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1.要求:开发一个教学事务管理系统 (注:注册信息 选课信息 成绩在该系统在磁盘上存贮)
(1).能输入注册信息:即每个学期的注册信息应包括每个已注册学生的班级代号、学号、姓名、注册的学期;
选课信息:即包括已注册的每个学生的每个学期所选课程(本程序仅一年级的两个学期)
成绩:每个学生所选的课程的考核成绩,包括补考成绩;
(2).能输出以下表格:
*分班的某门课程不及格的名单(含学号、姓名、成绩);
*某门课程全年级前5名的学号、姓名、成绩;
*某门课程的选修者名单(含学号);
*某个学生本学期的成绩单;
*某门课程每个班的总平均分(从高到低排列);
*某门课程某班的成绩单(按学号排列)
(3).安全保密方面要求:进入系统要输入密码(以管理员身份登陆时)
(4).完成期限: 2003年1月6日——1月20日
2.目标
(1).需要设备 微型电脑一台; 开发人员 15名
(2).该系统的处理速度较现有系统应得到更大提高。
(3).信息的输入与输出服务应该有所改进
(4).不仅要包含现有系统的基本功能及解决旧系统中存在的问 题。还应有所改进、创新。
3.条件、假定和限制
(1).该教学事务管理系统的运行寿命的最小值: 4 年
(2).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现有的教学系统的信息和资源;
(3).运行环境:Win 9x/2000/xp
开发环境:windows Me
(4).投入使用的最后期限:2003年一月18日之后
二、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见附图1)
三、新系统的高层物理模型 (见附图2)
四、可能的解决方案及其评价
从三方面研究每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使用现在的技术完全可以实现该系统
(2).经济可行性 这个系统的开发成本不高,节省的经济资源以及经济消息能够超过该系统的开发成本
(3).操作可行性 该教学事务管理系统在校院的各个办公室都可以实现,操作人员为在校师生,所以不存在技术、能力问题。
五、简要开发计划
1.项目概述:
(1).工作内容:
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调试分析、 测试、用户使用说明书。
(2).主要参加人员:
课题 组长:吴亮
组员:侯婕、赵香会、李莉、李平、洪聪焕、冯育超、王晓龙、刘斌、李涛、宋文尧、石鹏、陈洪涛、程磊、李吉辉、
(3).产品名称:教学事务管理系统
(4).完成项目的最后期限:2003年1月17号
2.实施计划:
(1).工作任务分解和人员组织分工:
问题定义:陈洪涛(2003-1-6提交问题定义报告)
可行性研究:侯婕、李莉(2003-1-7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需求分析及概要设计:冯育超、王晓龙、刘斌、程磊(2003-1-7至1-9通过对上两步的审查,设计出系统逻辑模型核物理模型并完成相应的报告)
详细设计:李平、李涛、宋文尧(2003-1-9至1-11在已设计出的模型的基础上导出软件结构及程序的逻辑和流程)
编码调试:吴亮、石鹏、洪聪焕(2003-1-11至1-14按照设计说明书编写主程序并初步调试)
测试:李吉辉、赵香会(2003-1-14至1-16测试系统并对错误进行改正)
用户使用说明书:吴亮(2003-1-16提交用户使用说明书)
(2).关键问题:
逻辑模型的设计及实现、数据库接口设计、程序的容错处理。
六 推荐行动方针
通过从技术,经济,可操作三方面的研究,分析的出结论,此系统是可行的。
为了使此系统满足各项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高效的完成,推荐使用如下方针,即将来系统化分为若干个模块,开发人员可同时对其进行编程,最后编写主程序,这样以来,.1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各个模块的编写较容易,出错率较低,在调试阶段,对出现的错误容易查找,修改也只须局部的改动。而且,在经济上是十分划算的,它可以大大减少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技术上也容易实施,因此,选用此方案。
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附图1)
新系统的高层物理模型 (见附图2)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0748419/viewspace-987352/,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0748419/viewspace-98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