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

一、基本命令

1.1、开机登录

开机会启动许多程序。它们在Windows叫做"服务"(service),在Linux叫做"守护进程"(daemon)。
开机成功后,会显示文本登录界面,输入密码时不会显示。
一般来说,用户的登录有方式有三种:

  1. 命令行登录
  2. ssh登录
  3. 图形界面登录
    最高权限为root,可以操作一切

1.2、关机

Linux大多用于服务器上,很少会遇到关机的操作。
关机指令为:shutdown

	sync # 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
	shutdown # 关机指令,你可以man shutdown 来看一下帮助文档。例如你可以运行如下命令关机:
	shutdown –h 10 # 这个命令告诉大家,计算机将在10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h now # 立马关机
	shutdown –h 20:25 # 系统会在今天20:25关机
	shutdown –r now # 系统立马重启
	shutdown –r 10 # 系统十分钟后重启
	reboot # 就是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halt # 关闭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不管是关机还是重启,首先要运行sync命令,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磁盘中。

1.3、系统目录结构

登录系统后,在当前窗口输入命令ls /,查看目录下所有文件:

树状目录结构:

/bin: bin是Binary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etc:这个目录下用来存放所有的管理系统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opt: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
/root:系统管理员的用户主目录
/usr: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放在这个目录下
/var: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www:存放服务器网站相关的资源,环境,网站的项目

二、常用命令

2.1、目录管理

  1. 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Linux的目录结构为树状结构,最顶级的目录为根目录/
    绝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由根目录写起,如: /usr/share/doc
    相对路径:
    路径的写法不是由/写起,例如由/usr/share/doc 到 /usr/share/man时,可以写成:cd…/man

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 ls: 列出目录
  • cd:切换目录
  • pwd:显示目前的目录
  •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文件与目录的名称
  1. ls(列出目录)
    ls -a:查看全部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s -l:列出所有的文件,包含文件的属性和权限,没有隐藏文件
    ls -al: 将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列出来(含属性与隐藏档)
    后面也可以跟目录名称
  2. cd(切换目录)
    用来变换工作目录的路径
    cd [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
  3. pwd(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pwd:显示当前的的工作目录
    pwd -p:如果是链接,显示真实地址
  4. mkdir(创建新目录)
    mkdir 目录名称:创建单层目录
    mkdir -m 777:配置文件的权限
    mkdir -p:创建多层目录
  5. rmdir(删除空的目录)
    rmdir 目录名称:删除指定目录
    rmdir -p:连同上一级的空目录也一起删除
  6.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cp 来源文件 目标路径
    参数:
    -a:相当于 -pdr 的意思,至于 pdr 请参考下列说明(常用)
    -p:连同文件的属性一起复制过去,而非使用默认属性(备份常用)
    -d:若来源档为连结档的属性(link file),则复制连结档属性而非文件本身
    -r:递归持续复制,用于目录的复制行为(常用)
    -f:为强制(force)的意思,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无法开启,则移除后再尝试一次
    -i:若目标档(destination)已经存在时,在覆盖时会先询问动作的进行(常用)
    -l:进行硬式连结(hard link)的连结档创建,而非复制文件本身
    -s:复制成为符号连结档 (symbolic link),即『捷径』文件
    -u:若 目标路径下的文件 比 源文件旧才升级
    
  7. rm(移除文件或目录)
    rm [-fir] 文件或目录
    -f :就是 force 的意思,忽略不存在的文件,不会出现警告信息;
    -i :互动模式,在删除前会询问使用者是否删除
    -r :递归删除!最常用在目录的删除!这是非常危险的选项!!!
    
  8. mv(移动文件与目录,或修改名称)
    mv [-fiu] 源文件 目标路径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升级 (update)
    

2.2、基本属性

  1. 文件属性详解

    第一列即为文件属性,
    第一个字符:

    • d代表是目录
    • -是文件
    • l链接文档

    后面的字符三个为一组,且均为 “rws” 的组合:

    • r 代表可读,
    • w 代表可写
    • x 代表可执行
      如果没有权限就是-


    每个文件的属性都是由这十个字符来确定。从左到右用0-9这些数字来表示
    第0位确定文件类型;
    第1-3位确定属主(该文件的拥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第4-6位确定属组(所有者的同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第7-9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其中:
    1、4、7位表示读权限,用 “r” 来表示
    2、5、8位表示写权限,用 “w” 来表示
    3、6、9位表示可执行权,用 “x” 表示
    以上,如果某一位用 "-"表示,则代表该用户没有对应的权限

