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和阳历
农历以月亮绕地球的时间为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的时间为准。
月亮绕地球一周,以不同的参考系时间不同,这里选择太阳为参考系来算,不选择地球为参考系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会增加计算的复杂度。这个时间是29.530 589天。
地球绕太阳一圈定义为一回归年,这个时间多于365天,约等于365.24219天。天又是个什么单位,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这是常用的定义,天文上称为恒星日;它的时间是23时56分4.09秒,显然不是24小时。然后为了取整,有个对应的太阳日定义。它基本要求就是24小时,有秒的差别。所以历法采用的后者,教材教的前者。因为没有人生活精确到秒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在乎有没有厘米误差吗?
y
e
a
r
=
365.24219
天
year= 365.24219 天
year=365.24219天
m
o
n
t
h
=
29.530589
天
month=29.530589天
month=29.530589天
为什么有闰年?
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圈不是整数,按照每年365天取整来计算,运行一段时间偏差就会变大,这个偏差累计足够形成一天,完整的周期基本等于400年。所以就有同时被4或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逢100倍数,不能被400整除的不是闰年的规定。
. 24219 ∗ 400 = 96.87600 天 .24219 * 400 = 96.87600天 .24219∗400=96.87600天
按照每4年多加一天,再减去三天(不能整除400),基本97天。这个基本用词恰当,因为还有0.12400的误差,是的,没错,今年是2019年,我们每个人都多过了.62589天。太阳不管你多少,它继续跑
1 / 0.12400 ∗ 400 = 3225.80644800 年 1/0.12400 * 400 = 3225.80644800 年 1/0.12400∗400=3225.80644800年
即3200年基本误差累计一天。为了把多过的一天减掉,3200年是平年。可能你又发现减多了,是的,靠后面的多的误差慢慢补上,反正它是一个无限调整的历法。
无论如何我们的历法都是不精确的,它或多或少,我们觉察不到。所以再次证明时间只是一个顺序流,任何时间规则都只是顺序的一种表示。时间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呢?自己看着办
为啥农历要闰月?
全年时间处于月亮周转时间,大概是12个月,大概当然意味着不精确。要多于12个月。
365.24219 / 29.530589 = 12.36826634 365.24219 / 29.530589 = 12.36826634 365.24219/29.530589=12.36826634
看到没有,多了.36826634个月,而农历也是按照12个月过的(有些古代历法好像不按12个过,也是为了解决这个余数)那么
0.36826634 ∗ 3 = 1.10479902 0.36826634 * 3 = 1.10479902 0.36826634∗3=1.10479902
所以中国古代历法是靠增加一个闰月,把这个少过的一个月补上。同样,增加一个闰月也不是整数,还是有误差,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所以大概是2-3年加一个月,加哪个月上面也有讲究。如果误差在天的级别上,还会通过闰天才处理。计算十分的复杂,对于屁民来说根本没法掌握,所以古代都是朝廷祭祀负责处理,现在依然需要老黄历。
农历生日少过了N天?是的,多则一个月,少则几天。
我们直观上就能感受到农历永远在阳历的后面差一截,多者一个月,少则几天,反正就是不准。如果按照农历过生日,那么你是提前过生日而且少过几天,多则一个月,少则几天。原理参考上面计算。那么通过阳历过生日就准确了吧,依然不准确,只不过误差从天降低到小时了。但是我们生日精度是天,因此误差小时就可以忽略了,基本上还在同一天内。至于在哪一个小时,你应该算一下。如果你是夜间诞生的,可能误差就第二天了。
当然,生日只是一个纪念象征,至于那一天,和过节一样,精确时间没有意义,如果非要精确过生日,得用原子钟算从出生算,算到那天那小时那分钟,就是你过生日的时间,那才是丝毫不差。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