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泄密途径,源代码防泄密的解决方法

常见的泄密途径

• 由于研发人员比普通办公人员要精通电脑,除了常见的网络,邮件,U盘,QQ等数据扩散方法外,还有很多对于研发人员来说非常容易的方法(未列全):

•物理方法:

–网线直连,即把网线从墙上插头拔下来,然后和一个非受控电脑直连;

–winPE启动,通过光盘或U盘的winPE启动,甚至直接用ISO镜像启动;

–虚拟机,通过安装VMWare虚拟机,在虚拟机内使用外设U盘,网络;

–其他非受控电脑中转,即把数据拷贝给网络内其他非受控电脑上,中转;

–网络上传,通过在公网上自建一个上传服务器,绕过上网行为管理;

•数据变形:

–编写控制台程序,把代码打印到DOS控制台上然后屏幕信息另存;

–把代码写到Log日志文件中,或把代码写到共享内存,然后另一个程序读走;

–编写进程间通信程序,把代码通过socket,消息,LPC,COM,mutex,剪切板,管道等进程间通信方式,中转把数据发走;

–通过IIS/Tomcat等web解析器中转,把代码数据当网页发布出去,然后浏览器浏览后另存,或干脆写个txt框,初始化时把代码都拷贝进来;

•外设中转:

–对于嵌入式开发场景,可以通过串口,U口,网口把代码烧录到设备中转泄密。

为了保护企业数据不被泄露,首先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安全意识教育,提升员工的信息安全素养,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实现对数据的严格管控和监管。此外,技术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深信达SDC沙盒数据防泄密系统,是专门针对敏感数据防泄密的保护系统,尤其是对研发型企业数据防泄密保护。实现对数据的代码级保护,且不影响工作效率,不影响正常使用。所有敏感数据都自动加密并配合多种管控机制,从而得到有效的范围控制,防止泄密。

图片

•适合有业务系统和文档源代码等需要防泄密的企业,特别是研发型企业

SDC沙盒采用内核级加密技术,拥有代码级安全防护,可以防止各种变形泄密途径(如日志输出,web平台中转发布,通信小程序,外设烧录中转等),对精通开发的程序员也能有效管控。研发环境内所有涉密文件都只进不出,要出必须走审批。支持所有文件格式,是环境加密。

-能对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允许使用非涉密资源(如上网),不影响工作效率;

-对外设烧录内容过滤和审计;

图片

•与应用服务器无缝结合,服务器端无需加密

能和现有的B/S架构系统,C/S架构系统无缝集成;如业务系统,文件共享服务器,文档服务器,ERP服务器,PDM服务器,OA等,VSS,CVS,SVN版本服务器等无缝结合。

服务器上的数据都是原数据,不需要对其进行加密,当数据离开服务器到达客户端时,才自动加密。原有的服务器备份等都继续使用,从根本上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可用性,稳定性。

图片

  • 5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