在没建机场之前,广州偏北一隅的花都以农业为生,在广州地区的经济地位落后。而狮岭又被称为花都的“西伯利亚”,“单看它的地名——猛兽出没的地方,就知道它有多荒凉”唐联彬说。

1978年,花都梯面公社联明眼睛盒厂倒闭,当时籍贯狮岭义山村的王老先生把这个消息告诉义山村的村委会(当时叫生产队),村委会决定贷款2万元把眼镜盒厂剩余的22捆皮革材料拉回来。在广州工作过的王老先生建议把这些材料加工成手提袋。

义山村选了15名妇女,按工分计酬,用10台缝纫机敲开了狮岭皮具产业这扇巨型的大门。

当时生产出的类似“蛇皮袋”的手提袋销路还顺畅,头三批生产出的1000个手袋,以每个8元的价格,销往一家国营商场,手提袋打着“环球”牌商标。但没过多久,这些手提袋还未来得及“环游地球”就遭遇重创。

从第四批开始,由于采销体制改革,采销人员对这种简易的手提袋已经不感兴趣,义山村一下子积压了500个袋子。

不得已,义山村解散了这个手提袋厂,并以6块钱的成本价,把库存的手提袋批给了邻村——军田村的村民。同时也把一些设备、材料等卖给了本地村民。

当时京广铁路线在花都有一个小站,停车时间是凌晨4点。军田村村民早早地爬起来,到火车站天桥下摆起地摊。没想到500个袋子很快销售一空,军田村民又来要货,这次,义山村开始生产“上海”牌手提袋。

(打累了,休息一会再抄。。。。。。。)

不久,义山村诞生了第一个万元户——钟景权。1980年,钟景权受到县里的表彰,奖品是一顶竹编太阳帽。

但义山村未能借势发展起来。现任义山村村委主任钟敬祥认为,义山村当时拒绝兴建皮革材料批发市场,而错失了机遇。

“作为狮岭皮革皮具发源地,义山村还是那么穷。”这是钟敬祥见到记者的开场白。

11月中旬的一天,记者看到义山村街道的商铺屈指可数,而且其中几家还是小商店。与之一条铁路之隔的合成村、军田村,却商铺林立,人头攒动。

“两个地方经济水平至少相差10年”唐联彬认为义山没发展起来的真正原因是村子被京广铁路隔住——因为涵桥高度的限制,很多大货车进不了义山村,所以大型工厂无法进驻。

另外两个村因受惠于狮岭皮革皮具城的紧邻,而成为皮革产业最集中地区。“那里的土地几年前还7万一亩,现在已经飙升至35万元一亩”。

现今留在义山村里做皮具生意的多是外地打工者,他们从家乡带来一些老乡,小打小闹地开起皮革加工厂,干起了当地人不愿干的微利又吃苦的行当。

刑力的工厂从外面看就是普通居民。一楼绿色铁门禁闭,门两边陈年对联已经不复完整,没有厂牌。

1996年刑力从河南到花都打工。7年前自己做老板,加工每个只能赚三两块钱的廉价电脑包。

他的简陋的工厂大约有50人,没有工商执照。义山村对刑力的唯一要求,是不许他安排工人住在楼内,以防火灾。

“义山村200多家工厂中有170多家是外地人开的,刑力的厂在村里算最大的,还有很多几个工人的小厂”钟敬祥说。不过这并非是义山村一地的问题“整个狮岭地区的皮革皮具企业还处于初级形态,企业小,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技术含量低”索派皮具产业发展研究院负责人亦歌说。

在国际皮具市场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广东狮岭皮具也面临着诸如缺乏自主品牌、产品技术含量低、劳动力紧缺等成长的烦恼。

在《2006年中国狮岭皮具产品发展纲要》中显示,狮岭镇已办证照的皮具皮革企业及商户只有1036家,占全镇皮革皮具行业的20.40%,企业大部分为个体户,有限公司只有58家,仅占已办营业执照的8.24%。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更少,已办营业执照的皮革皮具行业企业只有三分之一拥有自主商标。品牌意识相对较弱,品牌产品少,很多是帖牌加工,这些企业中唯有一家持有广州著名商标。省级、国家级著名商标则根本没有。

(救命呀!我这旁边有个美女在网吧拖了鞋子,我已经窒息了很长时间了!!明年是猪年没错,可美女也得注意些形象啊。。。臭死人不偿命嘛?! 我换个机器继续抄!)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534032/viewspace-892252/,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534032/viewspace-89225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