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贪心算法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inyuxilu/article/details/51954030
先对所有区间按末端点排序
取第i个区间的最后两个元素x和y
若第i+1个区间包含了这两个元素,则跳到下一个区间所取的元素个数+0
若第i+1个区间只包含了这两个元素中的一个(由于有序,所以必定是包含y),则取第i+1个区间的最后一个元素,所取的元素个数+1。为了方便下一区间的比较,更新x和y的值,使他们为当前V集合中最后的两个元素。
若第i+1个区间没有包含这两个元素,则第i+1个区间的最后两个元素,所取的元素个数+2。为了方便下一区间的比较,更新x和y的值,使他们为当前V集合中最后的两个元素。
元素初值初始化为2
x初始化为第一个区间的最后倒数第2个元素
y初始化为第一个区间的最后的元素
#include<stdio.h>
#include<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F
{
int a,b;
} s[10010];
int cmp(F x,F y)
{
return x.b<y.b;
}
int main()
{
int n,i,j,x,y;
scanf("%d",&n);
for(i=0; i<n; i++)
scanf("%d%d",&s[i].a,&s[i].b);
sort(s,s+n,cmp);
j=2;
x=s[0].b-1;
y=s[0].b;
for(i=1; i<n; i++)
{
if(s[i].a<=x&&s[i].b>=y)//如果此区间包含了这两个元素,不用再取
continue;
if(s[i].a<=y&&s[i].a>x)//如果只包含一个,肯定是y
{
x=y;
y=s[i].b;//更新x和y
j+=1;//增加一个元素
}
if(s[i].a>y)//如果不包含任意一个元素,就需要增加后两位元素
{
x=s[i].b-1;//更新元素的值
y=s[i].b;//因为数据是从小到大排的额,所以保存后两位
j+=2;//元素数量加2
}
}
printf("%d\n",j);
return 0;
}
2、差分约束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15110103117/article/details/52513644
对这一道题,每个区间只需要保证2个不同元素即可,我们自然可以从左到右对每个区间贪心的选择最后两个,然后和下一个区间进行比较,可是如果每个区间需要有n个不同元素呢?此时贪心将很难实施,参考poj 1201,更多的使用的是差分约束系统。
我们设a[0]到a[10000],表示从0到i一共有几个整数,比如a[0]为1个(其中有0),a[5]为6个(其中有0,1,2,3,4,5)。
那么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有这么几个不等式:
1.a[y]-a[x-1]>=2.(y>x,表示[x,y]闭区间的个数)
2.a[i]-a[i+1]>=-1.
3.a[i+1]-a[i]>=0.
差分约束系统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建图,如果我们希望求最短路径的话,他的松弛条件是
if(d[u]>d[v]+w[v,u])
d[u]=d[v]+w[v,u]
也就是说在最短路径中,我们执行完松弛之后,对每个点有以下条件成立,如果
u
,
v
u,v
u,v恰好是最短路径上相邻的两点,那么等号成立。
d
[
u
]
≤
d
[
v
]
+
w
[
v
,
u
]
d
[
v
]
≥
d
[
u
]
−
w
[
v
,
u
]
d[u]\leq d[v]+w[v,u]\\ d[v]\geq d[u]-w[v,u]
d[u]≤d[v]+w[v,u]d[v]≥d[u]−w[v,u]
观察我们上面的不等式,如果将常数项看作两点之间的权重,那么对
a
[
y
]
−
a
[
x
−
1
]
≥
2
a[y]-a[x-1]\geq 2
a[y]−a[x−1]≥2,从
y
y
y向
x
−
1
x-1
x−1连接一条权重为
−
2
-2
−2的边,以此类推就得到了我们的图,然后求最左的端点到最右端点+1的最短路径即可。相反如果是用最长路做,那么松弛之后就满足
d
[
u
]
≥
d
[
v
]
+
w
[
v
,
u
]
d
[
v
]
≤
d
[
u
]
−
w
[
v
,
u
]
d[u]\geq d[v]+w[v,u]\\ d[v]\leq d[u]-w[v,u]
d[u]≥d[v]+w[v,u]d[v]≤d[u]−w[v,u]
那么对于 a [ y ] − a [ x − 1 ] ≥ 2 a[y]-a[x-1]\geq 2 a[y]−a[x−1]≥2我们将从 x − 1 x-1 x−1连接一条权重为2的边到 y y y。这是我个人对建图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建立的图可能不联通,我们只需要加入一个超级源点,比如说求取最长路时图不联通的话,我们只需要加入一个点S,对其他的每个点建立一条权值为0的边图就联通了,然后从S点开始进行spfa判环。最短路类似,不过原点到其他点的权值为inf。
