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rver(观察者)模式的宗旨是在多个对象之间定义一对多的关系,以便当一个对象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它所有依赖于这个对象的对象都能够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在观察者设计模式中,多个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
观察者模式频繁用于GUI应用程序中,它已经成为Java GUI类库的基本模式。随着应用程序和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必须对责任进行分解和重分解,从而使每个类和包都能保持在较小的规模,以便于系统维护。在多层设计中,MVC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MVC,即 模型/视图/控制器 ,指得是将对象(即模型)与显示它的GUI元素(即视图和控制器)相分离。 MVC设计可以把应用程序划分成松散耦合的层,每个层可以对立发生变化,每个层可以独立发生变化,并且可以运行在不同的机器上。
Java通过观察者模式来支持这种责任分离,其中实现设计的两个关键步骤如下:
- 实现Observer接口的观察者类必须向自己所关注的对象(即被观察者)注册自己,收到通知后,观察者类必须做出合适的选择;
- 扩展Observable类的被观察者类在它们的数据发生变化的时候,必须记得去通知相关的观察者。
在Java中,观察者模式的具体实现一般有以下两种方法:
- 使用Observable/Observer
(1)java.util.Observable
该类代表一个可观察的(即被观察者)对象。它可以被子类化,以便表示应用中想要观察的对象。一个可观察者对象可以拥有一个或者多个观察者。一个观察者可以是实现了Observer接口的任意对象。一个被观察者的实例发生变化后,调用被观察者对象的notifyObservers()方法的应用程序引发它所有的观察者被通知这次变化,并且调用它们的update方法。
当一个新的被观察者的对象被创建时,它的观察者集合是空的。并且当且仅当两个观察者的equals方法返回true时,两个观察者才被认为相等。
Observable类中常用的方法列表如下:
- public void addObserver(Observer o):向被观察者对象添加一个观察者,假设被添加的观察者并不存在于集合中;
- public void deleteObserver(Observer o):从被观察者对象的观察者集合中删除一个指定的观察者;
- protected void setChanged():标记该被观察者对象已经被更改。
(2)java.util.Observer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当一个类希望在一个被观察者对象发生变化时被通知应实现该Observer接口。该接口中定义的方法列表如下:
- void update(Observale o, Object arg):当一个被观察者的象发生变化时该方法被调用。应用程序调用Observable对象的notifyObservers方法来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其中:o代表被观察者对象,arg代表传递给notifyObservers方法的参数。
采用该方法的示例代码如下:
(1)实现Observable类
(2)实现两个观察者类Company和People
(3)测试过程与输出结果
- 使用PropertyChangeSupport/PropertyChangeListener
在使用第一种方式来实现观察者模式时,被观察者对象需要扩展Observable类,因为Java采用单继承模式,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再继承Observable类。在第二种方式中,被观察者类持有一个PropertyChangeSupport类型的字段,使用组合而非继承来实现观察者模型。
采用该方法的示例代码可以表示如下:
(1)实现被观察者类
(2)实现观察者类
(3)测试过程与输出结果
无论是采用Observer、PropertyChangeSupport还是另外的类来建立Observer模式,关键是在对象间建立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被通知并自动更新;Observer模式有助于缩小责任范围,减少观察对象和被观察对象的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