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数强化精华‼️武忠祥17堂课10天带刷计划

武忠祥老师的17堂课怎么看?

我的建议是,别乱看!

17讲内容包括15个主要专题和2个附加专题,整体课时量还是相当大的。

以2023版的课时长度为例,即使你全程以1.5倍速观看且不做任何停顿,平均每个专题至少也需要花费一小时来完成。而如果再加上刷题和理解的时间,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成本会更高。在目前这个阶段,大多数同学可能难以承受这样的负担。

在武老的课程体系中,强化班是最关键的部分,几乎95%的核心方法都在强化班中已经教授过了。其他课程(比如选填班和17讲)只是作为补充性的延伸课程,绝对不是必修内容。

17讲的定位更像是查漏补缺:如果你对某个专题的内容遗忘严重,可以通过它来帮助回忆一些做题的细节。然而,如果你希望通过17讲实现质的飞跃,效果可能有限。因为它的解题框架仍然是基于强化班的内容,知识点的细节也没有进一步展开,许多专题与强化班相比并没有引入很多新的方法,更多的是强化班内容的精炼版。

如果你已经认真听完了强化班的课程,并且进行了刷题和总结,那么17讲对你的提升作用可能不大。

此外,17讲中的例题...实际上85%的题型都来自于讲义和严选题(包括改编题和原题),例如不等式证明这个专题,几乎没有多少全新的题目。与其花大量时间重听一遍,不如专注于二刷强化班中的错题。

那么如何听武忠祥17堂课呢?下面是17堂课的重点:

如果你已经全程跟着武老的强化班学习,并且认真复盘过严选题,那么在17讲中真正值得深入学习的专题其实只有3到4个。其中,泰勒证明无疑是这几个专题中的亮点。

17讲重点专题(适用于强化跟武)

1、专题序号:3 专题内容:求极限的方法与技巧03

2、专题序号:6 专题内容: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3、专题序号:7 专题内容: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4、专题序号:19 专题内容:积分的物理应用(数一、二)

17讲精华专题(适用于强化未跟武)

1、专题序号:3 专题内容:求极限的方法与技巧03

2、专题序号:5 专题内容:导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3、专题序号:6 专题内容: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

4、专题序号:7 专题内容:泰勒公式及其应用

5、专题序号:10 专题内容:平面域的面积与旋转体的体积

6、专题序号:11 专题内容:微分方程有关的综合题

上面的内容在10天内是可以听完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薄弱的部分,看看自己需要重点听哪些部分。

强化阶段的重点就是查缺补漏,推荐大家试试知能行考研数学,这个网站在我考研的时候帮了我大忙。

我的情况就是在强化的时候做题没有思路,学过的基础知识点也都会,但是做题的时候就像是一盘散沙一样,利用不起来。

而知能行却可以像一条线一样,把我学过的所有知识点都给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框架!

首先,当我在某些知识点上掌握得不够牢固时,知能行会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出这些薄弱环节,然后通过出题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例如,我原以为自己对极限这一概念已经非常熟悉,于是尝试做ZNX提供的极限相关题目。刚开始,我解题的进展很顺利,但不久之后,我发现自己在处理“包含周期的求极限问题”时遇到了困难。回想起来,平时在讲义和习题册中似乎并未遇到过类似的题目。这个弱点被ZNX识别出来后,我开始依靠ZNX的题目来查漏补缺,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能行会为我们构建一张知识网络,明确标示出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进一步强化的部分。它能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分解为关键步骤,训练我们从起点到终点的思维路径,并帮助我们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当我们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迅速联想到解决方法。快去试试用知能行扫描一下薄弱点:

知能行考研数学知能行考研数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年真题的考点难点,为每位考生选择快速提高的突破口。知能行基于机器学习追踪考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练合一从而达到高效备考icon-default.png?t=N7T8https://bestzixue.com/?app_referrer_id=WBH~atcxdc-wzx17-0819-editor_chengzz

