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信息化从粗放走向标准化

证券业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下,正借助信息技术,重新规划业务流程,建立具备业务创新与拓展、全成本控制与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等功能的综合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证券信息化建设从80年代末开始至今,已经基本完成了物理建设阶段,各大证券公司现在正着手数据的深度应用开发,即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建立起集风险监控、资金清算、决策支持、系统备份等关键功能于一体的、安全可靠的中央数据中心。

  1991年~1994年,是中国证券业狂飙突进的年代。各个证券公司都在抢滩布阵,证券营业部如雨后春笋冒出地面,面对大量涌入的投资者,证券公司根本不用担心客户和业务问题,业务人员的缺乏成为证券公司快速扩张的瓶颈。但不久,以营业部为节点发展起来的证券交易系统的不足之处隐约露出端倪。

  1995年,中国证券业第一个技术监控系统被采用。技术监控系统可以对大笔交易、红字、非法操作等进行稽核和监控。财务电算化和技术监控系统的应用,加强了证券公司总部对营业部的监管。

  2003年,证监会信息中心组织完成了“证券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和“网络证券应用示范系统”。“证券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证券交易所业务数据交换协议、期货交易所业务数据交换协议、证券登记结算业务数据交换协议、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系统安全与技术规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技术标准、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接口规范、银证转账业务数据交换协议。

  “网络证券应用示范系统”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信息安全体系及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新一代集中型证券综合业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客户资源的集中处理和管理系统、证券公司风险控制系统、支持证券交易和市场监管的网络通信系统、证券电子商务平台等。

  2004年,随着网上证券交易和电话委托交易等非现场交易的蓬勃发展,证券企业的经营模式正逐步从过去分散经营模式向集约化模式发展,这改变了证券公司传统的盈利模式和思维观念。

  2005年,作为国家金融“十五”科技攻关标准化课题,证券业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专题所涉及的行业技术标准已基本完成初稿。这些技术标准包括五个方面:《银证业务数据交换消息体结构和设计规则》,《期货交易通信协议》,《上市公司分类标准》,《开放式基金业务数据接口》,《证券交易所业务数据交换协议》。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2954790/viewspace-626660/,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2954790/viewspace-62666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