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学知识之二:徽学的界定及其研究方法(5)

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价值(注解)

① 关于徽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无确定定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 年第一期上曾发表了曹天生《本世纪以来国内徽学研究概述》一文,其中就例举了数种。但在该文中, 曹先生将笔者例定为是主徽学研究的对象为徽州的社会经济史说的代表,这恐是对笔者的一个误解。在此辩明。  ① 参见赵富华《论徽州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载张脉贤、刘伯山、陈平民编《徽学研究论文集 ㈠》② 参见王业友《安徽屯溪发现的先秦刻划文字或符号议》载《东南文化》1991年第二期③ 参见翟屯建《徽州先秦史初探》,载《徽学》第一期。① 《越绝书.越绝外传.吴地传》② 参见施光明《论皖南山越》,载《安徽史学》1986年第四期。③ 《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④ 《三国志》卷六十《吴书.贺齐》⑤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诸葛恪》  ① 《隋书.地理志》    ② 《旧唐书.地理志》   ③ 《太平环寰宇记》   ④ 何光岳:《百越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⑤ 参见斯波义信《宋代徽州的地域开发》,载《徽州社会经济史研究译文集》,黄山书社。   ⑥ 程尚宽《新安名族志》   ⑦ 《新安志》卷六   ⑧ 《后汉书》卷二一。   ⑨ 《新安名族志》卷下   ⑩ 嘉靖《徽州府志》人物传   ① 淳熙《新安志》卷1   ② 赵《商山书院学田记》   ③ 道光:《休宁县试》}①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  ② 参见李明回《谈新安画派》,载《安徽文博》第四期   ③ 参见郑清土《何震和徽派篆刻》,见《徽州学丛刊》创刊号   ④ 嘉靖《徽州府志》   ⑤ 参见周芜《徽派版画史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 道光《梦华琐簿》   ⑦ 参见李济仁、 胡剑北《新安名医志》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⑧ 参见吴小汀《明清时期围棋"新安派"初探》,载《徽学通讯》总第17、18期。① 参见张秉伦《明清时期安徽的科学发展及其动因初析》,载《徽州学丛刊》创刊号,1985年。② 胡应麟《诗薮.杂编》卷五  ③ 《新安二布衣诗清稿本》现藏祁门县博物馆①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卷一二   ② 祁门《武溪陈氏宗谱》,现藏笔者处。   ③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④ 许承饶《歙事闲谭》卷28   ⑤ 康熙《徽州府志》卷8   ⑥ 参见拙作《徽商概论》"徽商兴起的原因。"载《黄山日报》1996年5月4日的天都版   ⑦ 歙县《新馆鲍氏著存堂宗谱》卷2① 参见刘秉铮《徽州书院沿革述略》载《徽学研究论文集㈠》 ② 参见《徽州教育记》载《徽学通讯》第13-14期增刊。   ③ 康熙《徽州府志》卷7。   ④ 参见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第192页   ⑤ 参见吴建华《清代徽州状元》,载《徽学通讯》第13-14期增刊   ⑥ 雍正《程朱阙里志序》   ⑦ 清休宁《茗洲吾氏家典谱.序》
① 吕思勉《理学纲要》篇二《理学之原》① 段玉裁《经韵楼集》卷七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③ 梁启超《戴东原图书馆缘起》  ④ 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  ⑤ 赵吉士《寄园寄所寄》① 参见《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第一卷前言  ② 道光《徽州府志》卷一,形势。
相关文章:
徽学的界定及其研究方法 (2002.8.6 徽学研究论文)
二十世纪徽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2002.8.6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
徽学的七大悬案 (2002.8.6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曹天生)
----+ 学到底如何来定义?
----+ 徽学的上下限如何确定?
----+ 徽学研究的内容究竟应不应该包括著名历史人物?
----+ 徽州文化与徽商的关系究竟如何看待?
----+ 徽州文化的特质是什么?
----+ 徽学与徽州文书的关系如何看待?
----+ 徽学是地方学?
徽学漫议(什么是徽学) (2002.7.29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海鹏)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2002.7.29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1)(2002.8.6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2)(2002.8.6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3)(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4)(2002.8.6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徽州文化研究的学术意义(5)(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刘伯山)
试论徽商对徽州文化的影响 (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新安黄氏源流考 (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扬州江姓与徽州江村"初探 (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脉贤)
概 说 徽 菜 (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脉贤)
绩溪龙川胡氏宗族溯源 (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汪效鹏)
徽州文化的现存及其原因和价值 (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脉贤)
关于徽州文化的一、二、三 ―谈徽州文化之形成原因 (2002.8.7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脉贤)
"两淮"归来话"新安" (2002.8.8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脉贤)
从苏州潘姓谈起 (2002.8.9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脉贤)
徽州人在芜湖 (2002.8.9 徽学研究论文 作者:张脉贤)
徽学研究主要成果[@more@]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8993665/viewspace-900225/,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8993665/viewspace-900225/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