我认为,没有什么比知能行更适合打下坚实基础了,因为它覆盖了所有高等数学的知识点。相比之下,讲义和习题册由于篇幅的限制,更倾向于侧重高频考点。此外,使用知能行进行刷题还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因为它设置了刷题等级系统。每当我攻克一个薄弱环节,等级都会提升,这种成就感极强,带来了极大的情绪满足感!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果使用知能行进行检测,发现没有薄弱点,那么可以直接开始880的练习。我敢肯定你会很快掌握这些内容,因为你的基础已经很好,后续的练习题也会顺利完成。在强化阶段,知能行和880的练习配合得非常好。

知能行具备“AI猜你会不会”的功能,这个功能在你还没开始做80题目时,就能根据你的能力建模,预测你能做对哪些题目,哪些题目会错。我亲自试过,这个预测非常精准,知能行预测我做不出来的题目,我确实做不出来。

在使用880备考时,我有着明确的目标。首先,我会使用ZNX来预测哪些题目适合我做,哪些题目不适合,知能行预测我会做的,我就直接跳过,反正会做,知能行预测我不会做的,我也不急着做,因为做了也做不出来,使用znx再训练训练就会了,我会先去做znx预测「也许可以」做出来的题目,这些题目受自己的发挥影响,努努力是可以做出来的!通过这样的方法,1-2周就可以刷完880!

如果你在做题时总是感到困惑,或者总是在同一个题目上反复出错,这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所有的薄弱点,或者知识点掌握得太零散了。去用ZNX测试一下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接下来,我来详细说说强化阶段的具体规划:

一、基础过渡到强化

基础到强化的学习,我踩了很多坑,下面我仔细说说我是怎么爬出来的数学强化坑 ~

1. 基础不牢,强刷综合题

在强化阶段的练习中,像660这样的题集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基础和强化课程中,讲师主要讲解一些经典案例,这些案例涵盖了许多基础和典型的技巧,非常适合课堂教学。不过,我的体会是,尽管课上听懂了,但自己动手做题时往往无从下手。

这说明仅仅学习经典案例是不够的。有些人甚至能把经典题背得滚瓜烂熟,但即便再加上近二十年的真题,总分也只能徘徊在70到80分之间。再经典、再有代表性的例题,也无法涵盖所有题型的入手点和变化形式。

这种情况导致我在开始做综合题时感到特别困难。虽然意识到自己某些基础掌握得不够扎实,但要整理起来却不知从何着手。正在那时,我偶然在知乎上看到有人种草"znx",说它能测试自己的掌握程度并找出薄弱环节。

当时,我自以为函数极限学得最好,觉得用知能行测试肯定能满分通过。结果现实给了我当头一棒,刚做了几道题就被打得措手不及,发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有一道求极限的题,我用了添项和洛必达法则,写了老半天却卡住了。看答案时,发现答案竟然只有三行!

那一刻真的让我大开眼界,ZNX一下子就找到了我的薄弱点,并对这些薄弱点进行了「针对训练」。最开始,它会生成一个思维导图,扫描你的知识点并拆解成基础水平的。如果我不会,它就会继续往下寻找。像我这样基础薄弱的,也能很快上手。

在之后的学习中,我逐渐体会到ZNX在解决"如何应对综合题"方面的独特优势。它能够将复杂的题目拆解为具体的知识要点,让你有的放矢地练习薄弱环节,而不是盲目地海量刷题。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基础不扎实,强行挑战超出自己水平的题目,只会事倍功半,还可能打击信心。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后,我在面对题目时,能够自然而然地进行拆解。这样不仅能理解题目考察的重点,还能清楚地知道对应的知识点在哪里。

2. 不会查漏补缺

我发现自己早期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缺乏有效的查漏补缺方法。每道题对我来说都是孤立存在的,我不知该如何归纳总结。

我曾试过用思维导图,但最终画出来的内容几乎和教材上的一模一样,那还不如直接背诵教材内容呢?

后来,我开始接触znx,它的训练模式很独特。在查漏补缺时,如果我做错了题目,它并不会立即给出答案!起初无法看到答案时,我感到很烦躁,心想没有答案,我怎么学习?