  2. 修改文件属性

    chgrp:更改文件属组

    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R:递归更改文件属组,就是在更改某个目录文件的属组时,如果加上-R的参数,那么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属组都会更改。

    chown: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属组

    chown [-R] 属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 文件名

    chomd:更改文件9个属性

    chomd [-R] xyz 文件或目录
    对于文件属性的设置,有两种方法:数字或者符号
    将对应的权限符号改为数字:

    r:4  w:2   x:1
    

    所以在更改属性时可以使用数字累加的方法,如果没有权限则为0:
    chomd 770 filename

2.3、文件内容查看

  1. 概述
    Linux中可以用以下命令来查看文件的内容:
    cat: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tac: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tac就是cat的倒写
    nl:显示内容时,加上行号
    more:一页一页的显示内容,使用空格翻页
    less:与more相似,但是它可以往前翻页
    head:只看开头几行
    tail只看结尾几行
  2. cat
    cat 绝对路径/相对路径
    如: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3. tac
    taccat刚好相反,从文件最后一行开始显示
    语法与cat相同
  4. nl
    显示行号
    nl 文件名称
  5. more
    一页一页显示内容
    空格:下一页
    Enter:向下翻一行
    /字串:在这个显示的内容中,向下搜寻“字串”这个关键字
    :f:立刻显示出档名和目前显示的行数
    q:立刻离开more,不再显示该文件内容
    b或[ctrl]-b:往回翻页,但只对文件有作用,对管线无效
  6. less
    一页一页显示内容
    空格:下一页
    pagedown:下一页
    pageup:上一页
    /字串:向下搜寻“字串”
    ?字串:向上搜寻“字串”
    n:重复前一个搜寻(与/或?有关)
    N:反向的重复前一个搜寻
    q:退出
  7. head
    取出文件前面几行
    head [-n 行数] 文件名
    行数是多少,就显示几行。默认显示10行
  8. tail
    取出文件后面几行
    tail [-n 行数] 文件名
    行数是多少,就显示几行。默认显示10行
  9. Linux的链接
    Linux链接分为 硬链接和软链接:
    硬链接:假设B是A的硬链接,那么它们两个指向了同一个文件。硬链接允许一个文件拥有多个路径,用户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建立硬链接到重要文件上,以防误删
    软链接:类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删除文件,快捷方式也访问不了
    [root@kuangshen /]# cd /home
    [root@kuangshen home]# touch f1 # 创建一个测试文件f1
    [root@kuangshen home]# ls
    f1
    [root@kuangshen home]# ln f1 f2 # 创建f1的一个硬连接文件f2
    [root@kuangshen home]# ln -s f1 f3 # 创建f1的一个符号连接文件f3
    [root@kuangshen home]# ls -li # -i参数显示文件的inode节点信息
    397247 -rw-r--r-- 2 root root 0 Mar 13 00:50 f1
    397247 -rw-r--r-- 2 root root 0 Mar 13 00:50 f2
    397248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 Mar 13 00:50 f3 -> f1
    
    # echo 字符串输出 >> f1 输出到 f1文件
    [root@kuangshen home]# echo "I am f1 file" >>f1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1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2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3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rm -f f1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2
    I am f1 file
    [root@kuangshen home]# cat f3
    cat: f3: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删除原始文件 f1 后,硬链接 f2 不受影响,但软链接 f1 文件无效

2.4、Vim编辑器

vim是从vi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
vi / vim有三种使用模式:命令模式,输入模式,底线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
启动vi/vim就可以进入命令模式,如果文件不存在就会新建一个空文件
此时键盘的输入会被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

  • i:切换到输入模式
  • x: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

  • 字符按键和shift键,输入字符
  • 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回车键,换行
  • del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 home/end键,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 page up/down键,上下翻页
  • insert键,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 esc键,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 ::底线命令模式
  • q:退出程序
  • w:保存文件
  • set nu:设置行号
  • set nonu:取消行号

2.5、账号管理

简介:
Linux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必须要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并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才能使用系统资源。
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账号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同时,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

用户账号的管理:
包括用户账号的添加,修改和删除

  1. 添加账号:useradd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m 使用者目录如不存在则自动建立。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user,其中-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user产生一个主目录
    /home/user
    [root@kuangshen home]# useradd -m user
    

    增加用户账号就是在/etc/passwd文件中为新用户增加一条记录,同时更新其他系统文如/etc/shadow,/etc/group等。

  2. 删除账号:userdel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 -r: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root@kuangshen home]# userdel -r user
    

    此命令删除用户kuangshen在系统文件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记录,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3. 修改账号:usermod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包括 -c, -d, -m, -g, -G, -s, -u以及-o等 ,这些选项的意义与 useradd 命令中的选项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

    # 此命令将用户sam的登录Shell修改为ksh,主目录改为/home/z,用户组改为developer。
    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sam
    
  4. 用户口令的管理
    用户账号刚创建时没有口令,但是被系统锁定,无法使用,必须为其指定口令后才可以使用,即使是指定空口令。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u 口令解锁。
    	-d 使账号无口令。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如果默认用户名,则修改当前用户的口令。
    

    假设当前用户是sam,则下面的命令修改该用户自己的口令:

    $ passwd
    Old password:******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如果是超级用户,可以用下列形式指定任何用户的口令:

    # passwd sam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2.7、用户组管理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
用户组的管理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1. 添加用户组:groupadd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选项: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 向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组group1,新组的组标识号是在当前已有的最大组标识号的基础上加1。
    groupadd group1
    
    # 向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组group2,同时指定新组的组标识号是101。
    groupadd -g 101 group2
    
  2. 删除用户组:groupdel
    groupdel 用户组

    # groupdel group1
    
  3. 修改用户组:groupmod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选项: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n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组标识号修改为102。
    groupmod -g 102 group2
    # 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4. 切换组
    如果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用户组,那么用户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以便具有其他用户组的权限。

