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如何做好业务测试?

业务测试 是测试工程师的核心基础能力。所有测试工程师迈入测试岗第一份工作职责就是做业务测试,但业务测试的核心并非业务本身,而是业务测试方法论,这样才能使你可以丝滑切换到不同的项目。工作多年,总结下如何做好业务测试。

1 精通业务,熟悉产品实现逻辑

1.1 站在用户角度去理解需求

1.2 文档缺陷嗅觉

1.3 竞品分析能力

2 合作&沟通能力

2.1  开发&PD&运营&运维

2.2 项目开发&测试规范

2.3 推动团队全员为质量负责意识

2.4 降低各种沟通成本

3 总结&写作能力

3.1 测分&计划&策略&测试日报&报告

3.2 总结业务文档

4 拓展技术面,要懂代码

4.1  技术广度

4.2 开发能力

4.3 测试技术专长

4.4 迅速定位问题

5 项目管理能力

5.1 质量风险意识

5.2 问题推动能力

5.3 资源分配&协调

6 持续学习

6.1 好奇心

6.2 问题驱动

7 思考&复盘

7.1 问题识别&提炼&定义

7.2 经验沉淀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做好性能测试计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性能测试的目的和期望结果,例如确定系统的瓶颈、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等。 2. 定义测试范围:明确需要测试的系统组件、功能模块、交易量和用户数量等。确定测试的具体范围有助于规划测试资源和时间。 3. 选择合适的工具:根据系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性能测试的工具,例如JMeter、LoadRunner等。确保工具能够模拟实际使用场景和生成足够的负载。 4. 设计测试场景:根据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用户使用习惯,设计合理的测试场景。考虑并发用户数、事务量、数据量等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5.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合适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环境。确保测试环境与生产环境尽可能接近,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6. 制定性能指标:根据系统的需求和用户期望,制定合理的性能指标,例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这些指标可以用于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 7. 编写测试脚本:根据设计的测试场景,使用选择的性能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确保脚本能够模拟真实的用户行为和负载,并能够记录相关的性能数据。 8. 执行测试计划:按照测试计划和预定的时间表执行性能测试。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记录测试结果,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性能问题。 9. 分析和优化:分析测试结果,识别系统的性能瓶颈和问题所在。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性能优化,例如调整系统配置、优化代码、增加服务器资源等。 10. 生成报告和总结:根据测试结果和分析,生成详细的性能测试报告。总结测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进点,为后续的性能测试提供参考。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性能测试计划框架,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软件质量保障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