不过,我随后意识到,不看答案其实大有裨益。因为这样能帮我精准定位自己欠缺哪些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强化这些知识点。这样一来,我就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结果是,当我补齐这些短板后,原本无从下手的题目竟然能迎刃而解了!

比如,在某个例子中,它会指出你无法解答这道题是因为不熟悉ln(1+x)的佩亚诺余项泰勒展开。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同一道题,他的薄弱点可能完全不同。

有段时间,"多元微分概念"这一章让我头疼不已。我反复听课,做了不少题,却总觉得自己半懂不懂,换个题型就束手无策。那时候真有点崩溃,深刻体会到"考研数学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不停地洗却不知道是否洗干净。"

无可奈何之下,我下定决心在ZNX平台上进行了10小时的密集训练。整个过程就是不断地:"这是什么知识点?我不会?" 关小黑屋,继续练!"这又是什么?" 关小黑屋,再练!"这个我学过,咦?答案不对吗?" 继续关小黑屋。

回过头来看,数学其实没那么可怕,只要坚持在小黑屋里训练,就能逐步解决薄弱点。没有什么小黑屋攻克不了的难题!掌握了所有知识点后,我终于理清了整体框架和思路,不再像个空架子。之后,我开始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题目,那种攻克困扰已久的难题的感觉真是酣畅淋漓。

znx让我体会到了以前学数学时缺乏的"成就感",让我能够自主突破难关,而不是盲目照搬答案。知能行帮我一步步补齐薄弱点,掌握每个知识点,做题时就感觉清晰明了。从那时起,我才发现自己无意中找到了宝藏,于是抓紧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乘胜追击,我继续在知能行上训练了导数和二重积分专题,发现了很多基础上的不足之处。

其实,有些内容听老师讲解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不明白,糊里糊涂地就让它溜走了,所以做题时才会卡壳,或者思路不清晰。

3. 边学边忘

在强化阶段,由于题量庞大,常常会遇到一个棘手问题:学习了后续内容,却把前面的知识点抛在脑后。重新捡起来往往费时费力。

ZNX有一个强大功能,称为综测(跨专题综合测试)。你可以把它看作是日常的抽查小测,专门用来检测那些你掌握得不够扎实、容易遗忘的知识点。

综测会提醒我定期复习之前的知识点,每天花不到一小时回顾,通常只需做十来道题,但这些题目质量很高。系统通过记录和分析我们的做题情况,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短板,比单纯翻书效率更高。

我习惯在考试前一天持续进行综测,这样能快速过一遍专题内容,不容易遗漏。

自学时,我常常难以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即使做对了这道题,也不确定能否答对下一道,担心知识存在盲点。

ZNX的一大优势是每一章都有能力等级显示,能直观反映我对每章知识的掌握程度,清晰指出知识网络的薄弱环节,方便有针对性地学习。

通过ZNX的系统训练后,再回头做660题感觉轻松了许多。大多数题目都能找到思路,解题速度也明显提升,几天内就能完成全部题目,而且越做越有信心。以前刷完一本习题册的时间,现在用来做660和精选题完全绰绰有余。

那段时间我彻底沉浸在知能行中,说实话,这些题目有种让人欲罢不能的魔力。有时一天不知不觉就能刷上好几个钟头,而且不像做习题册那样觉得痛苦,反而感觉时间飞逝,做题根本停不下来。这段时期可能是我整个备考过程中效率最高的阶段。

二、强化阶段怎么听课

在强化阶段,听课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我的时间分配中,听课只占了大约20%,其余的时间都用在做题上。在听课方面,我推荐两个老师:张宇和武忠祥。

这两位老师的课程质量都非常高,但风格各有千秋。下面是他们的课程体系介绍:

除了高数老师,强化阶段大多数人也开始了线性代数的学习。在选择线代老师时,大家需要格外谨慎。许多人会毫不犹豫地推荐李永乐,但事实上,他并不适合基础较差的学生。他讲课时喜欢关联后续内容,往往让人感到困惑和迷茫!以下是给大家的一些线代老师选择建议:

