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PC时代的思考(5)

再看Live Mesh

昨天随手把硬盘上的一个photo folder选择加到了live mesh中,发现除了folder的图标变了,其他并无太多变化。今天才发现,live mesh和live folder share的巨大差别之一,就是live mesh已经悄悄地把这个folder的数据给upload到了server上,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有1G的数据upload上去了。 

image

对不起,这对我来说完全是多此一举的行为,这个folder有4G多数据,我根本不打算全部upload。upload带来的结果就是,在live desktop中多了这个folder, 并且可以在web 上浏览这个folder, 浏览的体验基本上尽可能模拟了windows vista的用户体验。 然而这一切是我真正需要的吗?

image

尚且不谈我这个月的broadband 提供商有可能来找我算帐,我的数据不声不响地就upload走了,这已经让人有些恐慌。另外一个让我迷惑的地方是,live mesh线上空间只有5G, 如果我把整个硬盘都加入live mesh, 会是什么结果呢? 我没有敢尝试。 从这个角度来看,live mesh在文件同步方面至少没有live folder share来得实际,live folder share可以远程控制选择需要同步的文件,而文件实际上不会upload到服务器上(前提是机器开着并联网)。

Live mesh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远程控制,其实这基本上是一个Remote desktop的Active X版本,remote desktop在网络带宽比较不错的时候效果是相当不错的,我经常WFH(Work From Home)的时候就直接RD到公司机器上操作,和在本地没有很大区别。 但一旦网络连接稍微有些疙瘩,使用remote desktop就是一场噩梦。 

image

 

Unix fans的telnet情结

作为Unix时代的程序员,有很多挥之不去的情结。至今我依然认为Unix是设计最优雅的操作系统,虽然无可否认在针对最终用户的可用性方面,以及unix的发行版本等方面犯了可怕的错误…不幸的是,一些曾经导致Unix致命的一些错误在linux时代仍然在继续。值得庆幸的是Mac OS X把Unix系统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每每想到那宛若艺术品的Mac, iPod, iPhone中跑着年轻时代最爱的unix的内核,心情是多么欣慰啊。

对Unix的一个情节之一就是telnet, 虽然如今基本都是ssh, 但我还是喜欢称为telnet. telnet界面可能是计算机最早期曾经出现的远程控制界面,也是至今最为有效的远程控制界面。

一个盒子,只要可以telnet上去完成所有操作,就让人觉得安心。 

不幸的是在windows世界, telnet 协议是可以很容易支持的,但是控制性?只有dos时代的水平,虽然现在power shell出来了应该有所改观(我还没有学习它,不好多评价)。Remote desktop出来前,一直用VNC, 到今天VNC还没有完全淡出市场,说明其仍然有一些RD所不能取代的价值。 

Telnet的一个非常大的好处是,每个telnet窗口就是一个独立的session, 对于Unix这样的多任务操作系统来说,就意味着可以多人在一台计算机上工作而不相互影响。 即使是GUI的界面,X Windows也引入了至今windows XP中没有的display的概念,多人在同一台机器上使用X Windows的GUI没有任何问题。 (X Windows是我的另外一个更严重的情节,可能在后面的思考中会展开) Windows server中的terminal service可以支持多个人同时登陆到一个server上工作。

Web Admin

web admin界面普遍出现在家用网络设备上,我相信大部分home router, wifi AP都会有web admin界面,一些干脆只有web admin没有telnet. web admin可能没有telnet那么简洁灵活,但可用性远远胜于telnet, 尤其针对某些相对固定的任务(查看状态、配置)。

image

一个把web admin发挥得非常到位的应用程序是emule, 通过emule的web 界面你可以远程控制运行着emule的机器,几乎完成任何客户端中可以完成的操作。 它还提供一个mobile phone版本,界面更简单功能更少些,适合在手机上用。

image

从这些web admin界面我得到的启发是,通过web 界面我们完全可以很好地控制一个设备,但并不需要其界面和传统的一摸一样。比如emule的web interface和client长得有些像,但操作方式一个是web风格的,一个是PC client软件风格,但这些区别完全不影响用户使用。 emule没有内嵌一个类似于remote desktop那样的东西让你在web上操作它,因为那样没有必要,还需要浪费更多带宽。 

 

NeoPC时代的设备管理

不可否认,Live Mesh的核心思路是面向未来的,未来的人们需要能统一地、远程地管理自己的各种设备,不过是否需要一个全新的架构才能完成这些呢? 我窃以为,也许从类似上述web admin, 以及telnet的思路中来实现设备的统一管理要来得更为容易、简单和高效。

 image

在上图中,设备中含有支持http(或类似)协议的服务,能够把对这个设备的远程控制要求都通过web服务的形式提供出来(由于穿越防火墙/NAT以及安全等原因,可能不会如同一般的web server监听在某个端口,而是采用和Live folder share / live mesh类似的主动连出的方式)。

这些设备在新pc时代的结构下,是新pc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和在线的其他服务一样被统一对待,统一地管理着。

其实这种在设备上跑个web server提供对设备控制的idea并不新鲜,只是比较奇怪并没有看到很完善的产品出来。(可能这个领域做的最完善的是那些木马程序。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本项目是一个基于SpringBoot开发的华府便利店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了Vue和MySQL作为前端框架和数据库。该系统主要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正在做毕设的学生和需要项目实战练习的Java学习者,包含项目源码、数据库脚本、项目说明等,有论文参考,可以直接作为毕设使用。 后台框架采用SpringBoot,数据库使用MySQL,开发环境为JDK、IDEA、Tomcat。项目经过严格调试,确保可以运行。如果基础还行,可以在代码基础之上进行改动以实现更多功能。 该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商品管理、订单管理、用户管理等模块。在商品管理模块中,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商品信息;在订单管理模块中,可以查看订单详情、处理订单状态;在用户管理模块中,可以注册、登录、修改个人信息等。此外,系统还提供了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对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技术实现方面,前端采用Vue框架进行开发,后端使用SpringBoot框架搭建服务端应用。数据库采用MySQL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整个系统通过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实现,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系统还采用了一些流行的技术和工具,如MyBatis、JPA等进行数据访问和操作,以及Maven进行项目管理和构建。 总之,本系统是一个基于SpringBoot开发的华府便利店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了Vue和MySQL作为前端框架和数据库。系统经过严格调试,确保可以运行。如果基础还行,可以在代码基础之上进行改动以实现更多功能。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