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系列之六: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作为开发中最常用的组件,今天我们来聊聊它的作用以及内部构造。

首先尝试用一句话对CountDownLatch进行概括: CountDownLatch基于AQS,它实现了闩锁,在开发中可以将其用作任务计数器。

若想要较为系统地去理解这些特性,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源码,在一览源码之后自己再动手实践一遍,这样就能够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如果你从来没有接触过CountDownLatch,那么可能会好奇,到底什么是闩锁(Latch) ?这个组件又有什么用?在源码的开头,可以看到这么一行注释:

A synchronization aid that allows one or more threads to wait until a set of operations being performed in other threads completes."

简单直译过来就是: CountDownLatch这种同步工具允许一条或多条线程等待其他线程中的一组操作完成后,再继续执行。

例子

好像还是有点拗口,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辅助理解一下。

比如我需要收集七颗龙珠才能召唤神龙,这七颗龙珠没有相互依赖关系。如果一颗一颗收集太慢了,那么更好的方式就是派出七个人,每个人都帮我去收集其中-颗,这样效率就能够大大提升。从编程的角度来说,这里需要建立七个工作线程分别同时去寻找指定编号的龙珠,然后主线程来完成召唤神龙的操作。

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因为每条工作线程找到相应龙珠需要花费的时间不一样,那么主线程需要等待多久?怎么才能得到“所有龙珠都已经被工作线程找到了的这个信息呢?

这里就是CountDownLatch这个同步工具的用武之地,正如它的介绍那样,它能够帮助主线程在等待其他工作线程里的任务完成之后,再继续执行。

接下来,我想从源码角度探寻一下,为什么CountDownLatch这么简单易用,它的下层是如何设计的,能不能从中学习一些思想。

尝试设计

在看源码之前,我们可以先简单思考一下,因为我们已经熟悉了AQS,在此基础上,如果让你来设计,你会尝试怎么做?

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个线程等待多个线程中任务的完成。为了便于表述,这里就简单称为主线程等待子线程。

既然主线程在等待,那么它就应该进入等待队列,那么它被唤醒的条件是什么?当然是子任务都完成的时候,AQS中state这个int值我觉得可以用来表示正在等待执行执行完成的任务数,每当一个任务完成就,state值就自减1,当state为0时,唤醒正在等待的主线程。

这样的大致思路,看上去没什么大问题,事实上CountDownLatch确实也是结合AQS这么做的,关键在于细节,细节是魔鬼,因为在并发场景下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属性

private final Sync sync;

和ReentrantLock一样,CountDownLatch只有一个类型为内部类Sync的成员属性sync,sync被final修饰,意味着一旦初始化,就不可修改引用了。那么它的初始化时机是什么时候?

在CountDownLatch的唯一构造函数中:

public CountDownLatch(int count) {
    if (count < 0) throw new IllegalAr gumentException("count < 0");
    this.sync = new Sync(count) ;
}

其中count这个参数代表子任务的个数。

内部类

private static final class Sync extend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 ialVersionUID = 4982264981922014374L;

    Sync(int count) {
        setState (count) ;
    }

    int getCount() {
        return getState();
    }

    protected int tryAcqui reShared(int acquires) {
        return (getState() == 0) ? 1 : -1;
    }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Shared(int releases) {
        // Decrement count; signal when transition to zero
        for (;;) {
            int C = getState();
            if(c==0)
                return false;
            int nextc = c-1;
        if (compareAndSetState(c,nextc))
            return nextc == 0;
        }
    }
}

首先看到Sync继承了AQS,那么它就拥有了AQS的所有能力,再来类中的几个方法。

Sync(int count)

构造函数,参数count即AQS的state值,代表子任务的个数。

int getCount()

获取当前需要等待的任务数。

protected int tryAcquireShared(int acquires)

这个方法是对AQS内部方法的重写,方法名被shared修饰,说明用到了共享模式。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AQS的共享模式,远离上和独占模式差别不大。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1. state

