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申:ERP普及教育工作者(转)

陈启申:ERP普及教育工作者
把陈启申老师作为我们ERP人物访谈的第一人,并不是因为他的一派学者风度的满头华发,也不是因为他“教授级高工,ERP领域权威专家”的头衔,而是因为他是ERP在中国发展历史的见证人之一,了解陈老师,就能了解一段历史。

  陈启申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很长一段时间供职于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曾一直帮企业搞技术改造,接触企业的机会比较多”,但接触计算机却是将近退休的年龄了。那时,他任职的公司买了一台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的小型机(VAX8530),但这台机子的利用率不高;当时DEC的市场部经理林正刚先生(现任Cisco中国区副总裁)当机立断又装了一套美国ASK公司的MRP Ⅱ软件,然后他们在卖软件的同时顺带卖我们的机器,没想到这个软件还带动了硬件的销售。接下来,他们开始做由DEC投资,派出公司总部取得APICS(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学会)资格证书的专家为设计院培养一个专门小组,做MRP Ⅱ软件的售后服务。陈老作为当时设计院的项目经理,接受了一套国内堪称比较正统和完整的培训,并参与主持了试点项目的实施。后来陈老感觉到应用MRP Ⅱ是一种对制造业非常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成功应用MRP Ⅱ无疑对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很有好处的。陈老从那时起开始投入了MRP Ⅱ的普及和培训工作,这种热忱一直持续到退休后。退休后的陈老还曾应邀陆续为SSA等几家大公司做信息顾问。

  善于学习总结的陈启申发现,接受培训的中国企业客户非常需要一套中文版的MRPII基础教材,于是开始着手撰写一本基础教材(后定名为《MRPII制造资源计划基础》)。于是,不断研究、收集国外厂商、研究机构的相关资料,没承想,就是这本专业教材奠定了陈老师专家地位,被当作“经典”教材再版加印多次了。然而,如此“专业”的书籍几乎不被当时的出版社看好,在1990年代初书稿完成,联系某大学出版社出版时,出版社告知,还需他自己包销近千册书籍!一本教材,前后不到10年时间的如此巨大反差也反应了中国企业在对待MRPII/ERP方面的巨大变化!与时俱进的陈启申又撰写了《供需链管理与ERP》,所受待遇当然今非昔比了。

  陈老师有理论,又有实际实施经验,还有非常认真的率直个性,市场上一有些“被误读的流行观点”,总是忍不住要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ERP叫得太滥了!

  这位ERP的普及工作者看起来并不为如今的“普及”现状感到高兴,在接受本频道记者采访的时候,刚打开话题,这位满头华发的老人就激动地说,“现在什么都叫ERP ,太滥了。”他很认真地开始讲解起了这个术语:“ERP这个概念是从制造业的MRP Ⅱ(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而现在无论哪个行业的信息化都叫ERP,这太滥了。我觉得没必要,各个行业也没有自己的品牌。准确一点应该这样:房地产的就叫房地产信息化管理系统,金融行业就叫银行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类推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叫ERP呢,没什么好处。”

 “快鱼吃慢鱼”法则

  当ERP的概念一夜之间被厂商和媒体共同炒热的时候,不少企业还在困惑:ERP是什么东西? ERP能解决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是需要ERP来解决的?其实这个舶来的概念并不复杂。ERP主要就是解决信息化最核心的内容:信息集成。而集成的目的就是要实时共享所有资源。有一个商业法则叫“快鱼吃慢鱼”,资源共享的结果是抢速度。陈老强调说,“企业并不是上了ERP就一劳永逸了”。ERP只是提供信息共享,至于怎么用它去解决问题,这还得人去思考。

  另外,企业还需要在上ERP之前做需求分析。陈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用ERP不是上不上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上的问题。” 上ERP的关键就是时机要把握好,而且要从战略战术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战略战术就是宏观和微观的问题。所谓“战略”呢,就是得知道这个企业的问题是不是能通过ERP来解决的。打个比方,一个化工厂认为加入WTO以后为了与国外厂家竞争想上ERP,理由是国外化工厂成本低价格低。但他们成本高价格高的原因是设备太老化工艺太落后。那么这个企业减低成本的最好办法是改造设备,而不是上ERP。一个企业无论是管理还是销售出现了问题,首先要分析它的原因,先看它是什么病,再看它需要吃什么药,有些药不是ERP,而是基础改造。因此这样的企业就不能上ERP。

  所谓“战术”呢,就是要知道ERP能解决什么问题。一个企业要花多少钱买系统,要做投资效益分析,看需要多少功能的软件来解决,不要盲目投资。决策者应该知道上了系统以后,在什么地方可以省下多少钱,在什么地方可以多赚多少钱;然后才能判断要花多少钱买软件,这需要用投入和回报去对比。

  “一把手”工程

  为了更好地实施ERP,不少ERP生产厂家开办了一些培训班。不过,陈老在多年培训工作中看到,去参加培训的往往不是企业老总、不是决策层,而多是信息中心主任或普通的职员。陈老认为应该老总去听这个课,因为最后的决策是老总,而且实施中涉及到很多观念的更新,这就更需要老总去。

  陈老把这称为 “一把手”工程,他说,“如果一个企业的一把手都不能重视,企业就没法推进这个工作。必须要使一把手成为有力的支持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一把手感觉到他是最大的受益者。”老总应该知道,自己要做决策,就需要依靠精确的数据,而这个数据可以依靠ERP系统的实施更快地凸现出来。陈老说,“如果你要判断这个企业上ERP是否能成功,有一个标准可以衡量,你看看这个公司的老总是否用计算机,他每天是否需要用计算机来查询他所需要的信息。”

  在陈老接触的个案中,几乎所有做ERP失败的原因都是老总不重视。陈老举了两个案例。安徽合肥某汽车厂作为863的示范工程,上了MRP Ⅱ。奇怪的是老总不用这个系统,还竟然说,“这不是我的事儿”。老总自己就没有投入进去。这是一个大问题,一定要老总明白。中国企业真的要把ERP用好,甚至普及起来,首要的条件就是企业的领导层决策层必须弄懂ERP。

  北京某机械厂是北京企业中最早上ERP的,但却根本不用,他们上ERP的目的竟然只是为了挂二级企业的牌子!陈启申无比痛心地说:“48万美金就那样白白地扔掉了!”

  在今天的ERP“热潮”中,类似的情况依然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ERP在中国也越来越被人所知,陈老师越来越忙了,擅长深入浅出讲解ERP的陈老师最喜欢把自己定位成一位“ERP普及教育工作者”。不过,他也“希望有更多更年轻的专家加入到普及教育的队伍中来。”

  陈启申印象

  众所周知,陈启申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ERP的专家。甚至可以这样说,他见证了ERP在中国的发展之路。短短的采访时间里,陈老侃侃地谈了很多看法。这里只是取了陈老的几个观点成文。陈老很谦虚,当我欲以“专家”去称呼他时,他却连连摇头,自称仅仅是“一个ERP的普及教育工作者”。这个朴素的描述正符合陈老的形象,而这似乎也一直是陈老的使命。

  对于搜狐专门辟出“ERP频道”,陈老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软件厂商、企业用户、个人用户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陈老同时还给搜狐ERP频道提了几个很好的建议,比如在频道里开设论坛等。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556/,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7942439/viewspace-20556/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