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备案流程简明教程
关键字: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备案|上线备案|网信办备案|算法备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模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大模型进行安全评估和备案管理,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我们根据为大模型公司进行备案辅导服务的工作经验,撰写了此篇大模型备案简明教程,帮助大家熟悉大模型安全风险、梳理大模型上线备案流程,方便大家快速通过备案,取得备案批号,顺利上线运营。
1. 大模型备案的目的
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即大模型)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使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服务的企业和产品,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大模型备案是指对互联网信息服务主体(即企业)所使用的大模型进行备案登记,包括基本情况、训练语料、算力部署、产品安全、安全评估、必要承诺等,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安全性。
2. 大模型备案的法律依据
截至目前,大模型备案遵循的法律依据主要有《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其中最后一个《暂行办法》是专门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制定的法规制度,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入理解。
3. 大模型备案的条件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所有大模型都需要备案才能上线。《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众提供生成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服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以及“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换句话说,《暂行办法》对大模型备案的条件进行了界定,当大模型提供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生成服务,面向的对象是境内公众,同时具备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时,才需要“开展安全评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上线备案,简称大模型备案。
另外,《暂行办法》也规定了,未向境内公众提供服务的,不适用本办法规定,也就是不用开展安全评估(大模型备案)。
那么,什么是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安全评估和模型备案是什么关系?算法备案和模型备案是不是同一件事?大模型备案分几种类型?
4. 大模型备案的内容
大模型备案工作,主要分为训练语料安全、模型基