如果要判断差分约束系统是否存在解,一般都是判断环,选择求最短路或者最长路求解都行,只是不等式标准化时候不同,判环地话,用spfa即可,n个点中如果同一个点入队超过n次,那么即存在环。
/**
* 差分约束:
* 刚接触差分约束的确很纠结。。
* 差分约束系统的题其实是研究题目的约束条件,再根据最短路在松弛边的时候的固有性质来理解的。
* 就如这题,由题目意思有如下约束条件:
* dis[u]表示u-1之前所取的关键点的数, 对于边(i, i+1)有
* 1、dis[i+1] - dis[i] >= 0
* 2、dis[i+1] - dis[i] <= 2;
* 对于边(u, v)
* 3、dis[v+1] - dis[u] >= 2 // 在[u, v]区间内必须取2个点以上
*
* 清楚了这些约束条件就可以依此建图了。
* 一开始看了好多人的题解。有求最长路的,有求最短路的,有mn为源点的,有mx为源点的
* 其实,求最长也好最短也好。不过是要理解实质,根据构图的不同,和起始点的不同,最短路最长路都可以的。
* 关键是,怎么把约束条件映射的图上,也就是如何建立这个图,如何加边!
* 首先,可以确定,如果是用最长路做:
* 那么在松弛边(u, v)的时候是根据 先判断 d[v] < d[u] + w ,如果成立 d[u] = d[v] + w; // w 为边权。
* 这样在松弛完毕后就有 d[v] > d[u] + w 再看看约束条件: dis[i+1] - dis[i] >= 0
* 所以可以这样加边: add_edge(i, i+1, w); // 函数原型 add_edge(int u, int v, int w)
* 再看看约束条件: dis[v+1] - dis[u] >= 2 要使得松弛后 d[v] > d[u] + w 那么添边方法:add_edge(u, v+1, 2);
*/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math>
#include <string>
#include <queue>
#include <map>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define DEBUG 0
#define INF 0x1fffffff
#define MAXS 10005
typedef long long LL;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 inq[MAXS], dis[MAXS];
struct Edge
{
int v, w;
Edge(){}
Edge(int vv, int ww) {v = vv; w = ww;}
};
vector<Edge> ver[MAXS];
void dijkstra(int mx, int mn)
{
for(int i = mn; i <= mx; i ++) {
inq[i] = 0;
dis[i] = -INF;
}
queue<int> q;
inq[mn] = 1;
q.push(mn);
dis[mn] = 0;
while(!q.empty())
{
int cur = q.front(); q.pop();
inq[cur] = 0;
for(int i = 0; i < ver[cur].size(); i ++)
{
int v = ver[cur][i].v, w = ver[cur][i].w;
if(dis[v] < dis[cur] + w) {
dis[v] = dis[cur] + w;
if(!inq[v]) {
inq[v] = 1;
q.push(v);
}
}
}
}
}
int main()
{
while(~scanf("%d", &n))
{
int u, v, mx = 0, mn = INF;
for(int i = 0; i <= MAXS; i ++)
ver[i].clear();
for(int i = 0; i < n ; i ++) {
scanf("%d%d", &u, &v);
if(v + 1 > mx) mx = v + 1;
if(u < mn) mn = u;
/** 约束条件 d[v+1] - d[u] >= 2 */
ver[u].push_back(Edge(v+1, 2));
}
/** 添加其他约束条件。 */
for(int i = 0; i <= mx; i ++) {
ver[i].push_back(Edge(i+1, 0));
ver[i+1].push_back(Edge(i, -1));
}
dijkstra(mx, mn);
printf("%d\n", dis[mx]);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