    # 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
    $ newgrp root
    
  5. 拓展
    用户管理的操作都是对有关的系统文件进行修改。
    与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些系统文件中,这些文件包括/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

    /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文件。
    每个Linux用户在/etc/passwd文件中都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记录了该用户的基本属性。
    这个文件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读的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
    sam:x:200:50:Sam san:/home/sam:/bin/sh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一行对应一个用户,每行又被:分成七个字段,含义和格式如下: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1)用户名:通常不超过八个字符,由大小写字母、数字、\组成,但不能有:,因为:在这里是分隔符
    2)口令:加密口令,为了安全,使用shadow技术,把真正的加密后的口令字放到/etc/shadow文件中 
    3)用户标识号:标识用户,与用户名一一对应,如果几个用户名的用户标识号相同,系统将把它们视为同一个用户
    	0是root用户,1~99系统保留作为管理员账号,普通用户从100开始
    4)组标识号:标识用户所属的用户组。对应/etc/group文件中的一条记录
    5)注释性描述:记录用户个人情况
    6)主目录:用户的起始工作目录,即登录后进入的目录
    7)登录Shell:用户登录后,要启动一个进程,负责将用户的操作传给内核,
    	这个进程是用户登录系统后运行的命令解释器或某个特定的程序,即Shell。
    	Shell是用户与Linux系统之间的接口。
    	Linux的Shell有许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特点。
    	常用的有sh(Bourne Shell), csh(C Shell), ksh(Korn Shell), 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 bash(BourneAgainShell)等。
    

    /etc/shadow
    /etc/shadow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
    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 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
    2)最小时间间隔:指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3)最大时间间隔: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4)警告时间: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5)不活动时间: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失效时间:一个绝对的天数,即账号有效期
    

    /etc/group
    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
    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在/etc/passwd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主组,也就是登录时所属的默认组,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
    用户要访问属于附加组的文件时,必须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自己成为所要访问的组中的成员。
    文件的格式也类似于/etc/passwd文件,由冒号(:)隔开若干个字段: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口令:一般的用户组没有口令,所以为空或*
    

2.8、磁盘管理

  1. 概述
    Linux磁盘管理常用三个命令为 df、du 和 fdisk。
    df :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2. df
    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df  [参数]  [目录或文件名]
    没有加任何选项那么默认会将系统内所有的 (不含特殊内存内的文件系统与 swap) 都以 1 Kbytes 的容量列出来
    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 /proc 等文件系统;
    	-k :以 K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m :以 MBytes 的容量显示各文件系统;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进位方式;
    	-T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连同该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称 (例如 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盘容量,而以 inode 的数量来显示
    
  3. du
    对文件和目录磁盘使用的空间的查看
    du [-ahskm] 文件或目录名称
    没有加任何选项时,则 du 会分析当前所在目录的文件与目录所占用的硬盘空间
    参数:
    	-a :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因为默认仅统计目录底下的文件量而已。
    	-h :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 (G/M) 显示;
    	-s :列出总量而已,而不列出每个各别的目录占用容量;
    	-S :不包括子目录下的总计,与 -s 有点差别。
    	-k :以 K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m :以 MBytes 列出容量显示;
    
  4. 磁盘挂载与卸除
    挂载使用mount命令,卸载使用umount命令
    挂载语法:
    mount [-t 文件系统] [-L Label名] [-o 额外选项] [-n] 装置文件名 挂载点
    
    卸载语法:
    umount [-fn] 装置文件名或挂载点
    参数:
    	-f :强制卸除!可用在类似网络文件系统 (NFS) 无法读取到的情况下;
    	-n :不升级 /etc/mtab 情况下卸除。
    

2.9、进程管理

在Linux中,每一个程序都有自己的一个进程,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ID号。
每一个进程都会有一个父进程。
进程可以有两种存在方式:前台和后台。
一般的话服务都是后台运行的,基本的程序都是前台运行的。

  1. 查看进程
    使用ps指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中的进程信息。

    ps -选项
    选项:
    -a:显示当前终端的所有进程信息
    -u:以用户的形式显示进程信息
    -x:显示后台进程运行的参数
    
    ps -aux|grep xxx ,查看某个服务的进程
    |:在Linux中,这个叫做管道符。 
    A|B:把A命令的结果输出给B命令
    grep:查找文件中符合条件的字符串
    
    使用 ps -ef可查看父进程
    ps -ef是以全格式显示当前所有的进程
    -e 显示所有进程。
    -f 全格式。
    • UID:用户ID
    • PID:进程ID
    
  2. 终止进程
    就像windows中的终止任务一样

    kill [选项] 进程号:通过进程号杀死进程
    killall 进程名称:通过进程名称杀死进程,也支持通配符,这在系统因负载过大而变得很慢时很有用)
    选项:
    	-9 :表示强迫进程立即停止
    
  3. 查看进程树

    pstree [选项]
    选项;
    	-p :显示进程的PID
    	-u :显示进程的所属用户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