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c.cripps 无线通信射频功率放大器第二版 个人理解与勘误 (2)

本文介绍了A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强调了即使在限制输入功率下,A类功放仍存在非线性效应。负载牵引技术在匹配网络设计中的作用被讨论,特别是在宽带匹配中的重要性。设计流程中提到了选择晶体管、输入和输出匹配网络的设计,以及如何处理封装层的影响。文章还探讨了简单的1W、1.9GHzA类功放设计实例,强调了公差管理和非线性设计方法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Chapter 2. 线性放大器设计

1. A类功率放大器简介

      A类功率放大器是线性功率放大器这一观点并不严谨,必须在对输入功率加以限制。从直观的角度来看,A类PA随着输入功率增加,在达到饱和之前,换句话说是在达到限幅极限之前是线性的。实际上由于膝值电压和非线性跨导的影响,即便是满足上述条件的A类功放仍然不处于完全的非线性状态,但这种非线性影响会随着输入功率变大逐渐可以被忽略不计。Figure 2.1的横坐标是输入信号量,我觉得应该改成栅极电压才对(跟上一章的图一致)。我们的输出匹配网络通常是低通的,谐波短路也能对高驱动水平下的PA进行一定程度的线性失真补偿。

 

2.负载牵引技术

      负载牵引技术在后面有单独一章进行介绍,本章提到的比较有意思的有这样几点:首先,源牵引匹配和输入共轭匹配的区别并不明显,除非此时频率已经达到晶体管的最大工作频率附近。第二,等功率圆是椭圆型的,这一点似乎与饱和功率下的非线性失真有关,但当输入功率降低时,仍然会维持相同的形状。2.4一节看似图很多,但实际上就只是解释了等功率圆的由来,通过虚部分量的补偿可以分别改变电压或者电流摆幅来维持输出功率从而得到等功率圆。这一节中给出等功率圆的模型仅仅是将晶体管等效为拥有一个输出阻抗,因此与频率无关。实际上我们得到晶体管模型往往包含了封装层的寄生参数,因此2.5节便是对去封装概念进行解释,这对于宽带匹配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