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茜
渡鸦区块链专栏记者
按部就班的普通人可能无法想象丁磊的成长历程。丁磊的父亲观念超前,认为传统教育“浪费时间”,于是从丁磊8岁开始,就引导着他进行高效、自主、超前的学习。8岁时,丁磊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英语,12岁便拿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英语大专文凭;13、4岁他已经能够通过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本科自学课程;同年,他获得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答辩优秀。一系列高出同龄人的成就,让他拥有着“神童”的光环。
Tom Ding
String Labs联合创始人兼CEO
DFINITY发起人
图为丁磊参加火人节(内华达州),七万个人一年一度的聚集在空白的大沙漠上建立和居住在一个全新的城市,而一周后以燃烧一个大型的寺庙和木头人作为结束。这个节日吸引了美国和全球艺术、音乐、科技和各界的人士,包括Tesla CEO, Google创始人, Bridgewater对冲基金创办人等名人的参与。
2001年,他14岁,因为还没到工作的年龄,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当时互联网泡沫刚刚结束,他创办了一家大学生软件开发实习基地,后来又尝试过游戏、政府系统等多个领域。丁磊坦言,当时的没有现在那么成熟的创业模式,完全要靠自己摸索,非常的艰难。“当时只是个小孩子,这一段底层的创业经历让我明白了最糟糕的情况也就那样,今后创业钱多点少点我都不是很在意了。”
18岁,丁磊读了中欧的MBA,关闭了创业公司后,先后在阿里巴巴、ebay等多家知名公司任职。在ebay任高级产品经理期间,他感到电商行业在经过初期的蓬勃发展之后,已经渐渐进入了稳定期,也有了一定的固定模式。然而,偏好刺激与风险的丁磊希望能从事一些更有挑战性的事情。
直到2013年他读到中本聪的白皮书,好几天读没睡着,想着这个技术太牛了。丁磊回忆,他做技术这么久,很少看到深度的颠覆性的系统设计,一些传统互联网、电商APP的代码和概念,10秒钟一听就能明白,然而比特币是几小时都解释不清楚的东西。参加了旧金山的CoinSummit之后,让他接触到了圈子里的人,被与会的工程师和创业者们高度的智力激荡所震撼,决心开始做相关的创业。
一开始是做众筹平台,还曾引入过现在的明星项目Augur。显而易见,项目众筹今年才大规模爆发,在3、4年前还为时过早。丁磊有两个最大的体会:一个是时机太早;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去中心化的本质是去中介,而众筹平台本身就是一个中介,注定未来走不长远。
后来他开始尝试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一般来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两种不同的应用思路和方式,一个是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包括JP Morgan, Wells Fargo, GoldmanSachs等通过在银行内部和银行间的结算部署区块链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然而,更具有颠覆性的是彻底开放和去中心化的区块链金融支付、结算、交易系统。String labs 2015年研发的全球镜像资产系统(Mirror Assets)正是后者,包括诞生了全球最早的一批去中心化点对点交易系统,然而,这个项目的经验让他们深刻意识到底层系统以太坊本身的局限性,包括非常有限的速度和吞吐量,对大型的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由此,他们萌发了将之前的科研项目DFINITY作为第一优先级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念头。而这个想法在和BCG(波士顿咨询)等后来的战略合作伙伴沟通后,不谋而合,得到了全力的响应和支持。
Dfinity就由此诞生了。这个项目2015年底启动,科研从2014年开始,主要的开发主力是String Labs(密码学和分布式计算实验室)。String Labs 是BCG波士顿咨询DVolution和EEA企业以太坊联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及创始企业成员,Dfinity是其孵化出的产品之一。Dfinity由来自斯坦福、耶鲁、谷歌、以太坊基金会等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技术扎实。
当时正巧碰上以太坊The DAO事件,他们团队花了很多时间去做DAO分析,除了被攻击的漏洞,还发现了很多其他的巨大安全漏洞。他们就开始想,如何能够用心的密码学算法来提高性能?以及,出了问题如何补救,如何进行更加完善的自我治理?以太坊还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他们希望能够为下一代区块链做更多贡献。
Dfinity是一个兼容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平台,实施一些处理区块链性能、扩张及管理的创意。两者各自独立,可以互通,叫做以太坊的“子位链”,是因为和以太坊的关系比较近,希望最大化的保证以太坊虚拟机的兼容性,使得在以太坊能运行的DApp能够不改动就移到Dfinity上运行。相比以太坊,Dfinity更关注性能和和神经中枢治理模式。
DFINITY 拥有区块链部署更简单、无法停止、无法篡改的特性,重新定义企业IT,告别备份恢复、告别数据库、告别复杂的防火墙设置,简化系统并大幅削减IT人力成本。DFINITY颠覆传统互联网中介模式创建了一个开源的商业系统。
下一代应用级区块链全球计算机:去中心化云