三、强化阶段如何做题

这是我在强化阶段走了很多弯路总结出来的刷题方法论

1、不要盲目刷题,本末倒置

有的同学只是为了刷题而刷题,却不清楚自己需要提升哪些方面!在强化阶段,要做到“针对性做题+查缺补漏”。

很多人认为强化阶段就是要做难题,认为做难题能快速提高成绩。其实,你的能力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基础知识点你都理解了吗?题目的常规思路和方法你掌握了吗?公式你都记熟了吗?面对难题时,你知道从哪里入手思考吗?

在强化阶段,做题更要务实,否则就是在浪费时间和好题。简单粗暴的题海战术并不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最佳方法,应该采用针对性强的题海战术,才能真正提高知识掌握能力。

做660题和880题的建议

660题和880题并不是所有题目都是难题。大家可以先做自己能够解决的题目。什么是做不出来的题目?我认为如果10分钟内(按照考试要求,每道题最多10分钟的思考时间)想不出任何思路的题目就是做不出来的题目。这种题目不要做,因为做了也是浪费时间。做个标记,等以后能力达到了再回头做。

为了提高做题的针对性,大家可以试试知能行考研数学,它能从大家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到薄弱点,然后逐个击破。举个例子:

以本题为例,它融合了三个不同的知识点,包括对表达式1的展开与合并。在计算过程中,当达到1/(cosx-sinx)这个步骤时,就需要应用特定的公式。如果你因为对基础概念掌握不牢固,对公式不够熟悉,导致你无法简化后续的(cosx-sinx)部分,那么解决这道题目将变得非常困难。因为处理形如1/(正弦-余弦)的积分形式通常相当棘手。

如果你因为不熟悉和差化积的公式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选择点击“我没有思路”。这表明你确实遇到了难题。当你点击了“我没有思路了”之后,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ZNX会提示你不要急于查看答案。

这时ZNX会推送一道应用和差化积公式的直白题目:

那么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了你需要掌握了和差化积公式才能继续去打怪升级了。如此和差化积的四个基本公式就被你收入囊中,熟练一下可以应用了。当然第一道题目最后还有一个知识点,就是基本积分公式,如果你不熟练的话,ZNX也会有相应的训练的。

知能行在给你推题的时候,后面都在全方位不留死角的扫描你的知识漏洞

2、搞定计算,高数就搞定了一半!

计算能力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因为考研老师在批改试卷时,没有时间仔细检查你的过程写得多么漂亮。他们通常只看两点:第一眼看答案对错,第二眼看过程是否有明显的错误。如果答案正确,那几乎是满分;如果答案错误,基本就是0分,最多给1-2分的同情分。

所以,一旦计算出错,就全盘皆输。在备考过程中,大家最常遇到的计算问题就是“懒得算”。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些题目只是单纯的让你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可能会写满两张A4纸。很多同学看到这种题目就不想算,觉得既没意思又浪费时间,认为还不如用这时间多做几道其他题目。

千万不要有懒惰心理。如果平时都不愿意算,考试时不得不算的时候该怎么办?特别是近几年,考试的计算量越来越大,尤其是24年,很多同学都因为计算失误而失败。

在平时训练时,遇到计算题一定不要逃避,要硬着头皮去算。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计算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我在考研时,也一直害怕计算,结果后来被ZNX的题目逼得没办法。用知能行刷题时,必须算出正确答案才能做下一道题。当我遇到复杂计算时总想跳过,结果被ZNX发现了,一段时间内,全是需要复杂计算的题目,真的算到吐了。

不过后来我的计算能力真的被znx练上来了,而且计算准确度大大提高。ZNX他是真的在用心的帮我提高做题水平,我哭死(被znx盘哭的)。

3、不用背套路,学会举一反三很重要

很多经验贴建议大家在做题时记住套路,但如果看看24年的考研真题就会发现,这招已经不管用了。24年的考研真题基本上都是原创题目,平时练习的那些套路派不上用场,那么记住套路还有什么用呢?我认为,真正有效的方法是对一类题目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这方面,我建议大家听张宇老师的强化课程,他会引导大家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帮助你从出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难怪很多人说24年是“张宇年”,其实就是因为题目的原创性更高,计算量更大,刚好符合张宇老师的教学方法。

