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六边形架构

  • 定义:六边形架构又称作端口和适配器模式,是一直对称性的架构风格;系统通过适配器的方式与外部交互,将应用服务于领域服务封装在系统内部;也是一种分层架构(主要分为:端口适配器、应用层:定义系统可以完成的工作、领域层:负责表示业务概念、规则与状态)
    每一种外部系统都有一个适配器与之对应,外界通过应用层API与内部交互

     
  • 具有以下特点:
    1.关注点
          
    对于分层架构中层次的界定,Martin Fowler给出了一个判定的方法,就是如果把表示层换成其他实现,如果和原来的表示层有重复实现的内容,那么这部分内容就应该放到业务逻辑层。那么如何让开发人员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视角,传统的分层架构是难以做到的。六边形架构有一个明确的关注点,从一开始就强调把重心放在业务逻辑上,外部的驱动逻辑或被驱动逻辑存在可变性、可替换性,依赖具体技术细节。而业务逻辑相对更加稳定,体现应用的核心价值,需要被详尽的测试。

    2.外部可替换
       一个端口对应多个适配器,是对一类外部系统的归纳,它体现了对外部的抽象。应用通过端口为外界提供服务,这些端口需要被良好的设计和测试。内部不关心外部如何使用端口,从一开始就要假定外部使用者是可替换的。六边形的六并没有实质意义,只是为了留足够的空间放置端口和适配器,一般端口数不会超过4个。适配器可以分为2类,“主”、“从”适配器,也可称为“驱动者”和“被驱动者”。

    3.自动测试
      在六边形架构中,自动化测试和用户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实现用户界面的同时就需要考虑自动化测试。它们对应相同的端口。六边形架构不仅让自动化测试这件事情成为设计第一要素,同时自动化测试也保证应用逻辑不会泄露到用户界面,在技术上保证了层次的分界。

    4.依赖倒置
       
    六边形架构必须遵循如下规则:内部相关的代码不能泄露到外部。所谓的泄露是指不能出现内部依赖外部的情况,只能外部依赖内部,这样才能保证外部是可以替换的。对于驱动者适配器,就是外部依赖内部的。但是对于被驱动者适配器,实际是内部依赖外部,这时需要使用依赖倒置,由驱动者适配器将被驱动者适配器注入到应用内部,这时端口的定义在应用内部,但是实现是由适配器实现。
  • 优点:
    应用层与领域层的不变性可以保证核心领域不受外部的干扰,而端口的可替换性可以很方便的对接不用的外部系统。
  • 业务调用链路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