Dfinity着眼于创造一个“去中心化的云”,来提高计算的能力。这个云是一个无限扩容的云,也希望可以是一个完全分布式的云,而不是只用几百台服务器的中心化的亚马逊云等,是属于全世界的、所有人都在运行的云。这个云上可以跑任意规模的计算,如推特、微信、搜索引擎,包括很多区块链接口、交易所等,拥有几十亿每秒的存储量,能比以太坊提高百倍以上的速度。目前第一版本已经实现了客户端密码学的预支接域链。
同时,这个去中心化的云也可以减少每个节点运行的数据。相比比特币、以太坊的节点在PC端的臃肿,他们可以达到超轻量级,可以运行在手机上。
密码学突破(点击蓝字查看详细的介绍)
在密码学研究方面,Dfinity也试图通过许多改进来提高吞吐量与交易性能。
首先,通过其阈值中继技术实现区块的快速生成,指的是使用阈值签名使对等中继网络中的一组验证者迅速达成一致。阈值签名是一种群签名,只能通过成员的一些阈值的组合签名构成,因此代表这些成员的协议的加密证明。Dfinity使用BLS群签名,签名比特始终是相同的,无论贡献成员是谁。这使得网络能以随机值(即签名)迅速且独立地达成协议,能够快速、规律地生成区块(例如,每5秒生成一个)并显著增加交易吞吐量的关键。
其次,Dfinity称使用概率插槽协议,该协议将每个区块时间划分给识别区块链生成者的优先插槽。插槽优先级越高,区块权重也越大。因此在给定的区块时间内生成多个区块的情况下,网络会选择累积权重最大的有效链。在先前区块时间内产生的随机值允许所有诚实节点自主同意插槽优先级和区块权重,因此成为权重最大的有效链。由区块组成的链只有在通过群阈值签名公证后才能生效,并且每个区块时间的公证会快速地消灭权重较轻的链,使得交易确认时间只需2个区块(大约7.5秒)。
在安全性方面,群签名密钥的安全生成是阻碍公证和保护阈值中继共识过程的随机性的关键。Dfinity使用安全的分布式密钥生成(DKG)协议,使得群成员能够交互生成群签名密钥,无需任何中心化权限。
自我治理:区块链神经系统(BNS)
The DAO事件后,以太坊社区投票决定将以太坊进行分叉,并且创造一个新的网络的决定,通过这个方法扭转了黑客攻击并拯救了用户资金。然而这个决定是经过几个月的无尽的辩论和争议之后得到的,至今都萦绕不休。因为缺乏一个正式的治理和决策流程,人们质疑这样的决策是否具有合理性,尤其是在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里,程序的代码常被作为最终的法则,因此不应该被改变。
这一类型的问题在区块链社区里叫做“治理机制问题”。丁磊首先从“投票”这个最简单的行为开始反思: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大部分人不会主动投票,即使买了币,也只是拿来用,但是并不参与社区决策。以以太坊为例,硬分叉的通过率为90%,但是总体来说投票人占全体人数比例很低。这样对系统是危险的,一小撮人很容易影响系统的方向,坏人作恶成本很低,只需要掌握这一小撮人就可以。
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区块链神经系统”(BNS),这个系统将会采用“AI is Law”(“人工智能即法则”)的设计。通过一个人类和人工智能混合的治理算法,如果有必要,可以基本上推翻任何之前的代码执行结果。
这个算法也借鉴政治治理经验中的一课:“流动民主”。这样的民主形式让社区中的任何人都能够将委派他们所信任的人作为代表来做决定,以此来获得高质量但同时高效的大众决策。即把不同提案代理给别人,你很忙,但是你可以代理给经常看系统的人。可以层层代理,形成树状的信任图谱,并且对外界完全不可见,这就确保了两件事:第一参与率高;第二形成了有效的奖励机制,凡是参与投票的人有奖励。2个元素加起来使得系统的投票率高,并且有逻辑有影响力。
丁磊称,下一个大方向是混合的AI系统。目前第一版是本人工投票,但是人工投票仅仅是将人们的意见聚集起来而没有任何优化或治理。假如加入AI算法,如获取基金会投票和实际币价的情况,做币价优化、如Twitter情绪分析等,形成更智能的人和AI混合的投票模式。
未来,丁磊甚至构想5-8年内把基金会关掉,由区块链神经中枢代替。目前大部分开源项目都由基金会治理,主要出于2个原因,一个是要制定复杂的战略决策,假如只是交易性操作如被黑客攻击要追回一亿,只要让大家投票达成一致就可以;而假如是制定未来3年目标就很复杂,不是靠投票能完成的;第二是现在的区块链上没有稳定货币,不能够支付和存储美元欧元,智能合约能控制的只是浮动非常大的代币,变动很大。
BNS如何解决呢?针对战略决策问题,BNS可以通过AI自我学习、反馈进化,迭代速度就快得多,而不是频繁的选取代理人。而稳定货币问题,他们在构建下一代稳定货币系统,把美元和人民币都放在区块链上。
他们正在慢慢向完全的BNS过度,假设现在基金会有三个董事会坐席,2年后把1个席位空出来,交给BNS来决定,凡是任何大型决策都交给神经中枢来投票,观察是否理性符合期望。如果效果好,就开放剩下2个席位。
丁磊base在硅谷,团队成员分布在硅谷、日本、瑞士等地,对比国内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情况他有什么看法呢?
他认为,两者各有长处。国内底层技术少,美国硅谷、欧洲瑞士等地却走在密码学研究、分布式底层开发的前沿,“这是基础科学的差距”。而国内的长处在于投资热情高、投资国际化,“许多国内外众筹项目中国投资者达到了三分之一”;项目应用多,落地快也是一大优势,中国的传统行业庞大,也急需改造,在此之上的溯源、供应链等“产业+”应用想象力非常丰富;此外,丁磊还发现区域政府之间的竞争也是国内区块链产业的一大亮点,许多如深圳、贵阳、杭州等政府,都非常积极的推动本地区块链的落地,这些对行业本身的发展是非常正面的。“总体上,我预言3年后,中国区块链规模是美国的好几倍。”
融资情况:
已融:A轮(四百多万美金)
资方:IDG资本、AMINO Capital、真格基金、FBS Capital
下一轮:下半年开启
招聘需求:
岗位名称:密码学家、分布式系统协议研究者
坐标:不限
联系方式:扫描文末二维码 添加客服微信
(点击蓝字查看更多项目)
底层技术:
项目应用:
加入渡鸦
(全职记者∕实习生):cx@jqblockcha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