独占模式下,当state为1, 代表锁正在被占用,其他想要获取锁的线程必须等待。共享模式下,state 值可以被多个线程同时修改,增加1代表当前线程获取共享锁,减去1代表当前线程释放共享锁。

2. FIFO队列

独占模式下,只有即将出队的Node中的线程被唤醒。共享模式下,除了即将出队的Node中的线程被唤醒,也会唤醒后续处于共享模式下Node中的线程。

回到方法本身,tryAcquireShared内部逻辑就是,当state为0,代表子任务全部完成,那么返回1,否则返回-1。

如果返回值是负数,则代表尝试获取锁失败,有需要的话可以进入队列等待;如果返回值是0,则代表尝试获取共享锁成功,即使后续节点也在等待共享锁,不需要唤醒后续节点;如果返回值是1,则代表尝试获取锁成功,并唤醒后续节点,前提是它也在等待共享锁。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Shared(int releases)

内部是一个自旋操作,当state为0, 代表子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不需要释放锁,则返回false。否则,使用CAS将state值自减1,直至state为0,说明锁已被完全释放,才返回true。

看到这边呢,有的读者可能依然一头雾水,内部类Sync中方法的逻辑,目前来看似乎和我们最初的需求没什么太直接的关联。

我们先带着这个问题再来看看公有方法的实现。

方法

public void await() throws Inter ruptedException {
    sync.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1);
}

当主线程调用await时,实际上内部调用的是AQS的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方法。

public final void acqui reSharedInterruptibly(int arg) throws Inter ruptedException {
    if (Thread. interrupted())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if (tryAcquireShared(arg) < 0)
        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arg);
}

而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内部首先判断tryAcquireShared的返回值,如果为负数,那么再执行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的逻辑。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若子任务已经全部全部完成,那么await直接返回。若还存在子任务没有完成,则调用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方法,而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内部主要逻辑则是初始化一个封装主线程的Node节点,该节点进入AQS的FIFO队列,并等待子任务的全部完成。

逻辑细节来看do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方法的源码:

private void doAcqui reSharedInterruptibly(int arg)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final Node node = addWaiter(Node.SHARED);
    boolean failed = true;
    try {
        for (;;) {
            final Node p = node.predecessor();
            if (p == head) {
                int r = tryAcqui reShared(arg);
                if (r>= 0) {
                    setHeadAndPropagate(node, r);
                    p.next = null; // help GC
                    failed = false;
                    return;
                }
            }
            if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p,node) &&
                parkAndCheckInterrupt())
                throw new InterruptedException();
            }
    } finally {
        if (failed)
            cancelAcquire(node);
    }
}

在方法的第2行将当前线程封装为Node插入FIFO队列队尾。后续逻辑和AQS独占模式类似,在这里可以看到第9-10行,当tryAcquireShared返回值为正数,说明子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此时方法将会return,调用await的主线程将会返回。

这样,从最上层的await一层层往下分析,就能理解其中的调用逻辑了。我觉得AQS是一个抽象程度比较高的框架,CountDownLatch是利用这种抽象实现了一种具体的功能。

public void countDown() {
    sync.releaseShared(1);
}

当工作线程调用countDown方法时,内部调用的是AQS的releaseShared方法。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Shared(int arg) {
    if (tryReleaseShared(arg)) {
        doReleaseShared()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大致逻辑是,如果tryReleaseShared返回值为true,则调用doReleaseShared方法,

doReleaseShared内部的大致逻辑就是唤醒后续等待的Node。

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工作线程调用countDown时,若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则直接返回;若当前任务全部完成,那么就唤醒FIFO队列中正在等待的Node,其实也就是主线程节点。

因为从CountDownLatch到AQS的调用链比较长,我这里画了一张时序图来辅助大家理解。

图中浅黄色部分为CountDownLatch的方法调用,浅绿色为AQS,浅蓝色为内部类SynC。这里模拟了在主线程中提交两个子任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