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比萨 棘轮
从电子证据存证,到电子合同、版权确权,在司法领域,区块链早已不是新生事物。
6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参与指导,多家法院、区块链企业参与编写的《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白皮书》正式发布。
而在此之前,国内已有至少7家互联网法院,上线了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电子证据存证,早已进入区块链时代。
各级法院、区块链企业与法律工作者们,都在积极推动区块链在司法领域的落地。司法,已经成为了区块链率先落地的领域之一。
在司法领域,区块链解决了哪些难题,又面临哪些挑战?这个新兴技术,又将如何改变司法时代?
01 落地
“我们即将走入另一个新的司法证明时代,即电子证据时代。”在本世纪初,我国著名法学家何家弘教授如是预测。
2004年,中国出台了《电子签名法》。同年4月,北京海淀法院审结了一起欠款纠纷案。被告将自己手机内的短信记录作为证据提交给法院,获得认可。这被司法界视作“中国电子证据第一案”。
然而,相比于实物证据,电子证据存在着一系列致命问题,比如取证困难、易被篡改、难以认定……
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玉洁的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后,在国内涉及“电子数据”和“电子证据”的20318个判决书案例中,电子证据获得法庭明确采信的,仅占7.2%。此外,电子证据的有效性极度依赖国家公证部门,导致其司法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但区块链出现后,在技术上,有望解决这些难题。
6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牵头,中经天平、腾讯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区块链司法存证应用白皮书》正式发布。
白皮书指出,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电子证据在司法过程中易丢失、难认定的痛点,对提升电子数据认定效率,具有实用价值。
它的发布,意味着区块链司法存证已经逐渐获得了各级人民法院的认可。
事实上,区块链司法存证早已成为了区块链技术最早落地的场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