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开心,国家发钱了!

fac28e0a55a42f6ca2e75b3d49af9e6b.png

背景

今天给大家宣传一个好消息,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持续减轻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会议决定:

  1. 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换算税率单独计税的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

  2. 二是继续对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

  3. 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的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

上述三项政策,预计一年可减税1100亿元。

不知道,这减税的1100亿,你能占多少?

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算一下吧!

比如,我 10W 月薪(做梦都笑醒),年底双薪,50W年终奖,这政策能让我再省8W 的税,相当于国家给我发了8W。

今天这篇文章,我将用实际例子来阐述上面政策的每一项,通过这篇文章,你将知道:

  1. 个人所得税到底怎么算?

  2. 年终奖是如何扣税?

  3. 多发1块年终奖,税后反而少3W

  4. 股票期权又是如何扣税?

  5. 什么情况下需补税、退税?

看完,你也计算一下,国家这个政策能给你省多少钱?欢迎留言讨论,文章较长,赶紧收藏吧!

个人所得税到底怎么算?

一共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加总全年收入、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

1 工资薪金收入

找到工资单,加总全年应税工资薪金收入;

如果年中换过工作,存在某个月两家公司都给申报了个人所得税,两边的收入都加上。

比如,石头月薪10W(我做梦都笑醒了),一年工资收入(不算年终奖)为:

10W * (12+1) = 130W

12+1 是因为年底双薪。

2 附加扣除

找到工资单或者前往社保及公积金官网查询,加总全年个人承担部分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

月薪都10W了,肯定各种缴纳也封顶了(请以具体工资单详情为准)。如果你的薪资超出社保基数上限了,那么这个最大值也和下面差不多。

47120ff8efe6c1e38121209e91311ba2.png

d12c5248a353cd9e73f7adf9b6ea98f8.png

209e69251bf0c0bae2916440321b8e31.png

24ee3743db8e7fe29e5df58d61f0c8a7.png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这部分附加扣除数(北京为例)为:

  • 养老:(2123.28+1885.2)*6=24050.88

  • 医疗:(597.64+558.72)*6=6938.16

  • 失业:(53.08+47.13)*12=1202.52

  • 公积金:3334*12=40008

  • 总计:24050.88 + 6938.16 +1202.52+40008=72199.56

具体而言:

社保个人缴纳的部分为:

  • 养老保险:个人8%,单位16%;

  • 医疗保险:个人2%+3元,单位10%;

  • 失业保险:个人0.2%,单位0.8%,(农村户口免个人部分)

结合对应的基数上限:

  • 2020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养老 26541,医疗 29732

得到:

  • 养老保险:26541 * 0.08 = 2123.28

  • 医疗保险:29732 * 0.02 + 3=597.64

  • 失业保险:26541 * 0.002 = 53.08

不过注意,这个上限基数生效时间点一般是在年中即7月,上半年还是以上一年度的基数为准

  • 2019上限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养老 23565,医疗 27786。

  • 养老保险:23565 * 0.08 = 1885.2

  • 医疗保险:27786 * 0.02 + 3=558.72

  • 失业保险:23565 * 0.002 = 47.13

公积金的上限2019和2020年的上限不变:27786,于是得到公积金缴纳(个人)为:27786 * 12% = 3334.32,(公积金政策是取整,数据也能和上面对上。

3 专项附加扣除

根据自己在“个人所得税APP”中申报的赡养老人、大病医疗、住房贷款、租房、继续教育、子女教育情况,加总全年可以扣除的专项附加扣除金额。

各个城市,各个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请以你自己为准。

比如,石头赡养老人(非独生,1000),房贷(1000),合计2000,12 个月也就是 24000。

如果你有小孩,可以申报子女教育,或者是租房(租房好像能到1500),扣除金额可能会更多。

第二步:计算个人所得税

1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工资薪金收入- 减除费用(5000*12) - 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

大多数人可能只需要使用里面的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及专项附加扣除4项。减除费用统一为6万,专项扣除为个人的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为养老、房贷等附加扣除;

则石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应纳税所得额 = 薪资收入 130W - 减除费用 6W - 72199.56 - 24000 = 1143800.44

2 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

用应纳税所得额在下表中找到对应级数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里速算扣除数只是为了计算方便而已。

099be46bc3ad27b082a61c6992712ef7.png
个税适用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96W,统一45%,因此个人所得税为:

1143800.44 * 0.45 - 181920 = 332790.198

如果,中途申报数据有问题或者换工作等,导致预缴纳个税不准确,最终汇算清缴就根据这个数据为准进行多退少补了。

分享一个税后工资计算器小程序

2113037f571b414886a330520aff349a.png

税后工资计算器小程序,更新中

年终奖是如何扣税?

现在年终奖个税是单独计算的,公式如下:

年终奖个税=年终奖金额*对应区间的税率-对应区间的速算扣除数/12

假设我几年发了年终奖50W(又笑醒了),对应上文的个税适用税率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52920,则年终奖应纳税为:50W * 30% - 52920/12=145590,14W+ 个税,好心痛。

还有更心痛的,这种能够除以12,再折算年终奖个税的方式,原本今年是最后一年了。

到了明年,奖金要和工资一起合并纳税,50W的奖金加上工资,一下子进入了最高税率45%的区间 !

