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维码
1、概述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二维码为QR Code
,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
)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二维码按原理分类:
- 堆叠式/行排式: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又称堆积式二维条码或层排式二维条码),其编码原理是建立在一维条码基础之上,按需要堆积成二行或多行。它在编码设计、校验原理、识读方式等方面继承了一维条码的一些特点,识读设备与条码印刷与一维条码技术兼容。但由于行数的增加,需要对行进行判定,其译码算法与软件也不完全相同于一维条码。有代表性的行排式二维条码有:
Code 16K
Code 49
PDF417
MicroPDF417
- 矩阵式:矩阵式二维条码(又称棋盘式二维条码)它是在一个矩形空间通过黑、白像素在矩阵中的不同分布进行编码。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方点、圆点或其他形状)的出现表示二进制“1”,点的不出现表示二进制的“0”,点的排列组合确定了矩阵式二维条码所代表的意义。矩阵式二维条码是建立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组合编码原理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图形符号自动识读处理码制。具有代表性的矩阵式二维条码有:
Code One
MaxiCode
QR Code
Data Matrix
Han Xin Code
Grid Matrix
2、QR Code
2.1、特点
- 存储大容量信息:传统的条形码只能处理20位左右的信息量,与此相比,QR码可处理条形码的几十倍到几百倍的信息量。
- 支持多种数据类型:数字、英文字母、日文字母、汉字、符号、二进制、控制码等。
- 在小空间内打印:QR码使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处理数据,如果是相同的信息量,QR码所占空间为条形码的十分之一左右。(还支持Micro QR码,可以在更小空间内处理数据。
- 有效表现各种字母:QR码是日本国产的二维码,因此非常适合处理日文字母和汉字。QR码字集规格定义是按照日本标准“JIS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汉字”制定的,因此在日语处理方面,每一个全角字母和汉字都用13比特的数据处理,效率较高,与其他二维码相比,可以多存储20%以上的信息。
- 对变脏和破损的适应能力强:QR码具备“纠错功能”,即使部分编码变脏或破损,也可以恢复数据。数据恢复以码字为单位(是组成内部数据的单位,在QR码的情况下,每8比特代表1码字),最多可以纠错约30%(根据变脏和破损程度的不同,也存在无法恢复的情况)。
- 可以从任意方向读取:QR码从360°任一方向均可快速读取。其奥秘就在于QR码中的3处定位图案,可以帮助QR码不受背景样式的影响,实现快速稳定的读取。
- 支持数据合并功能:QR码可以将数据分割为多个编码,最多支持16个QR码。使用这一功能,还可以在狭长区域内打印QR码。另外,也可以把多个分割编码合并为单个数据。
2.2、基本结构
QR(Quick-Response) code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二维码,解码速度快。它可以存储多用类型,下图是基本结构:
- 位置探测图形、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用于对二维码的定位,对每个QR码来说,位置都是固定存在的,只是大小规格会有所差异
- 矫正图形:规格确定,校正图形的数量和位置也就确定了
- 格式信息:表示改二维码的纠错级别,分为L、M、Q、H
- 版本信息:即二维码的规格,QR码符号共有40种规格的矩阵(一般为黑白色),从21x21(版本1),到177x177(版本40)
- 数据和纠错码字:实际保存的二维码信息,和纠错码字(用于修正二维码损坏带来的错误)
2.3、版本
QR Code设有1到40的不同版本(种类),每个版本都具备固有的码元结构(码元数)。
“码元结构”是指二维码中的码元数。从版本1(21码元×21码元)开始,在纵向和横向各自以4码元为单位递增,一直到版本40(177码元×177码元)。
2.4、纠错级别
QR码具有“纠错功能”。即使编码变脏或破损,也可自动恢复数据。这一“纠错能力”具备4个级别,用户可根据使用环境选择相应的级别。调高级别,纠错能力也相应提高,但由于数据量会随之增加,编码尺寸也也会变大。
用户应综合考虑使用环境、编码尺寸等因素后选择相应的级别。 在工厂等容易沾染赃物的环境下,可以选择级别Q或H,在不那么脏的环境下,且数据量较多的时候,也可以选择级别L。一般情况下用户大多选择级别M(15%)。
纠错级别 | 容错率 |
---|---|
L |
7% |
M |
15% |
Q |
25% |
H |
30% |
2.5、存储容量
通过查询QR码的技术文档,可以发现,如果二维码使用最大版本40,也就是177*177的的二维码,最大可存储信息是:
- 纯数字:最多7089字符
- 纯字母:最多4396字符
- 二进制(8bit):最多2953字节
- 中文汉字(UTF-8):最多984字符
- 中文汉字(GIG5):最多18000字符
- 日文汉字/片假名(Shift JIS):最多1817字符
2.6、编码过程
1)、数据分析
- 确定编码的字符类型,按相应的字符集转换成符号字符;