知能行有一个很有效的训练方法:当你在一道应该能做出来的题目上卡住时,它会提示一道你之前做出来的相似题目,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种训练方式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知识,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背套路。

这样的训练方式很nice的解决了我之前一看题面没思路就放弃的坏习惯,开始会主动的把之前掌握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联系起来。

ZNX给我推的每一道题,虽然做起来并不轻松,有难度,但是静下心来认真做,是可以自己做出来的,并且是能够明显感受到是对于没掌握好的部分进行的针对训练。

四、冲刺阶段怎么学

历年真题的使用质量直接决定了今年考研的分数上限,因此充分利用历年真题至关重要!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务必在考研数学后期参考使用,这可以节省同学们超过一半的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1、真题的使用年限

对于那些在10月之前开始使用真题的同学,建议集中精力做近15年内的真题,最多考察近20年的内容

对于那些时间比较紧迫,10月之后才开始使用真题的同学,可以选择专注于做近10年内的真题,最多考察近15年的内容。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近十年的真题进行训练是明智的,因为这些真题所涵盖的考点可以覆盖当年考题的80%以上。

2、如何高效利用历年真题

利用知能行的「真题AI预测功能」。这个功能具有以下特点:能够根据我的水平,预测出每一年真题的分数,并且具体到每一道题目,判断我是否能够解答出来。

是不是很神奇,我还没有做,知能行就可以预测出来。而且是根据我刷知能行的情况来进行预测的,所以数据特别准确。基本上能预测个八九不离是。

这个功能能节省我至少一半的刷真题的时间,把时间都花在那些需要重点突破的题目上面去。因为知能行会预测出来,每一年的真题,哪些是我可以稳拿分数的,这些就可以放心跳过,不用做,这就节省了我的很多时间,因为已经会了,再去花时间做也不会有提高。

对于那些自身能力尚未达到标准的知识点,知能行会立即引导我返回基础知识章节进行专项训练。这种有针对性的训练能够确保我们将精力集中在最关键的地方,我所付出的努力都将得到充分的回报,这种提分效果是最迅速的!

五、总结

考研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努力的学科,无论你的基础如何。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无谓的付出。要想从零基础达到120+的高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很关键,这样才能避免走弯路,合理分配时间,让每一道题都发挥最大效用。

我发现网上流行的复述笔记法并不十分有效。因为很多细节你可能理解不透彻,也不清楚如何提高理解力。听课时遇到这种情况,笔记中往往无法记录完整信息,复述后依然存在缺漏。

还有一些经验帖建议推导每个定理,我认为这种做法意义不大。它最多只能帮助理解定理本身,有时甚至起不到这个作用,因为某些证明缺乏直观意义。而解题主要靠自己梳理思路,推导定理往往只是把证明记住了,对实际做题帮助有限。

经过一年的复习,我才领悟到数学最关键的是构建知识框架。在脑中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这样做题时就能按知识点分类,先定位到相关章节,再结合技巧来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数学思维。

基础阶段和综合阶段表面上不同,实际都是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基础阶段内容掌握扎实,才能顺利进入综合阶段。如果一直没有掌握好,拖延不学,那么综合阶段就只能涉及基础较好的几个章节,很多同学误以为做了不少综合题就进入了强化阶段。

实际上,许多考生在考研前掌握的知识点仅限于基础,并非真正的综合。这样的知识框架必然不够牢固。因此,我们必须准确评估自己的解题能力,不要以为刷题量大就等于学得好。要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构建一个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

尽管考研备考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信心和不懈努力,最终的胜利终将属于你。

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启发,继续坚持吧,少年!

最后,你肯定能够上岸,一定要有这个信念!

  • 9
    点赞
  • 1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