个税将直接变成: 50W * 0.45 - 0 = 225000,(前面速算扣除数在计算工资个税的时候已经用过了)。

相比较,直接多了 225000-145590,接近 8W 块。

但,今天这个消息(2021年12月29日最新政策),单独计算的方式将延续至2023年底

总结下来,10W月薪,年底双薪,50W年终奖,税后所得为:

  • 税前:10W*(12+1)+50W=180W

  • 前文所得各种(三险一金)扣除:72199.56

  • 月薪个税:332790.198

  • 年终个税:145590

  • 税后:180W-72199.56-332790.198-145590=1249420.242,约125W。

2024年后,年终奖优惠没了,税后再减8W,直接变成117W了。(但愿下次又延续

多发1块年终奖,税后反而少3W?

观察上文的税率表,就知道这确实存在临界点。

8defc1621e0173e1ac2b282633f3153d.png

个税适用税率表

比如:公司给石头1号发年终奖66W,因为石头2号表现更优秀,多给4W,发年终奖70W。

根据上文公式,我们计算年终奖个税分别为:

  • 石头1号:66W,30%,速算扣除52920,最终个税为660000 * 0.30 - 52920/12=193590.0,税后得到:46.6W。

  • 石头2号:70W,35%,速算扣除85920,最终个税为700000 * 0.35 - 85920/12=237840,税后得到:46.2W。

石头2号,税前明明多4W,最终到手居然还变少了。

8eff8dabe2b8023cc33de17812c915e5.png

我们再看看极端情况,年终奖多发1块钱导致少得30000的例子:

660000 * 0.30 - 52920/12=193590.0
660001 * 0.35 - 85920/12=223840.35

通过简单计算,其实能得到年终奖应该避开某些特定的区间。

年终奖的六个“盲区”分别为:(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706538.46元),(960001元-1120000元)。数据来源于网络,石头没具体计算了,通过前文讲述,大家知道原理即可。

不过,大家不要过度担心,一般情况下,公司的 HR 会合理帮你计算好的,不会让本来税前能得到更多奖金,因为扣税反而税后得到的更少。

石头之前在某公司的时候,就有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工资单里面的数据,写清楚了年终奖因发 XX W,实发 YY.XYZ W。后面实发还有零有整,就是为了避开跳跃区间。

大家,实在不知道怎么计算也不用担心了。因为2022(2024年)年,合并计算后,就没这个问题了。钱也就没了。


e405afdd9be2dc02b0ae05e83428570c.png

难过

股票期权又是如何扣税?

根据“财税〔2018〕164号”文件描述,股票期权也单独计算,公式仍为:应纳税额=股权激励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一年内,多次行权的,也可以合并在一起计算。

说白了,就跟年终奖的计税方式一样,能够享受优惠。

又假设除了年终奖外,公司又给我发了价值50W的股票(再次笑醒了),对应上文的个税适用税率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52920,则股票应纳税为:50W * 30% - 52920/12=145590,14W+ 个税。

http://shanxi.chinatax.gov.cn/zcfg/detail/sx-11400-3815-1695171

这个政策延续至2022年底

即2023年,该如何?到时候又再说了!

什么情况下需补税、退税?

什么情况下要补税或退税?按照上面计算出来的个税和你实际缴纳的不一样,就会进行多退少补了。

好像,我说了句废话?

一般情况下,没有换工作,一直在一家公司,且你也没有其他额外的收入。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会进行补税退税的。

换工作,一般会进行补缴个税。

原因是下家公司其实不知道你上家公司的申报情况,比如那 6W 免征额到底用了多少额度?所以,可能又会重新计算这 6W 免征额。多享受了免征的额度,因此汇算清缴的时候,需要补回来。

有“副业”的朋友们注意了,比如可能有号主朋友接了广告,可能有的广告主替你申报了个税。

这块可能比较复杂,因为申报的情况可能不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会按照“劳务报酬”进行申报。

a9c30201ad61c86af02cd3159342901d.png

劳务报酬预扣税率表

而劳务报酬申报的时候,预扣的适用税率一般按照如上图所示。超过 5W,就直接按照 40% 税率预扣税了。

但是!

0a276c43ebb2fe9828e66c20ea013d7b.png

在年度汇算的时候呢,税法又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可以和工资进行合并(这都叫“综合所得”),可以按照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上面超过96W 扣45%的表)。

因为,之前扣税较多(从劳务报酬预扣税率表和工资税率表可以看出),因此年度汇算可以退税!

当然,相反,如果劳务报酬比较少,例如少于2W(适用于20%税率),而你工资收入又较多(例如税率超过了20%),这个时候,合并计税,劳务报酬部分就扣得还不够,需要补税了。

不过,收入不超过12W,或者补税金额不超过400,直接给予减免。(该政策延续至2023年底

07e071a7350e19f4fe618d3b9cd391e8.png

不需要补税

因此,提醒大家,特别是有额外收入的朋友们,比如号主的公众号广告、各种平台带货的佣金,到时候去个税 App 退税吧(准确点说是工资外收入多,或者对应税率小于工资税率的)。

后记

本文涉及不少税务专业知识,我都尽全力找税务专业人士review,但本人并非专业人士,撰写过程中难免有所纰漏,如有问题,还请帮忙指正。

18年新老税法刚切换那会,写了个个税计算小程序,如果感兴趣的人多,我会抽时间更新这个小程序,方便大家使用。

点击打开税后工资计算器小程序

(完)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7dd7a160a5b6562e8b7c7a60ef240b56.png

5ba53a68c02176187852a4637fb048ab.png

2a09427c620b56e38d7860c3b3625ba9.png

83ac9b621a64e1b4bfc326a3d5e1cf4f.png

b2d7b8f954b7850af084edcf41ff610d.png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