- 选择纠错等级,在规格一定的条件下,纠错等级越高其真实数据的容量越小。
2)、数据编码
将数据字符转换为位流,每8位一个码字,整体构成一个数据的码字序列。其实知道这个数据码字序列就知道了二维码的数据内容。
模式 | 指示符 |
---|---|
ECI | 0111 |
数字 | 0001 |
字母数字 | 0010 |
8位字节 | 0100 |
日本汉字 | 1000 |
中文汉字 | 1101 |
结构链接 | 0011 |
FNCI | 0101(第一位置) 1001(第二位置) |
终止符(信息结尾) | 0000 |
数据可以按照一种模式进行编码,以便进行更高效的解码,例如:对数据:01234567编码(版本1-H):
1. 分组 -> 012 345 67
2. 转成二进制:
012 -> 0000001100
345 -> 0101011001
67 -> 1000011
3. 转成序列:0000001100 0101011001 1000011
4. 字符数量:转成二进制添加到尾部 8 -> 0000001000
5. 加入模式指示符0001:
0001 0000001000 0000001100 0101011001 1000011
对于字母、中文、日文等只是分组的方式、模式等内容有所区别。基本方法是一致的。
3)、纠错编码生成
按需要将上面的码字序列分块,并根据纠错等级和分块的码字,产生纠错码字,并把纠错码字加入到数据码字序列后面,成为一个新的序列。
采用的算法是Reed-Solomon编码,其可以检测和修正一定数量的错误。
错等级确定的情况下,其实它所能容纳的码字总数和纠错码字数也就确定了,比如:版本10,纠错等级时H时,总共能容纳346个码字,其中224个纠错码字。
就是说二维码区域中大约1/3的码字时冗余的。对于这224个纠错码字,它能够纠正112个替代错误(如黑白颠倒)或者224个据读错误(无法读到或者无法译码),这样纠错容量为:112/346=32.4%。
4)、构造数据信息
在规格确定的条件下,将上面产生的序列按次序放如分块中。
按规定把数据分块,然后对每一块进行计算,得出相应的纠错码字区块,把纠错码字区块 按顺序构成一个序列,添加到原先的数据码字序列后面。
如:D1, D12, D23, D35, D2, D13, D24, D36, … D11, D22, D33, D45, D34, D46, E1, E23,E45, E67, E2, E24, E46, E68,…
5)、构造矩阵
将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校正图形和码字模块放入矩阵中。
把上面的完整序列填充到相应规格的二维码矩阵的区域中。
6)、掩摸
将掩摸图形用于符号的编码区域,使得二维码图形中的深色和浅色(黑色和白色)区域能够比率最优的分布。
7)、格式和版本信息
生成格式和版本信息放入相应区域内。
版本7-40都包含了版本信息,没有版本信息的全为0。二维码上两个位置包含了版本信息,它们是冗余的。
版本信息共18位,6X3的矩阵,其中6位时数据为,如版本号8,数据位的信息时 001000,后面的12位是纠错位。
3、Java应用
基于SpringBoot环境,介绍二维码的生成与识别。
3.1、生成二维码
在Java中生成二维码,你可以使用第三方库,如Google的ZXing。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zxing</groupId>
<artifactId>core</artifactId>
<version>3.3.3</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zxing</groupId>
<artifactId>javase</artifactId>
<version>3.3.3</version>
</dependency>
1)、通用生成方法
此种方式可以生成ZXing库支持的各种类型二维码,且可以自定义二维码颜色。
import com.google.zxing.BarcodeFormat;
import com.google.zxing.EncodeHintType;
import com.google.zxing.MultiFormatWriter;
import com.google.zxing.WriterException;
import com.google.zxing.common.BitMatrix;
import com.google.zxing.qrcode.decoder.ErrorCorrectionLevel;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util.ObjectUtils;
import javax.imageio.ImageIO;
import javax.swing.filechooser.FileSystemView;
import java.awt.image.BufferedImage;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
* 二维码工具类
*/
public class CodeUtil {
//二维码类型,枚举类
private static final BarcodeFormat CODE_TYPE = BarcodeFormat.QR_CODE;
//二维码宽度,单位像素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ODE_WIDTH = 400;
//二维码高度,单位像素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CODE_HE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